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雷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50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鱼雷锚,包括锚体、配重块、连接结构和缆绳,所述锚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配重块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配重块可分离式固定于所述锚体,所述缆绳与所述配重块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鱼雷锚可以实现在锚体插入海底后,将配重部分回收并再利用,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从而避免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雷锚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海洋深水锚泊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鱼雷锚。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油气等海洋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油气资源需求,海洋能源的开采也逐步由浅海向深海迈进,适用于深海能源开采的深水锚泊系统也越来越受到海洋工业界的关注。而鱼雷锚作为一种深水锚泊装置,与其他锚型相比,具有成本低廉、安装快捷、无需额外能源和不需要辅助装置等优点,因此受到了较多的青睐。
[0003]鱼雷锚在插入海底淤泥进行固定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配重来保证鱼雷锚贯入海床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铅垂度。而现有的技术主要是采用在鱼雷锚当中填充混凝土、废金属等高密度材料的方式,在增加鱼雷锚自重的同时降低其重心,从而达到维持其在贯入海床时的稳定性与铅垂度的效果。但现有鱼雷锚在插入海底固定之后,配重会随着锚体留在海底,无法实现配重的回收和再利用,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鱼雷锚配重无法回收再利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鱼雷锚。
[0005]一种鱼雷锚,包括锚体、配重块、连接结构和缆绳,所述锚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配重块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配重块可分离式固定于所述锚体,所述缆绳与所述配重块连接。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鱼雷锚中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配重块连接,并与所述锚体可分离式连接,使得所述鱼雷锚在插入海底时,所述连接结构由所述连接状态转变为所述分离状态,进而,所述锚体与所述配重部分离,从而实现所述配重部的回收再利用,以达到避免资源浪费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0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08]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鱼雷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0]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鱼雷锚10的结构图。该实施例的鱼雷锚10包括锚体11、配重块12、连接结构13、缆绳14和锚链15。所述锚体11与所述锚链15连接,所述配重块12与所述缆绳14连接。所述锚体11具有中空结构111,所述配重块12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111,所述连接结构13将所述配重块12可分离式固定于所述锚体11,所述缆绳14与所述配重块12连接。
[0011]所述锚体11包括中空结构111、头部112、侧壁113和翼片114。所述头部112可为圆头流线型结构,也可为有利于技术方案实施的其他结构。所述侧壁113为圆柱筒状,也可为有利于技术方案实施的其他结构。所述侧壁113围成所述中空结构111,所述头部112与所述侧壁113连接设置,所述配重块12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111,所述连接结构13将所述配重块12固定于所述侧壁113。所述翼片114固定于所述侧壁113外侧,所述翼片114上设有通孔1141,所述锚链15通过所述通孔1141与所述翼片114相连接。所述翼片114形状可为梯形,数目可为二,但也可为有利于技术方案实施的其他结构。
[0012]所述连接结构13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所述锚体11受到冲击,所述连接结构13自所述连接状态变为所述分离状态。所述连接结构13可为螺纹销,也可为有利于技术方案实施的其他结构。
[0013]所述配重块12远离所述头部112一端设有半圆环121,所述缆绳14通过所述半圆环121与所述配重块12相连接。当然,所述配重块12与所述缆绳14还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例如所述配重块12设置通孔,所述缆绳14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配重块12连接,在此对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只要达到可以通过所述缆绳14回收目的即可。所述配重块12可为圆柱体结构,也可为有利于技术方案实施的其他结构。
[001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缆绳14具备抗拉、抗冲击、耐磨损、柔韧轻软等性能,可以为钢索、麻、棉绳或合成纤维等等,对其材质不做具体限定。
[0015]所述鱼雷锚10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所述鱼雷锚10整体处于悬吊状态进入海中时,所述连接结构13为连接状态,所述配重块12通过所述连接结构13与所述锚体11连接。而当所述鱼雷锚10插入海底时,所述配重块12由于自身惯性会向前冲击,所述连接结构13在冲击力的作用下由所述连接状态变为所述分离状态,从而导致所述配重块12与所述锚体11分离,此时通过所述缆绳14可以将所述配重块12回收,从而实现在鱼雷锚插入海底后将配重部分回收并再利用的功能,达到避免资源浪费的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鱼雷锚10中设置所述连接结构13,所述连接结构13与所述配重块12连接,并与所述锚体11可分离式连接,使得所述鱼雷锚10在插入海底时,所述连接结构13由所述连接状态转变为所述分离状态,进而,所述锚体11与所述配重部12分离,从而实现所述配重部12的回收再利用,以达到避免资源浪费的有益效果。
[001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雷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中空结构的锚体;配重块,收容于所述中空结构;连接结构,将所述配重块可分离式固定于所述锚体;缆绳,与所述配重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具有连接状态和分离状态,当所述锚体受到冲击,所述连接结构自所述连接状态变为所述分离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为螺纹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雷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锚体包括头部及侧壁,所述头部与所述侧壁围成所述中空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将所述配重块固定于所述侧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雷锚,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泉润雷宇彭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海洋融创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