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墩箱式智能爬模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6085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墩箱式智能爬模系统,包括爬模架,爬模架包括主桁梁与滚动门联,主桁梁两侧悬挂有滚动门联,滚动门联与主桁梁的连接处设有液压装置,液压装置上设有与液压杆,液压杆与滚动门联平行设置,滚动门联与主桁梁围成的腔体内部设有模板组,液压杆连接所述模板组,液压装置上设置有水平油缸,通过水平油缸向外部延伸带动液压装置上设置的液压杆同步向外延伸,液压杆连接的模板组实现水平开模,液压装置上还能够带动模板组上下升降,通过在爬模架设置液压系统,而液压系统设有液压杆,液压系统带动液压杆工作,液压杆连接模板组,通过液压装置带动模板组先横向移动再垂直移动,达到不伤及混凝土桩表面的目的。凝土桩表面的目的。凝土桩表面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墩箱式智能爬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特别是一种高墩箱式智能爬模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当前我国基础建设尤其是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不断发展,高墩桥梁数量大大增加,由于高墩施工属于危险性较大工作,具有长期处于高空作业且施工周期长等特点。通常采用翻模、滑模以及爬模施工工艺。翻模施工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由于高墩柱施工循环生产节段多,每次循环需要重新安装拆卸吊装模板等,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且施工效率低;滑模施工模板体系也比较简单,成本较低,但是模板上升时紧贴墩柱,对其外观易造成损伤,需要二次修补,影响墩柱美观和质量,也存在施工安全隐患;目前越来越多施工单位选择使用爬模施工工艺,其优点是减少模板高空安装拆卸吊装工作,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提前预埋支撑杆或高强螺栓,其一,增加了施工成本。其二,预埋件位置必须精准,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及责任心提出了较高要求,间接增加了施工难度且施工效率偏低,安全风险尚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墩箱式智能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爬模架,所述爬模架包括主桁梁(1)与滚动门联(2),所述主桁梁(1)两侧悬挂有所述滚动门联(2),所述滚动门联(2)与主桁梁(1)的连接处设有液压装置(3),所述液压装置(3)上设有与所述液压杆(21),所述液压杆(21)与所述滚动门联(2)平行设置,所述滚动门联(2)与所述主桁梁(1)围成的腔体内部设有模板组(5),所述液压杆(21)连接所述模板组(5),所述液压装置(3)上设置有水平油缸(31),通过水平油缸(31)向外部延伸带动所述液压装置(3)上设置的所述液压杆(21)同步向外延伸,所述液压杆(21)连接的所述模板组(5)实现水平开模,所述液压装置(3)上还设有能够带动所述模板组(5)上下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墩箱式智能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装置(3)位于所述主桁梁(1)下端,且所述液压装置(3)朝向所述爬模架外部的一端设有水平油缸(31),所述液压装置(3)朝向所述爬模架内部的一端设有电动葫芦(9),所述电动葫芦(9)下方与所述液压杆(21)连接,通过所述液压装置(3)驱动所述电动葫芦(9)从而带动所述液压杆(21)进行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墩箱式智能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组(5)由四个分别与所述液压杆(21)连接的模板(51)组成,且所述模板(51)组成的所述模板(5)为方形模板,且每片所述模板(51)与相对应的一侧设置的所述液压杆(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墩箱式智能爬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税卓平曾凡荣魏金晶危志全刘鹏徐滨龙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智能挂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