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侧驱动同步传动的双钩环链电动葫芦,包括支承有输入齿轴的左减速箱、固定在右减速箱的电机、支承在右减速箱且穿置有带齿中心转轴的右起重链轮及该链轮花键联接右末级齿轮、支承在左减速箱内的左起重链轮及此链轮花键联接左末级齿轮,转子轴与带齿中心转轴固定,带齿中心转轴的齿部与右末级齿轮之间设减速摩擦传动机构,包括支承在右减速箱的减速齿轴、安装在减速齿轴的减速齿轮、摩擦片、带内花键的摩擦压盘和预设弹力的碟簧,带齿中心转轴的齿部啮合减速齿轮,减速齿轴的齿部啮合右末级齿轮,减速齿轴、输入齿轴分别与传动轴连接,输入齿轴的齿部啮合左末级齿轮。采用该机构后,双吊钩同步升降,且对二减速箱超载限制传动。速箱超载限制传动。速箱超载限制传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侧驱动同步传动的双钩环链电动葫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侧驱动同步传动的双钩环链电动葫芦,属于环链电动葫芦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减速机请参见图5所示,箱体1
’
和箱盖2
’
固定在一起,动力由输入齿轴一3
’
传给齿轮轴二4
’
,再由齿轮轴二4
’
传给齿轴三5
’
,最后由齿轴三5
’
传给输出齿轮轴四6
’
后减速输出。其中,齿轴一3
’
由装于箱体上的轴承B1
’
支承,齿轮轴二4
’
由装于箱体1
’
的轴承B2
’
与装于箱盖2
’
的轴承B3
’
支承,齿轴三5
’
由装于箱体1
’
的轴承B5
’
与装于箱盖2
’
的轴承B4
’
支承,输出齿轮轴四6
’
由装于箱体1
’
的轴承B7
’
与装于箱盖2
’
的轴承B6
’
支承;以及为了用来封油,在输出齿轮轴四6
’
上装有密封圈S2
’
而在输入齿轴一3
’
上装有密封圈S1
’
,且密封圈S1
’
沉浸在减速机箱的油液下。
[0003]该减速机的排布采用呈一字形排开的四条传动轴,利用齿轮减速传动原理从一个低扭矩、快转速的动力变为一个高扭矩、低转速的传动力。当应用到卷扬机械结构上,虽然有利于实现卷扬动作,但存在的技术不足是:输入齿轴一3
’
传递至输出齿轮轴四6
’
的全过程中,由于该现有减速机传动欠紧凑,导致传动精度低、稳定性差,实际运行表现出传动效率低的不足;
[0004]由于结构排布导致减速机的整个箱体的纵向高度占比大,传动轴及其轴上齿轮存在欠紧凑的不足,因此,现有减速机实有改进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侧驱动同步传动的双钩环链电动葫芦。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单侧驱动同步传动的双钩环链电动葫芦,包括间隔固定的左右减速箱、固定在右减速箱外侧的驱动电机、支承在右减速箱内且活动穿置有带齿中心转轴的右起重链轮、花键联接右起重链轮的右末级齿轮、支承在左减速箱内的左起重链轮、花键联接左起重链轮的左末级齿轮,左、右起重链轮各自啮合的环链起重链条连接相应的左、右下吊钩组件,其改进点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仅有一台且其转子轴与带齿中心转轴右端固定连接,位于带齿中心转轴左端侧的齿部与右末级齿轮之间设有单个减速摩擦传动机构,其包括平行于带齿中心转轴且支承在右减速箱中的减速齿轴、安装在减速齿轴上的减速齿轮、摩擦片、带内花键的摩擦压盘和预设弹力的碟簧,摩擦片、摩擦压盘和碟簧依次布置在减速齿轮的二侧,带齿中心转轴的齿部啮合减速齿轮,减速齿轴的齿部啮合右末级齿轮,左减速箱中支承有输入齿轴,并且其伸出左减速箱内侧的轴端与减速齿轴其伸出右减速箱内侧的轴端分别与传动轴连接,输入齿轴的齿部啮合左末级齿轮。
[000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单套超载限制的调节装置,其包括依次安装在减速齿轴上的第一隔套、左支承轴承、第二隔套、止动垫圈和调节螺母,
右碟簧定位在减速齿轴的轴肩上,第一隔套分别触及左碟簧和左支承轴承的内圈,左支承轴承的外圈与右减速箱呈间隙配合,调节螺母由止动垫圈固定且位于减速箱之外,第二隔套分别触及左支承轴承的内圈和止动垫圈。
[0009]采用外露式调节螺母,当摩擦片磨损后或者根据实际工作载荷需要调节起吊重量限载时,可在机外便捷高效调节碟簧的轴向弹力,从而拓宽了调整场合。
