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276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器安全装置,该装置包括外壳、内套于外壳内且其内部设置有注射器容置通道的支架,该外壳和该支架之间设置有使二者具有轴向错开趋势的弹性结构以及在轴向错开后防止二者或二者之一回退至初始状态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支架上的至少一个止退弹片和设于外壳上的至少一个止退位,该止退弹片具有与止退位在轴向上投影不重合以便使支架自由出入外壳的初始状态以及受来自容置通道内的压力作用而外扩进而被限制于止退位的止退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在无需任何工装辅助的情况下,就能够顺利地实现支架和外壳的装配,省时省力,为注射器安全装置的批量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的批量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的批量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器安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射器
,具体涉及一种注射器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带暴露针头且使用过的注射器是手术室、实验室或医院的危险源,一个疏忽都足以让医生或卫生员被未遮蔽且已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所伤,且注射器针头内还可能残留有药物或患者体液,而药物或患者体液的不当接触均有可能给接触者带来健康隐患。为免除隐患,欧美等部分国家或地区已强制要求使用带有安全保护装置的注射器以在注射后对针头进行保护,既可防止针头误伤人或动物,也可防止针头与注射器本体分离,对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注射器也可杜绝重复使用的可能。
[0003]现有的注射器安全防护装置一般包括外壳和滑动安装在外壳内的注射器支架,外壳和注射器支架之间设置有使二者之间具有轴向错开趋势的弹簧,但在注射器使用前,外壳和注射器支架之间通过外锁定结构锁定,弹簧则呈被压缩状态;注射器支架的中心即形成了容置通道,当将注射器置入该容置通道内时,注射器的针头延伸至注射器支架和支架外并套设有针护套,注射器的注射管近端被设于注射器支架上的内锁紧结构锁定,注射器的柱塞则一端处于注射管内,一端延伸至注射器支架外。使用时,移走针护套、按压柱塞进行药物注射,当柱塞行程到底时,柱塞上的触发结构会触发外锁定结构,解除外壳和注射器支架之间的锁定,则在弹簧的作用下,外壳与注射器支架之间即轴向错开,外壳将针头覆盖,同时外壳和注射器支架之间的止退结构将外壳锁紧在覆盖针头的状态,实现对针头的保护。
[0004]可以看出,外壳和注射器支架之间的止退结构是确保外壳保持对针头覆盖状态的一个关键结构。
[0005]如公告号为CN 104411351 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射装置的防针刺安全装置,该装置中外壳和注射器支架之间的止退结构包括:设于外壳近端的闩锁指状物以及设于注射器支架远端的容置件,当外壳和注射器支架在弹簧的驱使下轴向错开后,闩锁指状物即纳入该容置件中,阻止注射器支架退回以确保针头受外壳包裹。
[0006]该止退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两个闩锁指状物的合围圈直径比注射器支架主体的外径要小,则当将注射器支架装配到外壳内时,需要先采用工装将各闩锁指状物撑开以便注射器支架主体通过;或者在装配时先使闩锁指状物与容置件处于轴向不共线的状态,待注射器支架通过闩锁指状物后,再扭转外壳或注射器支架使容置件与闩锁指状物轴向共线;无论是哪种装配方式,都会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或自动化组装线的成本居高不下,使批量集约化生产受限。
[0007]公告号为CN101437561B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和公开号为CN114761058A、CN111888581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也存在上述不足。
[0008]又如公开号为213609016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注射器针头保护装置,该装置中外壳和注射器支架之间的止退结构包括:设于外壳远端内壁上的止口以及设
于注射器支架远端的止退爪;其中,该止退爪是自注射器支架向外倾斜设置的,则装配时,同样也需要利用工装夹持住止退爪以便能够将注射器支架装配到外壳内。
[0009]为了降低集约化生产的成本,当前亟需开发装配操作更为简便的注射器针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器安全装置,该装置中外壳和支架的装配十分简便,无需任何工装辅助。
[0011]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注射器安全装置,包括外壳、内套于外壳内且其内部设置有注射器容置通道的支架,该外壳和该支架之间设置有使二者具有轴向错开趋势的弹性结构以及在轴向错开后防止二者或二者之一回退至初始状态的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包括设于支架上的至少一个止退弹片和设于外壳上的至少一个止退位,该止退弹片具有与止退位在轴向上投影不重合以便使支架自由出入外壳的初始状态,以及受来自容置通道内的压力作用而外扩进而被限制于止退位的止退状态。
