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保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6109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将电子元器件(170)连接到计算机上的媒体保持装置(112)。该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包括机架,该机架包括机架的第一侧(125)和机架的第二侧(126),其中,电子元器件(170)可安置在机架的第一侧(125)中。这种媒体保持装置(112)还可包括第一电路(136),其包括第一连接器(142)和第二连接器(140)。当电子元器件(170)安置在机架中时,与电子元器件(170)相关联的第三连接器(172)可与第一连接器(142)相连。与计算机相关联的连接器可与第二连接器(140)相连。媒体保持装置(112)还可包括释放件(160),其中,该释放件(160)可相对于机架移动。第一释放件(160)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运动导致第一连接器(142)脱离第三连接器(1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具体涉及媒体(media)保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计算机部件和其它电子元器件制造得比过去小的多。例如,许多磁盘驱动器,包括磁盘和光盘驱动器现在都可以制造成为其以前的一半尺寸或更小。这些更小的部件通常用于笔记本电脑和其它便携式设备中。这些更小的电子元器件中的一些采用了与其较早型号不同的数据传输协议。台式计算机通常采用较大的较早型号的电子元器件,其使用已存在很长时间的数据传输协议。这些台式计算机具有用于容纳较大电子元器件的机架(bay)和电子连接器。因此,最新的电子元器件无法用于台式计算机中。因此,笔记本电脑的用户不能轻易地从笔记本电脑上拆下硬盘并将其插入到台式计算机中。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将电子元器件连接在计算机上的媒体保持装置,以克服上述缺点和其它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将电子元器件连接在计算机上的媒体保持装置来实现,所述保持装置包括第一机架,其包括第一机架的第一侧和第一机架的第二侧,其中,所述电子元器件可安置在所述第一机架的第一侧上;第一电路,其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定位成邻近所述第一机架的第二侧,其中,当所述电子元器件安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中时,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相关联的第三连接器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相连,其中,与所述计算机相关联的连接器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相连,所述电路可将由所述第一连接器传输的第一数据传输协议转换成由所述第二连接器传输的第二数据传输协议;以及第一释放件,其中,所述第一释放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机架移动,当所述第一释放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机架定位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释放件位于第一位置中,其中,当所述第一释放件相对于所述第一机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释放件处于第二位置中;其中,所述第一释放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导致所述第一连接器脱离所述第三连接器。附图说明图1是计算机机箱的一个实施例。图2是可用于图1所示计算机机箱的媒体保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部前面透视图。图3是图2所示媒体保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顶部后面透视图。图4是用于将电子元器件保持在媒体保持装置的机架内的弹簧和闩锁件的一个实施例。图5是图2和3的媒体保持装置的底部正面透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文公开了可使不同尺寸的电子元器件,例如光盘驱动器和磁盘驱动器用于计算机中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可将电子元器件所使用的数据传输协议转换成计算机所使用的数据传输协议。参照图1,其显示了计算机100的一个实施例。计算机100可以是常见的电脑或服务器。计算机100包括至少一个机架104。该计算机机箱100的实施例包括第一机架106和第二机架108。这些机架104用于容纳电子元器件,例如磁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如下所述,元器件保持装置可安置在机架104中,其中,更小的电子元器件安置在元器件保持装置中。机架104具有如第一机架106所示的高度H1、宽度W1和长度L1。在这些机架的一个实施例中,如以下更详细描述的那样,机架的尺寸可指罩壳的一半尺寸或支撑了一半尺寸的罩壳。在一个实施例中,高度H1为大约一又二分之一英寸,宽度W1为大约五又四分之三英寸。机架104具有罩壳等,其中,电子元器件和电子元器件保持器可安置在该罩壳内。