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569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技术领域内,发明专利技术了一种新型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以及制备方法。主要制备步骤包括:用浮动床催化方法制备可连续收集的碳纳米管薄膜;将碳纳米管薄膜辊压致密化,以增强碳纳米管薄膜的强度;用电解法去除薄膜内的金属催化剂;碳纳米管薄膜经过有收放卷的烘箱干燥;纯化后的碳纳米管薄膜PVD溅射一层铜或铝,增强了碳纳米管膜的载流子能力;通过收卷后得到完全替代目前的铜箔或铝箔集流体。通过本步骤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镀铝的碳纳米管集流体的铝膜厚度在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
,具体涉及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锂电池使用的集流体分别为铜箔和铝箔,还有部分电池为了更好的导电性和附着力,会在金属集流体上涂覆一层导电浆,如石墨烯,碳纳米管或乙炔黑导电浆料,通过导电浆中的粘接剂与集流体连接,这样的高分子粘接剂有可能带来电导率下降,并且热传导性能受影响等问题,从而影响电池的倍率性能。并且铜箔的价格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而铝箔在电池中在极端情况下会发生铝热反应,加剧电池的起火爆炸风险,因此需要采用极少量的铝涂层替代铝箔,极少量的铜涂层替代铜箔的集流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新型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该碳纳米管膜镀铜/铝的集流体,替代了铜箔、铝箔集流体应用于锂电池中,比传统的铜箔、铝箔更轻,柔韧性更好,在极端条件下抑制了铝热反应,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和抗腐蚀能力。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新型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05]1.用浮动床催化方法制备可连续收集的碳纳米管薄膜;
[0006]2.为了增强碳纳米管薄膜的强度,将碳纳米管薄膜辊压致密化;
[0007]3.用电解法去除薄膜内的金属催化剂;
[0008]4.碳纳米管薄膜经过有收放卷的烘箱干燥;
[0009]5.纯化后的碳纳米管薄膜PVD溅射一层铜或铝,增强碳纳米管膜的载流子能力;
[0010]6.收卷后得到完全替代目前的铜箔或铝箔集流体。
[0011]通过本方法制备的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镀铝的碳纳米管集流体的铝膜厚度在0.5

2微米,只有目前铝箔的20%的厚度,部分解决了锂电池在短路时电池起火或爆炸,因为电池爆炸的原因很有可能是铝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铝热反应,进一步释放大量的热,甚至产生爆炸。镀铜的负极集流体镀铜的厚度0.5

2微米,也是目前铜箔铜的用量的10%,降低了铜的用量,增加了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
[0012]下面主要介绍上述具体操作步骤中涉及内容要点。
[0013]步骤1中,多壁碳纳米管膜,采用的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使用该装置制备过程为:
[0014](1)用浮动床催化剂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絮,在管式炉的出料口加一个成膜收卷装置;
[0015](2)该碳纳米管膜连续收卷,长和宽可控;
[0016](3)该碳纳米管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控制收卷电机的转速调节;
[0017](4)收料器温度不超过80度,温度可通过补充的氮气流量控制;
[0018](5)收料器的底部有出气口,与一水槽相连,解决了惰性气体环境的气密性。
[0019]步骤2中,为了后续工艺的连续化操作,碳纳米管薄膜的拉伸强度≥200MPa,将步骤1中的碳纳米管薄膜在橡胶辊的对辊机中辊压,进一步致密化碳纳米管薄膜,辊压的压力在200

1500N/cm间调节;优选500

1000N/cm。
[0020]步骤3中,在完整保持碳纳米管薄膜的形态及功能的前提条件下,用电极氧化法除碳纳米管薄膜中催化剂;碳纳米管去除催化剂,通常是在强酸条件下,加热,利用催化剂与酸反应生成溶于水的盐,然后经过多次和压滤洗涤的工艺去除,这对于没有形态要求的碳纳米管完全可以。而本专利技术必须保持碳纳米管薄膜的形态,因开发出利用连续导电性能良好的碳纳米管薄膜这个特性,本专利技术采用氧化电解的方法除去薄膜中的金属催化剂。
[0021]去除碳纳米管薄膜催化剂的工艺图,如图2所示,使用该工艺,具体如下:
[0022](1)通过放卷装置,不锈钢辊与电源正极连接,调节张力,碳纳米管膜与辊接触良好,整个碳纳米管膜属于电解氧化的阳极;
[0023](2)电解氧化槽槽体为耐酸的PP材质,在槽体距离槽底20cm处,两端分别有两个辊,该辊轴是耐酸的纯钛材质,碳纳米管膜穿过该钛辊;
[0024](3)在PP槽的两侧装有两块石墨电极,石墨与电源负极相接;
[0025](4)槽体内的酸为稀硫酸/盐酸/硝酸,酸的浓度在2