[0012]本专利技术中限位机构中的止退弹片因具有弹性形变而具有两个工作状态,即当支架的容置通道内未装入注射器时,止退弹片与止退位在轴向上的投影是不重合的,止退位对支架不产生任何阻挡,支架能够自由出入外壳,此为初始状态;而当支架的容置通道内装入注射器时,止退弹片会因为受到注射器的挤压而外扩、处于能与止退位产生对抗的位置,在弹性结构的驱使下,止退弹片到达止退位所处的位置并被该止退位所限制,使支架无法回到初始位置,此为止退状态。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在无需任何工装辅助的情况下,就能够顺利地实现支架和外壳的装配,省时省力,为注射器安全装置的批量集约化生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013]作为优选,在上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中,所述的止退弹片自支架的端部或非端部延伸而出,且其至少包括一个相对支架外缘反向折弯的第一折弯部和与第一折弯部一体连接的第二折弯部,止退状态下,第一折弯部靠近容置通道的一端或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过渡部位或靠近过渡部位的第一折弯部位置或靠近过渡部位的第二折弯部位置形成触发位且第二折弯部远离容置通道的一端形成与外壳接触或不接触的止退爪位。
[0014]将止退弹片设置为具有相对支架外缘反向折弯的第一折弯部是为了使止退弹片向容置通道内偏置,在注射器的必经之路上形成阻挡,使注射器不易通过;则当注射器通过容置通道时即会向止退弹片的触发位位置施加压力,促使止退弹片外扩;随着止退弹片外扩,第二折弯部远离容置通道的一端向外壳逐渐靠近,从而形成止退爪位,与外壳上的止退位相互作用以防止外壳或支架回退。
[0015]本专利技术中,第二折弯部上的止退爪位可以与外壳接触(除与止退位接触外,还与外壳内壁接触),也可以不接触(仅与止退位接触);当与外壳不接触时,止退状态下的止退弹片仅起到止退作用和顶紧注射器以防止注射器在容置通道内晃动的作用;而当与外壳相接触时,止退状态下的止退弹片除了能起到止退作用和防止注射器在容置通道内晃动的作用外,还能顶紧支架以防止支架在外壳内晃动。
[0016]本专利技术中,止退弹片可以是以第一折弯部与支架相连的,也可以是以第二折弯部
与支架相连的。当以第一折弯部与支架相连时,触发位即位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过渡部位或靠近过渡部位的第一折弯部位置或靠近过渡部位的第二折弯部位置,止退爪位即位于第二折弯部的自由端;而当以第二折弯部与支架相连时,触发位即位于第一折弯部靠近容置通道的一端(即自由端),而止退爪位即位于第一折弯部与第二折弯部的过渡部位或靠近过渡部位的第一折弯部位置或靠近过渡部位的第二折弯部位置。
[0017]考虑到注射器向触发位施压能够引起的止退爪位的位移大小,优选以第一折弯部与支架相连,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折弯部不必向容置通道偏置过多,且注射器向触发位施加较小的力即能带动止退爪位向外壳偏移较大的距离,既方便注射器通过,又能够尽快形成止退。
[0018]在上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中,初始状态下的所述的止退爪位位置的轴向投影伸入容置通道或与容置通道边缘重合或凸出于容置通道。无论初始状态下,止退爪位所处的位置如何,只要确保止退状态下能够与止退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器安全装置,包括外壳(1)、内套于外壳(1)内且其内部设置有注射器(200)容置通道(100)的支架(2),该外壳(1)和该支架(2)之间设置有使二者具有轴向错开趋势的弹性结构(3)以及在轴向错开后防止二者或二者之一回退至初始状态的限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机构(4)包括设于支架(2)上的至少一个止退弹片(41)和设于外壳(1)上的至少一个止退位(42),该止退弹片(41)具有与止退位(42)在轴向上投影不重合以便使支架(2)自由出入外壳(1)的初始状态,以及受来自容置通道(100)内的压力作用而外扩进而被限制于止退位(42)的止退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退弹片(41)自支架(2)的端部或非端部延伸而出,且其至少包括一个相对支架(2)外缘反向折弯的第一折弯部(41a)和与第一折弯部(41a)一体连接的第二折弯部(41b),止退状态下,第一折弯部(41a)靠近容置通道(100)的一端或第一折弯部(41a)与第二折弯部(41b)的过渡部位或靠近过渡部位的第一折弯部(41a)位置或靠近过渡部位的第二折弯部(41b)位置形成触发位,且第二折弯部(41b)远离容置通道(100)的一端形成与外壳(1)接触或不接触的止退爪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状态下的所述的止退爪位位置的轴向投影伸入容置通道(100)或与容置通道(100)边缘重合或凸出于容置通道(10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退弹片(41)具有呈C型或折线型的截面,该C型或折线型截面的开口朝向支架(2)外周且开口角度大于等于90
°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退弹片(41)设于支架(2)的端部;或者,所述的支架(2)的壁上形成有第一切口,所述的止退弹片(41)设于该第一切口处。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退弹片(41)有至少两个,所有止退弹片(41)绕支架(2)周向均匀布置。7.如权利要求1

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退位(42)凸设于外壳(1)上,该止退位(42)具有朝向外壳(1)端部的止退面(42a)以及用于向止退弹片(41)施加反作用力以利止退弹片(41)通过该止退位(42)的第一引导楔面(42b)。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1)内部还形成有锁定位(51),所述的支架(2)上设有至少一个锁定弹片(52),该锁定弹片(52)具有与锁定位(51)在轴向上投影不重合以便支架(2)自由出入外壳(1)的初始状态,以及受来自容置通道(100)内的压力挤压而外扩进而被限制在锁定位(51)的锁定状态。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射器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定弹片(52)自支架(2)的端部或非端部延伸而出,且其至少包括一个相对支架(2)外缘反向折弯的第三折弯部(52a)和与第三折弯部(52a)一体连接的第四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钱唐隆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