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93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螺纹连接无法确定旋转范围,造成无法精准感知连接状态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吊灯,灯头包括用于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段和用于充电和发光的灯体段,电源段包括用于输出直流的母头,灯体段包括用于输入直流的公头,母头与公头之间设置有通过旋转实现灯体段和电源段离合的旋接件,旋接件连接于母头,公头内设置有插脚;旋接件包括环槽柱,环槽柱的中部设置有中隔板,中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插接导电片的插槽,中隔板上设置有与插槽连通的弧孔,弧孔分为用于插脚滑入连接导电片的窄区和滑出脱离导电片的宽区。弧孔的长度有限定,避免无法精准感知连接状态的问题。避免无法精准感知连接状态的问题。避免无法精准感知连接状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吊灯


[0001]本专利技术照明灯具
,尤其涉及一种餐吊灯。

技术介绍

[0002]吊灯是指吊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装饰用照明灯具,其中,用于餐厅的餐吊灯其样式独特,用来营造用餐灯光氛围。
[0003]为了便于调节高度,公开号为CN207349959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餐吊灯,参见其附图以及第[0012]段,其整体呈圆柱状,该餐吊灯包括车铝中管2、一体透镜5、布纹玻璃3、车铝尾管7、车铝前管1和塑料后盖9,塑料支架8上设有穿出塑料后盖9的吊绳11,所述吊绳11与固定座10连接。
[0004]公开号为CN206112708U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餐吊灯,参见其附图以及第[0004]段,该餐吊灯包括光源A、灯体A、紧固牙管A、光源B、紧固牙管B和灯罩D,所述光源A设置在灯罩A的内部,所述灯体A与灯罩A连接,所述灯罩A设置在灯体B的顶部,所述紧固牙管A的上端穿过灯罩A通过紧固工字螺母和紧固螺母与光源连接,下端与灯体B连接,所述光源B设置在灯体B的内部,所述紧固牙管B的上端通过紧固螺母和紧固工字螺母与光源B连接,下端与灯罩B连接,所述灯罩B连接在灯罩C的上部,所述灯罩D连接在灯罩C的底部。
[0005]从上述两个专利文献可以看出,现有的餐吊灯安装好后形成一个整体,且只能进行普通照明,当市电正常时可以进行常规照明,停电时则无法应急照明。
[0006]对于灯头分段连接,在餐吊灯中尚未发现;相关
常见的是螺口灯泡与灯口的连接,常规的方式多为螺纹式旋接,因不同人的力度不一致,其转动的范围不可控,易造成或构或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餐吊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螺纹连接无法确定旋转范围,造成无法精准感知连接状态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餐吊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餐吊灯,包括灯头,灯头包括用于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段和用于充电和发光的灯体段,电源段包括用于输出直流的母头,灯体段包括用于输入直流的公头,母头与公头之间设置有通过旋转实现灯体段和电源段离合的旋接件,旋接件连接于母头,公头内设置有插脚;旋接件包括环槽柱,环槽柱的中部设置有中隔板,中隔板上设置有用于插接导电片的插槽,中隔板上设置有与插槽连通的弧孔,弧孔分为用于插脚滑入连接导电片的窄区和滑出脱离导电片的宽区。
[0010]通过插脚旋入旋出导电片,实现电气的连接与分离,弧孔分为窄区和宽区,插脚旋入窄区时与导电片接触,同时窄区限制了插脚不能拔出,插脚旋入宽区时与导电片分离,通过宽区可轻松将插脚拔出。弧孔的长度有限定,其旋转范围也是预定,不会出现不停地造成无法精准感知连接状态从而无法确定连接效果的问题。
[0011]进一步地,导电片包括竖向的立壁,立壁的顶部设置有上压片,立壁的底部设置有下挡片,上压片和下挡片的正投影面存在重合区域;插脚包括圆柱,圆柱的底部设置有与插针对接的脚孔,圆柱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滑入滑出上压片与下挡片之间的上凸环,上压片和下挡片形成夹持作用。
[0012]进一步地,中隔板上方设置有绝缘板,绝缘板分别设置有一对定位槽和过线口,正负极引线经过线口与导电片连接,中隔板上设置有与定位槽对应的第一台阶孔,定位槽与第一台阶孔内设置有铆柱筒,紧固件穿过铆柱筒将环槽柱固定于母头。
[0013]进一步地,公头包括圆板,圆板的中部向上凸起形成有绕旋接件轴向转动的轴壳,轴壳套设于环槽柱中,轴壳上设置有第二台阶孔,圆柱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中凸环和下凸环,中凸环设置在第二台阶孔内,下凸环设置在第二台阶孔的底部,使轴向转动变得稳定。
[0014]进一步地,公头的边沿向上延伸有上环壁,母头底部设置有下环壁,环槽柱套设在下环壁中,上环壁的直径大于下环壁的直径,进一步增强了轴向转动的稳定性。
[0015]进一步地,上环壁包括间隔设置的两段,在其一段的内侧设置有限位挡条;下环壁上切除一段形成有限位槽,限位槽用于限定限位挡条的移动角度。进一步保证其可旋转的角度是受限的,使得公头与旋接件的连接和分离有精确的位置参考,不会出现无序无止的转动,提高了公头与旋接件连接和分离的高度可控性。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餐吊灯具有以下优点:
