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纬弹性分布均匀的棉氨双面布,包括表层、里层以及夹层,表层为棉纱织成的提花组织,里层为棉纱织成的单面组织,夹层为纤维氨纶丝,纤维氨纶丝连接表层和里层上的线圈底面,从而构成棉氨双面布,使得棉氨双面布具有弹性,其次该纤维氨纶丝是夹在表层和里层之间的,使得纤维氨纶丝不会因为外漏而出现断裂情况,从而提高棉氨双面布弹性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棉氨双面布弹性的均匀性。从而提高棉氨双面布弹性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纬弹性分布均匀的棉氨双面布
[0001]本申请涉及纺织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纬弹性分布均匀的棉氨双面布。
技术介绍
[0002]棉氨双面布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面料,特别是在服饰方面,上装、裤装均可使用。传统棉氨双面布的组织结构简单,传统织造方法是将氨纶丝同棉纱织入,一同形成布面,但织造过程氨纶丝容易断裂,受其织造影响,布面容易露氨纶丝,造成布面各部分的经纬弹性不同,所以,整体面料品质松软,欠缺紧致感、保型性,其次,传统棉氨双面布的表层、里层外观效果相同且单一,难以满足消费者的穿着和审美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一种经纬弹性分布均匀的棉氨双面布,旨在提高棉氨双面布的直向、横向弹性以及弹性分布的均匀性。
[0004]一种经纬弹性分布均匀的棉氨双面布,包括表层、里层以及夹层,所述表层为棉纱织成的提花组织,所述里层为棉纱织成的单面组织,所述夹层为纤维氨纶丝,所述纤维氨纶丝连接所述表层和所述里层上的线圈底面。
[000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表层由四个横行线圈和四个纵列线圈织造形成,且采用四路一个循环,其排列顺序为:
[0006]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和集圈组织;
[0007]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和浮线组织;
[0008]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09]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和集圈组织。
[0010]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里层每一路上的线圈均为成圈组织。<br/>[0011]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表层的纱线细度范围为20
‑
40英支。
[0012]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里层的纱线细度范围为40
‑
60英支。
[0013]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纤维氨纶丝的纤度范围为20
‑
40D。
[0014]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里层纱线采用的支数比所述表层采用的纱线支数高。
[0015]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提花组织具有斜纹形态。
[0016]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单面组织具有平纹形态。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棉氨双面布采用三层结构设置,包括表层、里层以及夹层,夹层由纤维氨纶丝组成,且纤维氨纶丝连接表层和里层上的线圈底面,从而将表层与里层复合在一起,构成棉氨双面布,使得棉氨双面布具有弹性,其次该纤维氨纶丝是夹在表层和里层之间的,使得纤维氨纶丝不会因为外漏而出现断裂情况,从而提高棉氨双面布弹性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中表层的平面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中里层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22]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操作步骤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组成和/或顺序。
[0023]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24]本申请提供一种经纬弹性分布均匀的棉氨双面布,具体请参考图1,该棉氨双面布为多层结构复合而成,具体包括表层1、里层2以及夹层3;表层1为棉纱织成的提花组织,提花组织具有斜纹形态,使得棉氨布表面具有立体肌理感;里层2为棉纱织成的单面组织,单面组织为平纹形态,平纹形态的里层2可以满足接触者接触面的舒适亲肤感;夹层3为纤维氨纶丝,纤维氨纶丝连接表层1和里层2上的线圈底面,保证构成的棉氨双面布具有弹性,同时由于纤维氨纶丝位于表层1和里层2中间,使得纤维氨纶丝不会因为外漏而出现断裂情况,从而增强棉氨布的弹性均匀性。
[0025]进一步的,具体参考图1,由于表层1和里层2仅通过纤维氨纶丝连接,纤维氨纶丝的弹性充分,且表层1和里层2外部也没有其他结构进行牵扯,那么复合后的表层1和里层2不管是直向弹性、还是横向弹性分布均相对均匀,使得棉氨布高弹又不失紧致、即具有保型性。
[0026]一个实施例中,具体请参考图1和图2,表层1由四个横行线圈和四个纵列线圈织造形成,且采用四路一个循环,其排列顺序为:
[0027]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和集圈组织;
[0028]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和浮线组织;
[0029]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
[0030]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和集圈组织。
[0031]其中图2中a、b、c、d分别表示为第一路上的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和集圈组织。
[0032]进一步的,里层2每一路上的线圈均为成圈组织,具体请参考图1和图3。
[0033]进一步的,纤维氨纶丝以集圈为单元,在表层1以及里层2织造成圈组织时喂入,且是连接表层1与里层2彼此相对那一面的线圈,从而连接住表层1和里层2;该设计使得纤维氨纶丝不会暴露于表层1以及里层2外部,从而使得棉氨双面布的弹性均匀分布。
[0034]其中,表层1的纱线细度范围为20
‑
40英支;里层2的纱线细度范围为40
‑
60英支;纤维氨纶丝的纤度范围为20
‑
40D。
[0035]一个实施例中,里层2纱线采用的支数比表层1采用的纱线支数高,且里层2为平纹形态;现有技术中,纱线支数越高,纱线就越细,那么平纹形态的里层2就比较柔软细腻,所以里层2作为棉氨布与肌肤接触的一面,便能给肌肤带来舒适的亲肤感。
[0036]进一步的,上述表层1、里层2以及夹层3复合后只是形成坯布,还需经过前处理、染色以及后整理,才可得到本申请的棉氨双面布料,但因为这些工艺属于本领域人员应当知晓的技术,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0037]关于上述提到棉氨双面布有益效果,也可以通过以下方案进行论证。
[0038]将纱线细度为30英支的表层1、纱线细度为50英支的里层2以及纤度为20D的纤维氨纶丝复合形成的棉氨双面布与纱线细度为40英支和纤度为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纬弹性分布均匀的棉氨双面布,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1)、里层(2)以及夹层(3),所述表层(1)为棉纱织成的提花组织,所述里层(2)为棉纱织成的单面组织,所述夹层(3)为纤维氨纶丝,所述纤维氨纶丝连接所述表层(1)和所述里层(2)上的线圈底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氨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由四个横行线圈和四个纵列线圈织造形成,且采用四路一个循环,其排列顺序为:第一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浮线组织、成圈组织和集圈组织;第二路依次为浮线组织、成圈组织、集圈组织和浮线组织;第三路依次为成圈组织、集圈组织、浮线组织和浮线组织;第四路依次为集圈组织、浮线组织、浮线组织和集圈组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氨双面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全,陈立伟,王磊,赵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