8%,优选为3

5%;
[0026](5)调节合适的电压,电压范围1

20V,电流范围0.1

10A,碳纳米管膜中的铁在电解氧化反应中Fe

2e=Fe
2+
,在阴极石墨上发生的还原反应是2H
+
+2e=H2,氢气被排风罩内的风机迅速抽走,在线检测氧化槽内的PH值,一直保持PH<2即可;
[0027](6)通过控制碳纳米管膜的收卷速度,从而调节在氧化槽内的反应时间,碳纳米管薄膜的收卷速度在0.1

1m/min,优选0.2

0.6m/min;
[0028](7)氧化槽后是四个纯水清洗槽,洗去催化剂盐和多余的酸,每个槽长6米,槽体底部装有两根钛辊,碳纳米管膜穿过两个辊,清洗槽的底部和两侧均装有多个超声波清洗探头,通过超声波的空穴作用,清洗附着在碳纳米管膜上的铁盐和多余的硫酸,经过四个清洗槽的超声清洗,碳纳米管膜的铁含量经ICP测试,<20ppm,可以应用于锂电池;清洗槽中碳纳米管膜的收卷速度在0.1

2m/min,同时用快速检测试纸监测2,3号清洗槽中的铁离子浓度,如果超过5mg/L的浓度,重新更清洗槽内纯水。
[0029]步骤4中,碳纳米管膜的烘烤,清洗合格的碳纳米管膜经过12米长的烘箱烘烤,如图3所示,具体工艺参数如下:
[0030](1)调节收卷速度,收卷速度为2

4m/min;
[0031](2)烘箱的温度:第一节烘箱的温度设定为75

95度,第二节烘箱温度在90

110度,第三节在90

130度,第四节在90

100度间;
[0032]步骤5中,给烘干后的碳纳米管膜PVD溅射铜或铝,具体工艺流程及相关参数为:
[0033](1)在卷对卷PVD设备中,装上4个纯度在99.999%的铜靶,正反面各镀一次,保证在膜两面均匀的镀上金属铜;
[0034](2)通过控制电源的功率,调节收卷的速度,调节在碳纳米管膜的镀层厚度,镀层铜的厚度为0.5

1微米,优选为0.5

0.8微米。
[0035](3)在卷对卷PVD设备中,装上4个纯度在99.999%的铝靶,正反面各镀一次保证在膜两面均匀的镀上金属铝。
[0036](4)通过控制电源的功率,调节收卷的速度,调节在碳纳米管膜的镀层厚度,镀层铝的厚度为0.5

1微米,优选为0.5

0.8微米。
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碳纳米管薄膜电池集流体的制备方法,其主要步骤为:步骤1:用浮动床催化方法制备可连续收集的碳纳米管薄膜;步骤2:为了增强碳纳米管薄膜的强度,将碳纳米管薄膜辊压致密化;步骤3:用电解法去除薄膜内的金属催化剂;步骤4:碳纳米管薄膜经过有收放卷的烘箱干燥;步骤5:纯化后的碳纳米管薄膜PVD溅射一层铜或铝,增强碳纳米管膜的载流子能力;步骤6:收卷后得到完全替代目前的铜箔或铝箔集流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步骤1中的碳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其特征在于,用浮动床催化剂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絮,在管式炉的出料口加一个成膜收卷装置;该碳纳米管膜连续收卷,长和宽可控;该碳纳米管薄膜的厚度可以通过控制收卷电机的转速调节;收料器温度不超过80度,温度可通过补充的氮气流量控制;收料器的底部有出气口,与一水槽相连,解决了惰性气体环境的气密性。3.根据权力要求1中步骤2中所述的碳纳米管薄膜致密化的具体特征是:碳纳米管薄膜的拉伸强度≥200MPa,将步骤1中的碳纳米管薄膜在橡胶辊的对辊机中辊压,进一步致密化碳纳米管薄膜,辊压的压力在200

1500N/cm间调节;优选500

1000N/cm。4.根据权利要求1中步骤3中所述的电解法的具体特征是:在完整保持碳纳米管薄膜的形态及功能的前提条件下,用电极氧化法除碳纳米管薄膜中的催化剂。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电极氧化法中的具体特征是:所用到的酸为稀硫酸/盐酸/硝酸,酸的浓度在2

8%,优选为3

5%;涉及的电压范围1

20V,电流范围0.1

10A,碳纳米管膜中的铁在电解氧化反应中Fe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兰兰蒋庄彭起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智造未来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