[0017]通过插脚旋入旋出导电片,实现电气的连接与分离,弧孔分为窄区和宽区,插脚旋入窄区时与导电片接触,同时窄区限制了插脚不能拔出,插脚旋入宽区时与导电片分离,通过宽区可轻松将插脚拔出。弧孔的长度有限定,其旋转范围也是预定,不会出现不停地造成无法精准感知连接状态从而无法确定连接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餐吊灯结构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餐吊灯分解结构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灯头第一视向分解结构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灯头第二视向分解结构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旋转连接结构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头结构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母头和旋接件第一视向结构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母头和旋接件第二视向结构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旋接件分解结构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环槽柱结构图;
[0028]图1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导电片结构图;
[0029]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插脚结构图;
[0030]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头、插脚与导电片连接状态结构图;
[0031]图1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公头与插脚连接状态结构图。
[0032]图中:10、吸顶盘;20、线束;30、电源段;40、灯体段;50、灯罩段;31、上通管;32、端
盖;33、电源板;34、母头;35、旋接件;
[0033]41、中通管;42、公头;43、充电板;44、灯板;
[0034]51、下通管;52、扩散板;53、卡环;
[0035]311、第一螺柱;
[0036]321、夹片;
[0037]340、台阶盘;341、第一夹持臂;342、限位槽;343、第一固定孔;344、下环壁;
[0038]351、环槽柱;352、绝缘板;353、铆柱筒;354、导电片;355、插脚;
[0039]3510、中隔板;3511、弧孔;3512、第一台阶孔;3513、插槽;
[0040]3521、定位槽;3522、过线口;
[0041]3540、立壁;3541、下挡片;3542、上压片;
[0042]3550、圆柱;3551、脚孔;3552、上凸环;3553、中凸环;3554、下凸环;
[0043]411、按键孔;412、第二螺柱;413、外螺纹;
[0044]420、圆板;421、限位挡条;422、第二夹持臂;423、弧形挡壁;424、上环壁;425、轴壳;426、第二台阶孔;4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吊灯,包括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头包括用于将市电转换为直流电的电源段(30)和用于充电和发光的灯体段(40),所述电源段包括用于输出直流的母头(34),所述灯体段(40)包括用于输入直流的公头(42),所述母头(34)与公头(42)之间设置有通过旋转实现灯体段(40)和电源段(30)离合的旋接件(35),所述旋接件(35)连接于母头(34),所述公头(42)内设置有插脚(355);所述旋接件(35)包括环槽柱(351),所述环槽柱(351)的中部设置有中隔板(3510),所述中隔板(3510)上设置有用于插接导电片(354)的插槽(3513),所述中隔板(3510)上设置有与插槽(3513)连通的弧孔(3511),所述弧孔(3511)分为用于插脚(355)滑入连接导电片(354)的窄区和滑出脱离导电片(354)的宽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餐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354)包括竖向的立壁(3540),所述立壁(3540)的顶部设置有上压片(3542),所述立壁(3540)的底部设置有下挡片(3541),所述上压片(3542)和下挡片(3541)的正投影面存在重合区域;所述插脚(355)包括圆柱(3550),所述圆柱(3550)的底部设置有与插针对接的脚孔(3551),所述圆柱(3550)的上部设置有用于滑入滑出上压片(3542)与下挡片(3541)之间的上凸环(355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餐吊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隔板(3510)上方设置有绝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李时林周礼华杨光尹阳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兆驰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