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自适应缺失视角补全的端对端不完整多视角聚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6170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计算领域,涉及基于自适应缺失视角补全的端对端不完整多视角聚类方法。该方法是无监督的聚类算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的多视角模糊聚类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新的端到端聚类框架,将缺失视角的补全、隐视角的学习和聚类这三个任务整合为一个过程。该框架不仅实现了三个任务的相互协调,还实现了隐视角和可见视角之间的合作学习。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同时挖掘了视角内部和视角之间的信息,并提出了两种增强的学习机制,以提高补全的缺失视角和隐视角的学习质量。最后,本发明专利技术引入了一个自适应的视角加权机制,以进一步提高模型的稳健性。经过大量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的处理不完整多视角数据。角数据。角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自适应缺失视角补全的端对端不完整多视角聚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智能计算领域,具体涉及基于自适应缺失视角补全的端对端不完整多视角聚类方法。
技术背景
[0002]模糊C

均值聚类(FCM)作为机器学习的一种经典的学习方法,一直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广泛用于处理从单一来源获得的数据。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快速发展,从不同来源采集的数据,即所谓的多视角数据,越来越多。由于FCM以及其他传统的模糊聚类方法不能有效地发掘视角之间的信息,因此多视角模糊聚类研究成为近年来的一个趋势性课题。近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有效的多视角模糊聚类算法,然而这些多视角模糊聚类方法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即所有视角的实例和特征都是完整的。因此,它们只能用于完整的多视角数据,不适用于不完整的数据。
[0003]在实际应用中,收集的多视角数据往往是不完整的。不完整的原因可能是缺乏实例或缺乏特征。本专利技术主要讨论前者,因此本专利技术中不完整的多视角数据是指缺少实例的多视角数据。在实际应用中,不完整的多视角数据的一个例子可以在网络图像检索中找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自适应缺失视角补全的端对端不完整多视角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确定待聚类多视角数据的聚类个数c,视角个数K,样本大小N,各视角的特征维度d
k
;第二步:根据输入的不完整多视角数据确定标识矩阵E
k
,其定义如下:同时随机初始化各视角的模糊划分矩阵U
k
,聚类中心矩阵V
k
,各视角权重w
k
,映射矩阵B
k
;确定算法最大迭代次数第三步:构建初始化的目标公式,并计算目标公式值,其中目标公式如下:第三步:构建初始化的目标公式,并计算目标公式值,其中目标公式如下:其中γ,δ,μ和β为超参数,超参数通常采用网格搜索策略来确定;公式(2)具体解释如下:前两项用于对补全后视角以及隐视角进行聚类,同时补全缺失视角;第三、四项用于捕捉结构化信息,实现补全视角以及隐视角可判别性的提升;第四、第五项用于获取视角间一致性信息,同样实现补全视角以及隐视角可判别性的提升;第五、第六项用于自适应调节各视角的权重;第四步:本发明采用交替迭代优化进行求解各优化项;第五步: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收敛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并根据上一步中最优的模糊划分矩阵,根据下式得到最终的聚类划分矩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自适应缺失视角补全的端对端不完整多视角聚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步,具体操作如下:
4.1固定U
k
,F
k
,B
k
和w
k
,更新V
k
当U
k
,F
k
,B
k
和w
k
固定时,需要最小化以下目标公式令为第(K+k)视角,通过将式(3)相对于V
k
的导数置于零,由此可得到V
k
的更新公式:4.2固定V
k
,F
k
,B
k
和w
k
,更新U
k
当V
k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赵红张炜王士同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