[0010]为实现左减速箱与右减速箱的分离可拆性及二者的连接强度,以及减速齿轴、输入齿轴分别与传动轴的可拆性,左减速箱、右减速箱由上置撑档、下置撑档和紧固件可拆连接,传动轴的右端与伸出右减速箱内侧的减速齿轴通过联轴器可拆钢性连接,传动轴的左端与伸出左减速箱内侧的输入齿轴通过万向节可拆联接。如此实现了左/右减速箱的整体拆装,方便拆装、维修和更换箱内零部件。
[0011]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0012]单侧布置的单台驱动电机供给单一动力以低扭矩、高速输出并用于驱动二台减速箱,在右减速箱设置减速摩擦传动机构后,右起重链轮可高扭矩、平稳地带动右下吊钩组件进行起吊与起吊后的升降动作,由于减速摩擦传动机构经传动轴、输入齿轴、左末级齿轮到左起重链轮的传动路径与转子轴经带齿中心轴、减速摩擦传动机构、右末级齿轮到右起重链轮的传动路径实现了100%同步传动,因而左起重链轮所带动的左下吊钩组件能够与右下吊钩组件一道实现同步起吊与同步起吊后的同步下降作业,即单个减速摩擦传动机构同步传动二台减速箱,结构紧凑简洁、稳定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还在于这单个减速摩擦传动机构还能对二台减速箱同时起到超载限制作用,减速摩擦传动机构是优化设置在传递至传动轴前的二级减速位置的,有利于减少摩擦片的磨损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减速摩擦传动机构的主视图;
[0016]图4是减速摩擦传动机构的爆炸图;
[0017]图5是现有减速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请参见图1~图4所示,一种单侧驱动同步传动的双钩环链电动葫芦,包括间隔固定的左减速箱2、右减速箱1、固定在右减速箱外侧的驱动电机M、支承在右减速箱内且活动穿置有带齿中心转轴4的右起重链轮30、花键联接右起重链轮的右末级齿轮50、支承在左减速箱内的左起重链轮31、花键联接左起重链轮的左末级齿轮51,左起重链轮啮合的环链起重链条K0连接左下吊钩组件300,右起重链轮啮合的环链起重链条K1连接右下吊钩组件311。
[0019]在本实施例中,齿部4a与减速齿轮61的传动比为11∶122,即齿部4a有11个齿,减速齿轮61为122个齿。
[0020]驱动电机M仅有一台且其转子轴M1与带齿中心转轴4右端固定连接,位于带齿中心转轴4左端侧的齿部4a与右末级齿轮50之间设有单个减速摩擦传动机构,其包括平行于带
齿中心转轴4且支承在右减速箱1中的减速齿轴6、安装在减速齿轴6上的减速齿轮61、摩擦片62、带内花键的摩擦压盘63和预设弹力的碟簧64R、64L,摩擦片62、摩擦压盘63和碟簧依次布置在减速齿轮61的二侧,带齿中心转轴4的齿部4a啮合减速齿轮61,减速齿轴6的齿部6a啮合右末级齿轮50,左减速箱2中支承有输入齿轴8,并且其伸出左减速箱2内侧(图示为箱盖2a)的轴端与减速齿轴6其伸出右减速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侧驱动同步传动的双钩环链电动葫芦,包括间隔固定的左右减速箱、固定在右减速箱外侧的驱动电机、支承在右减速箱内且活动穿置有带齿中心转轴的右起重链轮、花键联接右起重链轮的右末级齿轮、支承在左减速箱内的左起重链轮、花键联接左起重链轮的左末级齿轮,左、右起重链轮各自啮合的环链起重链条连接相应的左、右下吊钩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仅有一台且其转子轴与带齿中心转轴右端固定连接,位于带齿中心转轴左端侧的齿部与右末级齿轮之间设有单个减速摩擦传动机构,其包括平行于带齿中心转轴且支承在右减速箱中的减速齿轴、安装在减速齿轴上的减速齿轮、摩擦片、带内花键的摩擦压盘和预设弹力的碟簧,摩擦片、摩擦压盘和碟簧依次布置在减速齿轮的二侧,中心转轴的齿部啮合减速齿轮,减速齿轴的齿部啮合右末级齿轮,左减速箱中支承有输入齿轴,并且其伸出左减速箱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嘉庆,袁益炜,王文杰,汪家昊,赵定元,李超勇,唐文亮,郑小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双鸟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