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涉及边坡固定施工领域,包括若干组依次顺次连接的固定框架,固定框架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半弧连接框,且相邻四个固定框架上的半弧连接框共同组成一个圆形连接框,且圆形连接框中设置有第一边坡固定件;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固定框架的圆形架,固定框架通过连接架与圆形架固定连接,圆形架中设置有第二边坡固定件,固定架中设置有培土,培土中设置有草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保证保证草被不易被河流中的水进行冲垮,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边坡塌陷的危险,同时,其也可以实现快速对边坡植被的补充,进而缩短其维修养护的时间。缩短其维修养护的时间。缩短其维修养护的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固定
,尤其涉及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边坡是指为了保证路基的稳定,而在路基两侧做成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通常设置在公路或河道内。现有的,河道边坡的防护基本上都是在坡道铺设有防护层,然后通过固定杆将其垂直固定在河道边坡的坡面上,从而使防护层对河道边坡内的土基进行稳固处理。
[0003]此外,当遭遇降水量较大的天气时,雨水冲刷坡道,使固定在坡道上的固定杆容易产生松动,从而动摇固定于坡道上的斜坡护层,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此,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若是采用混凝土架构结构,传统的混凝土加固结构在河堤底部的部分会承受水流冲击侵蚀和上方加固结构下压力的双重作用,容易出现位移、坍塌等安全问题。
[0004]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的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包括若干组依次顺次连接的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半弧连接框,且相邻四个所述固定框架上的所述半弧连接框共同组成一个圆形连接框,且所述圆形连接框中设置有第一边坡固定件;
[0007]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圆形架,所述固定框架通过连接架与所述圆形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圆形架中设置有边坡固定连接的第二边坡固定件,且所述固定框架中设置有培土,且所述培土中设置有草种。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的正下方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边坡固定件配合的加固结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若干组依次连接的加固框架,且所述加固框架的四角处设置有半弧连接筒,且相邻四个所述半弧连接筒共同组成一个圆形连接筒;
[0009]所述圆形连接筒与所述第二边坡固定件连接,所述圆形架与所述加固结构之间设置有填充物。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还包括若干组与所述第一边坡固定件连接的加固筒,所述加固筒的底端处设置有与所述加固框架连接的连接十字架。
[0011]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加固筒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楞。
[0012]进一步的,边坡由浅到深依次设置为培土、填充层、浅埋层以及地基,且所述加固框架位于所述地基上,且所述连接十字架位于所述加固框架中、且与所述加固框架连接,所述浅埋层至所述加固筒的顶面处,且所述填充层中的填充物设置为细沙或石块或混凝土。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坡固定件包括固定外筒,且所述固定外筒的筒壁上沿所述固定外筒的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分配槽,且所述分配槽贯穿所述固定外筒的筒壁,且所述分配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外筒铰接连接的挤压楞,且所述挤压楞上设置有若干组的挤压倒刺,且所述固定外筒的顶端部设置有与所述圆形连接框配合的对接盘部;
[0014]所述固定外筒中设置有挤压内柱,且所述挤压内柱的柱壁沿所述挤压内柱的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组收纳槽,且所述收纳槽中铰接连接有L型连接臂,且所述L型连接臂与所述挤压楞铰接连接,且所述挤压内柱的顶端开设有与所述对接盘部配合的连接盘。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挤压内柱可拆卸式连接,且所述挤压内柱的顶面上开设有注浆孔,且所述注浆孔与所述收纳槽连通,且所述注浆孔注浆自密实混凝土溶液。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边坡固定件与所述第一边坡固定件的基本结构一致,且所述第二边坡固定件与所述圆形连接框。
[0017]本技术通过其独特的结构设计,通过固定框架、圆形架以及第二边坡固定件的配合,以及与该培土、草种的配合,能够有效地保证保证草被不易被河流中的水进行冲垮,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边坡塌陷的危险,同时,即便是被冲垮之后,由于该固定框架、圆形架以及第二边坡固定件的存在,其也可以实现快速对边坡植被的补充,进而缩短其维修养护的时间。
