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65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一氧化氮的供气系统体积大,没有集成制氧功能,肺动脉高压患者不能在家庭环境中使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混合室、气体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混合室分别与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和气体输出单元连接,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和气体输出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合了一氧化氮供气单元和供氧单元,能够将一氧化氮和氧气在混合室内混合,使患者能够同时吸收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用以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能够在家中便捷使用,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肺动脉高压是一种慢性、危及生命的疾病,被视为“心肺血管系统的癌症”。随着肺动脉压力升高,患者的心脏负荷会持续加重,最终导致右心室肥大、衰竭,甚至死亡。吸入一氧化氮治疗为肺动脉高压联合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0003]吸入的一氧化氮仅舒张肺血管而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是一种选择性肺血管扩张剂。吸入一氧化氮虽能降低患者肺动脉平均压,却不能改善动脉血氧分压。而联合吸入一氧化氮和氧气不仅能降低肺动脉平均压,也能促进肺泡内毛细血管对氧气的吸收,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0004]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氧化氮供气系统均需要采用装有高浓度一氧化氮气体的高压钢瓶作为气源,通过减压和流量控制装置稀释后提供给患者。但因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一氧化氮气体的消耗量很大,受医用纯净的一氧化氮气体获取困难、治疗成本高等因素制约,目前采用高压钢瓶的一氧化氮供气系统用于治疗治疗肺动脉高压很难得到普及。
[0005]目前有一种以大气压下的空气作为气源、通过电极脉冲放电生成一氧化氮的供气系统,主要在医院内与有创或无创治疗呼吸机联合使用,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呼吸衰竭。但该系统体积大、价格昂贵,需要经过培训的专业医疗人员操作;而且该系统不便于与家用呼吸机或氧气瓶一起使用,不适合用于家庭环境中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长期治疗和自我管理。
[0006]因此急需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体积小巧,并能够集成制氧功能,实现患者在家中就能够联合吸入一氧化氮和氧气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鉴于上述的分析,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一氧化氮的供气系统体积大,没有集成制氧功能,肺动脉高压患者不能在家庭环境中使用的问题。
[0008]本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9]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包括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混合室、气体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混合室分别与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和气体输出单元连接,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和气体输出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一氧化氮供气单元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上依次设有第一阀、第一过滤器、第一气泵、第一流量计、一氧化氮发生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二阀,空气从第一阀进入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第一气泵和第一流量计,在一氧化氮发生器中生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再经过第二过滤器和第二阀进入混合室,第一阀、第一气泵、第一流量计、一氧化氮发生器和第二阀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0010]进一步地,供氧单元包括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供氧装置,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阀,第三阀与混合室连接。
[0011]进一步地,气体输出单元包括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的一端和混合室连接。
[0012]进一步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一浓度传感器和第二浓度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第一阀、第二阀和第二阀为单向阀或者电磁阀,仅允许气体向混合室方向传送。
[0014]进一步地,第三管路为出气管,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通过出气管输送给患者使用。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的一端与第三管路连接,检测单元包括第四管路,第四管路上依次设有三通阀、第二气泵、第二流量计、第一浓度传感器和第二浓度传感器,三通阀、第二气泵、第二流量计、第一浓度传感器和第二浓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连接。
[0016]进一步地,三通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接入第三管路;第二进气口接入空气。
[0017]进一步地,供氧装置为氧气瓶、制氧机或院内吸氧设施。
[0018]进一步地,供氧装置包括第三过滤器、第三气泵、制氧器、第四过滤器和第三流量计。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0](1)本技术的治疗装置整合了一氧化氮供气单元和供氧单元,能够将一氧化氮和氧气在混合室内混合,使患者能够同时吸收一氧化氮和氧气的混合气,用以治疗肺动脉高压,患者能够在家中便捷使用,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0021](2)本技术的第一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气体输出单元中一氧化氮,第二浓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气体输出单元中二氧化氮气体的浓度,确保为患者提供的混合气中一氧化氮的浓度稳定在设定的范围内,同时二氧化氮浓度不超过安全阈值,保证患者使用安全;
[0022](3)本技术的治疗装置包括了检测单元,检测单元的三通阀和第二气泵能够分别抽取第三管路中的混合气或空气,以空气中的一氧化氮和氮化物的含量为基准对气体浓度传感器进行归零校正,确保检测单元检测的准确性,保证了本技术治疗装置生成混合气中一氧化氮的浓度,提高了器械使用的安全性;
[0023](4)本技术治疗装置的供氧单元整合了制氧器,制氧器能够自主生成氧气,使得本技术的治疗装置摆脱对独立氧气源的依赖,进一步减小治疗装置的体积和管路复杂度,减小使用者的操作难度,提高使用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4]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5]图1为实施例1治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实施例2治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实施例3治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
第一阀;2

第一过滤器;3

第一气泵;4

第一流量计;5

一氧化氮发生器;6

第二过滤器;7

第二阀;8

供氧装置;9

第三阀;10

混合室;11

第一浓度传感器;12

第二浓度传感器;13

三通阀;14

第二气泵;15

第二流量计;16

第三过滤器;17

第三气泵;18

制氧器;19

第四过滤器;20

第三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技术一部分,并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技术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31]实施例1
[0032]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公开了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以下简称治疗装置),包括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混合室10、气体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混合室10分别与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和气体输出单元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混合室(10)、气体输出单元和控制单元,混合室(10)分别与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和气体输出单元连接,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和气体输出单元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控制单元对一氧化氮供气单元、供氧单元和气体输出单元进行气体浓度监测和气体流量控制;所述一氧化氮供气单元包括第一管路,第一管路上设有第一气泵(3)、一氧化氮发生器(5)和第二过滤器(6),一氧化氮发生器(5)生成一氧化氮,生成的一氧化氮再经过第二过滤器(6)进入混合室(10),第一气泵(3)和一氧化氮发生器(5)均与控制单元连接;所述供氧单元包括第二管路,第二管路的一端连接供氧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管路上还设有第一阀(1)、第一过滤器(2)、第一流量计(4)和第二阀(7),第一阀(1)、第一流量计(4)和第二阀(7)均与控制单元连接;第二管路的另一端设有第三阀(9),第三阀(9)与混合室(10)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出单元包括第三管路,第三管路的一端和混合室(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肺动脉高压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路上设有第一浓度传感器(11)和第二浓度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饶小毛刘水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睿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