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所述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喷丝板本体中部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上均匀分布有喷丝孔,所述喷丝孔包括导孔和微孔组成,所述导孔的形状为带锥底的圆柱形,所述微孔与所述导孔的下端连通,所述微孔由三个异形孔圆周排列而成,每个异形孔由一个向外凸出的弧形孔和一个与所述弧形孔向外凸出的一侧连通且呈径向分布的矩形孔组成,所述矩形孔的径向指向所述微孔的半径方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节省用料,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益。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化纤生产
,特别是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
技术介绍
[0002]喷丝板是纺织化纤行业中常用的产品,喷丝板包括进料面和出料面,进料面上设有进料孔,出料面上设有出料孔。喷丝板的作用是将粘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即从进料孔进入,经出料孔而出。现有的纺织化纤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是实心的,用料多,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使用这种喷丝板可以节省用料,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所述喷丝板本体上设有若干个螺孔,所述喷丝板本体中部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上均匀分布有喷丝孔,所述喷丝孔包括导孔和微孔组成,所述导孔的形状为带锥底的圆柱形,所述微孔与所述导孔的下端连通,所述微孔由三个异形孔圆周排列而成,每个异形孔由一个向外凸出的弧形孔和一个与所述弧形孔向外凸出的一侧连通且呈径向分布的矩形孔组成,所述矩形孔的径向指向所述微孔的半径方向。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孔均匀分布于导流槽的外周围。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槽的截面为椭圆形。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孔的两个端部设置为规则图形。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弧形孔的两个端部设置为菱形或正方形。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孔的中空腔直径为2.8
‑
3.2mm,所述导孔的孔深为20
‑
21mm。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微孔的中空腔直径为0.2
‑
0.6mm,所述微孔的孔深为0.9
‑
1.1mm。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相邻的所述端部的间距为0.495
‑
0.545mm。
[0012]由于本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喷丝孔微孔由三组异形孔圆周排列而成,且每组异形孔由一个弧形孔和一个与弧形孔连接且相通的呈径向分布的矩形孔组成,喷丝板本体能纺出表面具有多条沟槽的中空纤维;流经微孔后相互粘结、经风冷后成型构成中空结构,与实心纤维相比,本喷丝板生产的中空纤维可以节省原料,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喷丝孔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0016]图中:1为喷丝板本体,2为螺孔,3为导流槽,4为矩形孔,5为弧形孔,6为端部,7为喷丝孔,8为微孔,9为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1,所述喷丝板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螺孔2,所述喷丝板本体1中部设有导流槽3,所述导流槽3上均匀分布有喷丝孔7,所述喷丝孔7包括导孔9和微孔8组成,所述导孔9的形状为带锥底的圆柱形,所述微孔8与所述导孔9的下端连通,所述微孔8由三个异形孔圆周排列而成,每个异形孔由一个向外凸出的弧形孔5和一个与所述弧形孔5向外凸出的一侧连通且呈径向分布的矩形孔4组成,所述矩形孔4的径向指向所述微孔8的半径方向。生产中将熔融的原料经导流槽3流入喷丝孔7内,由三个异形孔将原料制成所需的形状,然后经微孔8流出,在出口端,会相互粘合在一起形成中空结构,再通过风冷将高温的中空纤维冷却。
[0019]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螺孔2均匀分布于导流槽3的外周围。通过螺孔2可以将喷丝板本体1与供料设备连接。
[0020]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3的截面为椭圆形。椭圆形的导流槽3可以设置较多数量的喷丝孔7,提高生产效率,实用性好。
[0021]本技术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孔5的两个端部6设置为规则图形,优选的,所述弧形孔5的两个端部6设置为菱形或正方形。菱形或正方形的端部6在出料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避免在粘合不牢的现象。
[0022]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孔9的中空腔直径为2.8
‑
3.2mm,所述导孔9的孔深为20
‑
21mm,所述微孔8的中空腔直径为0.2
‑
0.6mm,所述微孔8的孔深为0.9
‑
1.1mm,相邻的所述端部6的间距为0.495
‑
0.545mm。用以上数据制备得到的喷丝孔7可以生产出良好性能的中空纤维;由本中空纤维与实心纤维制备同面积的地毯或针织成品时,中空纤维所需的原理更少,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0023]这里本技术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技术的范围限制在上诉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实际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技术可以以其他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他元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他变形和改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包括喷丝板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喷丝板本体(1)上设有若干个螺孔(2),所述喷丝板本体(1)中部设有导流槽(3),所述导流槽(3)上均匀分布有喷丝孔(7),所述喷丝孔(7)包括导孔(9)和微孔(8)组成,所述导孔(9)的形状为带锥底的圆柱形,所述微孔(8)与所述导孔(9)的下端连通,所述微孔(8)由三个异形孔圆周排列而成,每个异形孔由一个向外凸出的弧形孔(5)和一个与所述弧形孔(5)向外凸出的一侧连通且呈径向分布的矩形孔(4)组成,所述矩形孔(4)的径向指向所述微孔(8)的半径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其特征是:所述螺孔(2)均匀分布于导流槽(3)的外周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中空纤维的喷丝板,其特征是:所述导流槽(3)的截面为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君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