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286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产车间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包括无尘室、新风管、回风管、新风口、回风口、控制终端、净化箱和风机,所述无尘室,所述无尘室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新风管与回风管,所述新风管与无尘室之间开设有多组新风口,所述回风管与无尘室之间开设有多组回风口,所述无尘室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终端,所述无尘室的背面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有混合室、粗过滤框、表冷器、加热框、空气除湿器、喷淋箱、细过滤框,所述回风口与混合室的内部均设置有检测装置,与现有的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相比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提升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整体的实用性。无尘车间整体的实用性。无尘车间整体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


[0001]本技术涉及生产车间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

技术介绍

[0002]无尘车间,亦称洁净室、洁净车间、无尘室或清净室,洁净室的主要功能为室内污染控制,没有洁净室,污染敏感零件不可能批量生产,洁净室被定义为具备空气过滤、分配、优化、构造材料和装置的房间,其中特定的规则的操作程序以控制空气悬浮微粒浓度,从而达到适当的微粒洁净度级别。
[0003]专利文献No.201821657748.9公开了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包括:洁净室、排风口、排风管道、进气口、进气管道、控制中心、风泵、气泵、气阀和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包括碱液池、空气除湿器、空气冷干机和空气吸附装置,所述控制中心与风机、气泵、检测装置、室内气压计、室外气压计和气阀连接,排风管道上有检测装置,排风管道连接空气处理装置,控制中心与检测装置和气阀连接,可根据检测结果智能选择排气排出或循环过滤再流入洁净室,设置室内室外气压计,空气流通管道上有气阀,保证无尘车间空气输入的稳定性和排气的流向,控制室内气压稳定,空气处理装置中碱液池在监测下可多次利用,节能环保。
[0004]上述无尘车间能够保证无尘车间空气输入的稳定性和排气的流向,控制室内气压稳定,空气处理装置中碱液池在监测下可多次利用,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但任然存在有不足之处,当外界空气湿度过低时,无加湿装置的设置可能会导致空气太干燥,容易引起静电的产生,既然是车间,必定有工人在操作,科学研究表明了,我们人体在空气湿度在40%—50%之间是比较的,空气湿度过于高,人的皮肤可能会过敏湿疹,会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空气过于干燥,会诱发各种呼吸系统的疾病,可见控制湿度的重要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包括无尘室、新风管、回风管、新风口、回风口、控制终端、净化箱和风机,所述无尘室,所述无尘室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新风管与回风管,所述新风管与无尘室之间开设有多组新风口,所述回风管与无尘室之间开设有多组回风口,所述无尘室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终端,所述无尘室的背面设置有净化箱,所述净化箱的内部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有混合室、粗过滤框、表冷器、加热框、空气除湿器、喷淋箱、细过滤框,所述回风口与混合室的内部均设置有检测装置,所述净化箱的左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风机与新风管进行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无尘室的右侧分别设置有传递箱和观察窗。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回风管与混合室的顶部进行连接,所述回风管
靠近混合室的一端设置有气阀。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粗过滤框与细过滤框上设置有多组袋式过滤器,所述粗过滤框上的袋式过滤器由EU3型无纺布材料制作而成,所述细过滤框上的袋式过滤器由EU9型无纺布材料制作而成。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加热框的底部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多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底部延伸至水箱内部,所述净化箱右侧与加热框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与水箱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的电动水阀。
[0012]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喷淋箱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挡水板与进风板,所述挡水板与进风板之间设置有喷淋框,所述喷淋框的正面设置有多组喷头,所述喷淋框的内部呈中空式结构设计,所述净化箱右侧与喷淋箱相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喷淋箱的内部进行连接,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喷淋框的内部进行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包括颗粒物收集器,气体检测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中,通过无尘室、新风管、回风管、风机和净化箱的配合设计,风机将室外空气吸入进净化箱进行调节过滤,在达到工艺要求的温度、湿度与洁净度的要求后,通过新风管输送进入无尘室内部,在风机工作过程中通过回风管上回风口对无尘室内空气进行监测,在室内空气需要净化时,打开回风管与净化箱连通,通过风机的吸力将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混合后进行进化,有效利用风机的势能降低能源的消耗,达到循环过滤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无尘室与净化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加热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喷淋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无尘室;2、新风管;3、回风管;4、新风口;5、回风口;6、控制终端;7、净化箱;8、风机;9、混合室;10、粗过滤框;11、表冷器;12、加热框;13、空气除湿器;14、喷淋箱;15、细过滤框;16、检测装置;17、传递箱;18、观察窗;19、气阀;20、袋式过滤器;21、水箱;22、导热片;23、进水管;24、电动水阀;25、挡水板;26、进风板;27、喷淋框;28、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5]实施例
[0026]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7]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包括无尘室1、新风管2、回风管3、新风口4、回风口5、控制终端6、净化箱7和风机8,无尘室1,无尘室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新风管2与回风管3,新风管2与无尘室1之间开设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包括无尘室(1)、新风管(2)、回风管(3)、新风口(4)、回风口(5)、控制终端(6)、净化箱(7)和风机(8),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室(1),所述无尘室(1)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新风管(2)与回风管(3),所述新风管(2)与无尘室(1)之间开设有多组新风口(4),所述回风管(3)与无尘室(1)之间开设有多组回风口(5),所述无尘室(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终端(6),所述无尘室(1)的背面设置有净化箱(7),所述净化箱(7)的内部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有混合室(9)、粗过滤框(10)、表冷器(11)、加热框(12)、空气除湿器(13)、喷淋箱(14)、细过滤框(15),所述回风口(5)与混合室(9)的内部均设置有检测装置(16),所述净化箱(7)的左侧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通过风机(8)与新风管(2)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尘室(1)的右侧分别设置有传递箱(17)和观察窗(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管(3)与混合室(9)的顶部进行连接,所述回风管(3)靠近混合室(9)的一端设置有气阀(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节能无尘车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粗过滤框(10)与细过滤框(15)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钊林肖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