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放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6180 阅读:1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所描述的一种气体放电灯(1)具有放电管(2)、伸入到该放电管(2)内的第一电极(3)和伸入到该放电管(2)内的第二电极(4)。第一电极(3)连接至包围该放电管(2)的可导电第一导体表面(5)。第二电极(4)连接至包围该放电管(2)的可导电第二导体表面(6),并且该第二导体表面布置成与第一导体表面(5)重叠从而形成电容(C)。(*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灯和一种头灯,特别是车头灯,或者是带有对应的气体放电灯的光源。数年来,气体放电灯因其优良的发光效率和色彩特性以及长的使用寿命而在车头灯工业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这种气体放电灯具有放电管,该放电管充有惰性气体并且是由例如石英玻璃的半透明耐热材料制成。电极伸入到该放电管内,并且将电压施加到这些电极上以点燃和运行放电灯。目前在机动车辆上使用的典型气体放电灯例如是所谓的HID灯(高强度放电灯),如高压钠灯以及特别是MPXL灯(MicroPower Xenon Light,微能量氙灯),其在充有氙气的条件下工作。然而,使用这些气体放电灯的问题是,相关惰性气体如氙气的物理性质以及由其导致的放电现象使得放电灯不仅发出所希望的光,而且还在高频范围内发出很高比例的电磁干扰辐射。该高达1GHz的范围在这里是特别有问题的。该不希望有的电磁辐射主要通过电极和供电线辐射到放电管,这些部件在放电管处于运行状态时充当了由该放电管驱动的天线。由于该干扰辐射导致了对车辆其他电子单元的电磁干扰,如组合音响,ABS,气囊控制等,并从而导致相关设备的故障,因此有法律规定的EMC(电磁兼容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放电灯(1),具有放电管(2),伸入到该放电管(2)内的第一电极(3),伸入到该放电管(2)内的第二电极(4),连接至第一电极(3)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该放电管(2)的可导电的第一导体表面(5),和 连接至第二电极(4)并且至少部分地包围该放电管(2)的可导电的第二导体表面(6),该第二导体表面布置成至少部分地与第一导体表面(5)重叠从而形成电容(C)。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N莱施WG特拉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