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储层压注驱采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684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致密储层“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致密储层压注驱采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气田开发
,具体涉及一种致密储层压注驱采(“压注驱采”即“压





采”,为“压裂、注水、驱替、采油”的缩写,“压注驱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清楚的)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准噶尔盆地玛湖致密砂砾岩油藏属低孔、特低渗油藏,天然裂缝不发育、非均质性强,需水平井大规模体积压裂实现有效开发。该区水平井体积压裂一次采收率低,仅为10~12%,井间、缝间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平均缝网波及率仅有63%。因此,该区提高采收率需求十分迫切。
[0003]玛湖致密砂砾岩油藏提高采收率困难,常规注水提高采收率方法面对注不进、驱不到、采不出的难题,油藏品质越差,驱动压力越高。目前,对于改造不充分的老井,可以进行重复压裂来提高采收率,对于井距较大的水平井,可采用钻探加密井+体积改造的方法提高油藏整体采收率,但都存在改变该区地应力场,影响老井生产的风险,且目前玛湖水平井平均单井压裂及钻探费用高。
[0004]因此亟需研究一次压裂提高采收率技术,在非常规开发新模式下,可采储量主要由缝网控制,鉴于支撑剂成本已占压裂费用的约30%,支撑缝网密集程度增加意味着单井成本的骤升,若仅增加注入流体体积,流体进入无支撑人造裂缝,可增加流体与油藏基质的接触面积,可补充地层能量,可不断形成新的微裂缝,亦可通过渗吸作用将油采出,提高采收率。
[0005]现有技术中公开的储层改造方法较多,如CN201710078828.2的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拉链式布缝的双压裂水平井异井异步注水采油方法。异井异步注采方法通过拉链式布缝,能够有效的驱替井间、缝间及死油区中的残余油,提高了波及体积。该专利为压裂后开采一段时间后注水,不能实现“压





采”一体化改造,且难以克服致密储层注水压力大的问题。
[0006]申请公布号CN201610253550.3的专利公布了一种多级压裂水平井缝间间隔同时注水采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段压裂水平井形成多条裂缝生产初期利用天然能量开采,直至井底压力下降至泡点压力取出油管,在每一条奇数级裂缝的位置分别安装注采分隔装置,在每一条偶数级裂缝的位置分别安装配注阀,在油管上对应于奇数级裂缝的位置开设射孔,将油管放回原位关闭井口采油阀,开启配注阀,向油套环形空间内注水,注入水流经导流管进入偶数级裂缝打开井口采油阀,原油从奇数级裂缝产出进入导流管与套管和油管形成的环空内,继而通过油管采出,此时继续保持向偶数级裂缝注水。该专利为压裂后开采一段时间后注水,不能实现一体化“压





采”,且难以克服致密储层注水压力大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旨在研究一种“压





采”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解决玛湖致密砂砾岩油藏水平井体积压裂一次采收率低,井间、缝间剩余油难以有效动用,常规注水提高采收率
方法注不进、驱不到、采不出现状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致密储层压注驱采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基于地质特征差异化分析及再认识,进行油藏数值模拟和裂缝数值模拟,优化压裂注水工艺和配套工艺流程,通过人造缝网驱替,形成新裂缝,扩大注水波及体积,降低水驱压力,提高缝网控制储量及动用程度,最终达到一次压裂大幅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000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10]一种致密储层压注驱采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1)根据地质特征差异化分析,确定砂砾岩的水驱流动方向和“甜点”区;确定布置井的位置,压裂方式,水平段长度和方向;
[0012](2)油藏工程一体化设计:通过检测压裂注水施工工程中三维形象化的裂缝实时扩展规律,确定目的层覆盖范围,优化调整注水的规模和井网布局;
[0013](3)工程设计:构建基于边界元位移不连续法、有限体积法和隐式水平集法,进行完全流固耦合的二维、拟三维和三维多水力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综合考虑缝间应力干扰、裂缝入口压裂液流量变化、射孔孔眼压降和孔眼磨蚀、缝内固体颗粒运移,实现压裂过程的裂缝动态模拟,优化设计施工工艺和注水改造参数;
[0014](4)对设计的水平井实施压裂,施工过程实时监测。
[0015](5)对压裂完成的水平井实施压驱注水,注水完成后焖井,焖井完成后开井自喷生产,施工过程实时监测。
[0016]优选地,步骤(1)中,所述压裂方式依据体积压裂改造理念进行固井桥塞分段体积压裂;
[0017]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注水采用体积压裂后高/超高压注水;
[0018]优选地,步骤(1)和步骤(3)中,所述水平段长500m~2000m,压裂段数20

30段。
[0019]优选地,步骤(1)和步骤(3)中,所述水平段长为1500m,压裂段数为20段。
[0020]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压裂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包括压裂规模、压裂施工参数和压裂段、压裂簇;
[0021]优选地,压裂施工排量控制在8

10m3/min,且簇间距在25

30m。
[0022]优选地,簇间距为25m。
[0023]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压裂裂缝长度≤水平井井距;
[0024]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压裂过程中的携砂液为滑溜水或纳米乳液压裂液;
[0025]优选地,所述携砂液的用液强度在20~30m3/m;
[0026]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压裂过程中的支撑剂为承压达到抗压强度要求的石英砂。
[0027]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压裂过程中的携砂液体积与支撑剂体积的比值15~25m3/m3;
[0028]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实时监测内容包括压裂施工曲线。
[0029]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实时监测内容包括施工压力、瞬时排量,每一级压裂施工加砂量和入井液量。
[0030]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注水排量范围为0.02

6.6m3/min,在施工限压允许范围内,尽可能的提高排量,以降低注水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0031]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注水的压力不能超过施工限压,若超过施工限压,立即降低注水排量,注水排量低于0.5m3/min时,停止施工,进行焖井。
[0032]优选地,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焖井时间根据压裂规模而定,一般为7~20天,在焖井过程中,应及时观察井口油压的变化,待油压下降幅度趋于平稳或下降幅度≤0.1MPa时,停止焖井。
[0033]由于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密储层压注驱采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地质特征差异化分析,确定砂砾岩的水驱流动方向和“甜点”区;确定布置井的位置,压裂方式,水平段长度和方向;(2)油藏工程一体化设计:通过检测压裂注水施工工程中三维形象化的裂缝实时扩展规律,确定目的层覆盖范围,优化调整注水的规模和井网布局;(3)工程设计:构建基于边界元位移不连续法、有限体积法和隐式水平集法,进行完全流固耦合的二维、拟三维和三维多水力裂缝扩展数值模拟,综合考虑缝间应力干扰、裂缝入口压裂液流量变化、射孔孔眼压降和孔眼磨蚀、缝内固体颗粒运移,实现压裂过程的裂缝动态模拟,优化设计施工工艺和注水改造参数;(4)对设计的水平井实施压裂,施工过程实时监测;(5)对压裂完成的水平井实施压驱注水,注水完成后焖井,焖井完成后开井自喷生产,施工过程实时监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压裂方式依据体积压裂改造理念进行固井桥塞分段体积压裂;步骤(2)中,所述注水采用体积压裂后高/超高压注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中,所述水平段长500m~2000m,压裂段数20

30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3)中,所述水平段长为1500m,压裂段数为20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压裂过程中的施工参数:包括压裂规模、压裂施工参数和压裂段、压裂簇。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体化储层改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增大施工排量,同时缩短簇间距,压裂施工排量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林生石善志田刚李建民于会永李家燕潘玉婷陈禹欣陈昂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