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株多功能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预防水稻白叶枯病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625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具有多个功能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在预防水稻白叶枯病中的应用。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184。该菌株从水稻种植土壤中分离得到,并具有拮抗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降解水稻秸秆、固氮、解磷、溶磷功能。需将含有该菌株活菌体的菌剂施撒在上一季已经发生白叶枯病水稻的秸秆表面,再将收获后的秸秆和稻茬通过旋耕的方式全部还田,可有效预防下一季水稻种植时白叶枯病的发生,并减少下一季水稻种植15%左右的基肥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还田秸秆和稻茬中残留的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并将水稻的病害防治与秸秆还田和微生物肥相结合,更利于水稻白叶枯病生物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株多功能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预防水稻白叶枯病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微生物菌剂的开发与应用
,具体涉及一株具有拮抗水稻白叶枯病病原菌、降解水稻秸秆、固氮、解磷、溶磷等功能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1)及其在预防水稻白叶枯病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白叶枯病是水稻种植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华东、华中等水稻主产区时有发生。水稻白叶枯病由病原菌
‑‑‑
黄单胞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侵入水稻植株产生,一旦发病通常造成10%左右的减产,严重的减产50%~60%,甚至绝收。目前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主要依靠喷施农药,如三氯异氰尿酸、噻菌铜、噻唑锌等,但化学药剂长期使用存在易产生抗药性病原菌、残留于农作物、造成环境污染等问题,且对病害的综合防治效率也仅为50%~70%。近年来,相对安全、无残留、环境友好、研发投资风险低的生物防治技术被认为是发展绿色农业和控制作物细菌病害的最有效途径。如专利CN105670954B和专利CN102618455B分别公开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1,2021年9月17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11184,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2.一种液体菌剂,包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1活菌体,液体菌剂的活菌数量为1.5
×
10
10 ~1.8
×
10
10 cfu/mL。3.一种干粉菌剂,包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1活菌体,干粉菌剂的活菌数量为5.6
×
10
11 ~6.7
×
10
11 cfu/g。4.一种防治水稻白叶枯病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1、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菌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干粉菌剂中的任意一种。5.一种降解秸秆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1、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菌剂、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伟陈起浪涂璇龚大春吕育财郭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