[0018]本技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设置有加固结构,使得上述固定框架、圆形架以及第二边坡固定件的配合的可以更加紧固的安置在原位置处,进一步减少河流水文的流速过大而导致边坡被冲毁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配合三维结构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边坡固定件的爆炸示意图;
[0022]其中,附图标识为:1、固定框架;11、半弧连接框;2、圆形连接框;3、第一边坡固定件;31、固定外筒;32、挤压楞;33、挤压内柱;34、L型连接臂;4、圆形架;5、连接架;6、连接盘;7、第二边坡固定件;8、加固结构;81、加固框架;82、半弧连接筒;83、加固筒;84、连接十字架;85、连接楞;9、地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参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若干组依次顺次连接的固定框架1,所述固定框架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半弧连接框11,且相邻四个所述固定框架1上的所述半弧连接框11共同组成一个圆形连接框2,且所述圆形连接框2中设置有第一边坡固定件3;
[0024]所述固定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圆形架4,所述固定框架1通过连接架5与所述圆形4架固定连接,且所述圆形架中设置有边坡固定连接的第二边坡固定件7,且所述固定框架中设置有培土,且所述培土中设置有草种。
[002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架1的正下方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边坡固定件配合的加固结构8,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若干组依次连接的加固框架81,且所述加固框架81的四角处设置
有半弧连接筒82,且相邻四个所述半弧连接筒共同组成一个圆形连接筒;
[0026]所述圆形连接筒与所述第二边坡固定件7连接,所述圆形架与所述加固结构之间设置有填充物。
[0027]进一步的,所述加固结构8还包括若干组与所述第一边坡固定件3连接的加固筒83,所述加固筒83的底端处设置有与所述加固框架连接的连接十字架84。
[0028]进一步的,相邻两个加固筒8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楞85。
[0029]进一步的,边坡由浅到深依次设置为培土、填充层、浅埋层以及地基9,且所述加固框架81位于所述地基9上,且所述连接十字架84位于所述加固框架81中、且与所述加固框架81连接,所述浅埋层至所述加固筒83的顶面处,且所述填充层中的填充物设置为细沙或石块或混凝土。
[0030]具体的,根据和河堤的性质以及水文需要,具体调整整个填充层以及培土层的比例,即所述填充层与所述圆形架之间高度。
[003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边坡固定件3包括固定外筒31,且所述固定外筒31的筒壁上沿所述固定外筒31的周向方向均匀开设有若干组分配槽,且所述分配槽贯穿所述固定外筒31的筒壁,且所述分配槽中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外筒31铰接连接的挤压楞32,且所述挤压楞上设置有若干组的挤压倒刺,且所述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包括若干组依次顺次连接的固定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四角处分别设置有半弧连接框(11),且相邻四个所述固定框架(1)上的所述半弧连接框(11)共同组成一个圆形连接框(2),且所述圆形连接框(2)中设置有第一边坡固定件(3);所述固定框架(1)的一侧设置有平行于所述固定框架的圆形架(4),所述固定框架(1)通过连接架(5)与所述圆形架(4)固定连接,且所述圆形架中设置有边坡固定连接的第二边坡固定件(7),且所述固定框架中设置有培土,且所述培土中设置有草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架(1)的正下方处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边坡固定件配合的加固结构(8),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若干组依次连接的加固框架(81),且所述加固框架(81)的四角处设置有半弧连接筒(82),且相邻四个所述半弧连接筒共同组成一个圆形连接筒;所述圆形连接筒与所述第二边坡固定件(7)连接,所述圆形架与所述加固结构之间设置有填充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8)还包括若干组与所述第一边坡固定件(3)连接的加固筒(83),所述加固筒(83)的底端处设置有与所述加固框架连接的连接十字架(8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加固筒(83)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楞(8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抽水蓄能电站用边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边坡由浅到深依次设置为培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海洋,王龙,梅翔,张帅帅,张晓林,袁硕,孙传真,袁秉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