液冷装置及用于液冷装置的发光组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69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关于液冷装置及用于液冷装置的发光组件,该液冷装置包括:一底座、一导光盖体、一输入管路、一输出管路及一发光组件。该底座具有一热传区域,用以与一待冷却对象的一表面热接触。该导光盖体与该底座结合,以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以容纳冷却液。该输入管路连接该导光盖体,用以输入冷却液。该输出管路连接该导光盖体,用以输出冷却液。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导光盖体,该发光组件具有一发光模块及一导光模块,该导光模块与该发光模块结合,该导光模块设置于该容纳空间,用以将来自该发光模块之光导至该容纳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液冷装置利用发光组件,可观察冷却液状况,以提供个性化视觉效果,并且发光组件的安装简便,不需拆卸液冷装置。冷装置。冷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冷装置及用于液冷装置的发光组件


[0001]本技术关于一种液冷装置及用于液冷装置的发光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液冷装置并无发光组件设置于盖体内,以观察冷却液流动状况,故现有液冷装置不能提供特殊的视觉效果。另外,现有液冷装置亦无适合的管路照明装置,可在不需拆卸管路的情况下安装,故不能提供管路照明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液冷装置。在一实施例中,该液冷装置包括:一底座、一导光盖体、一输入管路、一输出管路及一发光组件。该底座具有一热传区域,该热传区域与一待冷却对象的一表面热接触。该导光盖体与该底座结合,并形成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容纳冷却液。该输入管路连接该导光盖体,该输入管路输入冷却液。该输出管路连接该导光盖体,该输出管路输出冷却液。该发光组件设置于该导光盖体,该发光组件具有一发光模块及一导光模块,该导光模块与该发光模块结合,该导光模块设置于该容纳空间,该导光模块将来自该发光模块的光导至该容纳空间。
[0004]如上所述的液冷装置,其中,该发光模块包括一第一电路板及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至少一该第一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冷装置包括:一底座,具有一热传区域,该热传区域与一待冷却对象的一表面热接触;一导光盖体,与该底座结合,并形成一容纳空间,该容纳空间容纳冷却液;一输入管路,连接该导光盖体,该输入管路输入冷却液;一输出管路,连接该导光盖体,该输出管路输出冷却液;及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导光盖体,该发光组件具有一发光模块及一导光模块,该导光模块与该发光模块结合,该导光模块设置于该容纳空间,该导光模块将来自该发光模块的光导至该容纳空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模块包括一第一电路板及至少一第一发光组件,至少一该第一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一电路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路板为一软性电路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模块包括一导光柱及一导光座,该导光柱连接该导光座,该导光座接收至少一该第一发光组件的光,该导光柱设置于该容纳空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座具有一第一凹弧区域,至少一该第一发光组件对应该第一凹弧区域。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模块还包括一结合部,设置于该导光柱周边,该结合部将该导光模块与该导光盖体结合。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模块还包括一密封件,设置于该结合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为一O形环。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还包括一固定盖,该固定盖固定该发光模块至该导光座。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光组件还包括多个结合组件,该结合组件将固定盖结合至该导光座。11.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座还包括一导槽,该导槽容纳该发光模块。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座还包括一第二凹弧区域,该第二凹弧区域对应至少一该第一发光组件。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导光盖体为透明。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管路及该输出管路为导光管路。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入管路及该输出管路为透明管路。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还包括一导热板,设置于该热传区域,该导热板与该待冷却对象的该表面热接触。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液冷装置还包括至少一管路照明装置,设置于该输入管路或/及该输出管路的周边。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管路照明装置包括一环体、至少一第二发光组件及一第二电路板,至少一该第二发光组件设置于该第二电路板,该第二电路
板设置于该环体的一内壁,至少一该第二发光组件朝向该输入管路或/及该输出管路。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体包括一第一块体及一第二块体,该第一块体及该第二块体组合为该环体。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体还包括一第一连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块体的一第一连接侧及该第二块体的一第一连接侧,该第一块体及该第二块体于该第一连接侧连接。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为一薄膜连接部。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还包括至少一卡榫及至少一卡槽,至少一该卡槽设置于该第一块体及该第二块体的该第一连接侧,至少一该卡榫对应地设置至少一该卡槽内。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部包括一枢转部及一轴栓,该轴栓设置于该枢转部,第一块体及该第二块体于该第一连接侧枢转连接。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环体还包括一第二连接部,设置于该第一块体的一第二连接侧及该第二块体的一第二连接侧,该第一块体及该第二块体于该第二连接侧连接。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液冷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恩诚陈雅惠
申请(专利权)人: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