图2中显示了安置在机架104中的电子元器件保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即元器件保持装置112。该元器件保持装置112可包括支架(chassis)114,面板116连接或集成在支架114上。该面板116可包括至少一个子机架120。在元器件保持装置112的实施例中,该面板包括第一子机架122和第二子机架124。如以下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可将电子元器件如磁盘驱动器和光盘驱动器插入到子机架120中,其最终将电子元器件连接在图1的计算机100上。每个子机架120都具有前侧125和后侧126。前侧125和后侧126有时分别被称为第一侧和第二侧。子机架120的前侧提供了电子器件进入子机架120的入口。在某些实施例中,子机架120的前侧可设有覆盖子机架120入口的门等等。再次参看图1,如上所述,元器件保持装置112可定位在计算机的机架104中。为了将元器件保持装置112装配到机架140中,面板116具有高度H2和宽度W2,它们分别类似于用于容纳元器件保持装置112的第一机架106或任何其它机架的高度H1和宽度W1。应该注意,元器件保持装置112具有长度L2,其不会太长而以至于不能安置在机架104中。元器件保持装置112还可包括第一电路136。第一电路136可以是电路板,并用于将位于子机架中的电子器件电连接到图1的计算机100上。第一电路136还可将位于子机架120中的电子器件所使用的数据传输协议转换成计算机100所使用的协议。在图2所示第一电路136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路136包括三个连接器,它们分别被称为电源连接器138、计算机接口连接器140和电子元器件接口连接器142,电子元器件接口连接器142有时也简称为元器件接口连接器142。元器件接口连接器142有时称为第一连接器,而计算机接口连接器140有时称为第二连接器。电源连接器138用于将电力从计算机中提供至第一电路136和位于子机架中的电子元器件。计算机接口连接器140用于将第一电路136连接到计算机100上。这样,计算机接口连接器140适合于与定位在计算机100中的数据接口等相连。元器件接口连接器142用于将电子器件连接到第一电路136上。例如,电子器件可具有用于插入到元器件接口连接器142中的连接器(有时称为第三连接器)。元器件接口连接器142还可用于将电力从计算机100提供给电子器件。所有的子机架120可共享单个电路136,或者每一子机架120可具有与其相关联的单独的电路。各个子机架120具有与其相关联的释放机构。以下将详细介绍这种释放机构,其用于释放定位在子机架120中的电子元器件。更具体地说,用户可按压释放凸片(tab),以便使定位在子机架中的电子元器件脱离连接,并从子机架中取出电子元器件。在此处所介绍的实施例中,第一子机架122具有与其相关联的第一释放机构150,并且第二子机架124具有与其相关联的第二释放机构152,如图5所示。各个释放机构都具有前端和后端,它们有时被分别称为第一端和第二端。图2中显示了第一释放机构150的前端154和第二释放机构152的前端156。参看图3,应该注意到,第一释放机构150可延伸一段保持装置112的大致长度。如同以下更详细描述的那样,当从第一子机架122中释放电子元器件时,第一释放机构150可朝着保持装置112的后面移动。第一释放机构150具有于其内形成的切口或孔157。斜面158定位在孔157附近或与孔157构成一个整体。弹簧159定位在孔157中。在图3的实施例中,弹簧是柔性的金属件。通过紧固件165例如铆钉,可将弹簧159安装在第一子机架122上。弹簧159具有定位成邻近斜面158的末端161。图4中显示了与第一释放机构相关的弹簧159的顶视图。弹簧159包括延伸到保持装置112的机架中的闩锁件167。该闩锁件用于将电子元器件固定在机架中。例如,电子元器件具有可容纳闩锁件167的槽口,图中没有显示出该槽口。因此,当电子元器件插入到机架中时,它就被闩锁件167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将电子元器件(170)连接在计算机(100)上的媒体保持装置(112),所述装置(112)包括:第一机架(122),其包括第一机架的第一侧(125)和第一机架的第二侧(126),其中,所述电子元器件(170)可安置在所述第一 机架的第一侧(125)上;第一电路(136),其包括第一连接器(142)和第二连接器(140),所述第一连接器(142)定位成邻近所述第一机架的第二侧(126),其中,当所述电子元器件(170)安置在所述第一机架(122)中时,与所 述电子元器件(170)相关联的第三连接器(172)可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42)相连,其中,与所述计算机相关联的连接器可与所述第二连接器(140)相连,所述电路(136)可将由所述第一连接器(142)传输的第一数据传输协议转换成由所述第二连接器(140)传输的第二数据传输协议;和第一释放件(160),其中,所述第一释放件(160)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机架(122)移动,当所述第一释放件(160)相对于所述第一机架(122)定位在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释放件(160)位于第一位 置中,其中,当所述第一释放件(160)相对于所述第一机架(122)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释放件(160)处于第二位置中;其中,所述第一释放件(160)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的运动导致所述第一连接器(142)脱离所述第三连 接器(17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E斯德勒M埃克森RJ伍德瓦德
申请(专利权)人:惠普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