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538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洗消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650~750份超纯水、70~80份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1~3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30~4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25份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6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35份月桂基酰胺丙基氧化铵、10~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40~50份丙三醇、3~5份柠檬酸、2份异噻唑啉酮,制备得到的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对5~10分钟内体表沾污的锕系核素的去除率可以达到:除去体表沾污的95.7%铀、99%钍;可及时洗消放射性核素在体表的沾污,尽量减少放射性核素在体表的残留,降低放射性核素的危害。射性核素的危害。射性核素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素体表污染洗消
,涉及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核能在医疗、军事、能源、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放射性核素泄漏、核反应堆事故、核武器爆炸、核工业后处理事故、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核恐怖袭击等事件的发生概率也越来越高。
[0003]放射性物质的泄漏和释放对人员造成的污染中,最常见的是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其可能引起放射性皮肤损伤;而且,若不能及时清除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放射性核素还可能通过伤口、毛孔、呼吸道等进入人体而造成体内污染,产生神经系统损伤、消化系统损伤、骨髓造血抑制、血细胞下降、出血和感染等严重后果,造成一系列急性和慢性损伤。因此,放射性污染的及时洗消是核事故医学应急救援的关键环节。在出现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时,需要立即采用放射性核素洗消液对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进行洗消,以尽可能减少体表残留的放射性核素,从而尽量避免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
[0004]锕系核素是许多核事故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种类之一,但是目前国内外还缺乏针对锕系核素体表污染的高效洗消液。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及其制备方法,以提供针对锕系核素体表污染为主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的高效洗消液,用于及时洗消放射性核素在体表的沾污,尽量减少放射性核素在体表的残留,降低放射性核素对人员的急性和慢性损伤。/>[0006]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所述洗消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650~750份超纯水、70~80份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1~3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30~4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25份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6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35份月桂基酰胺丙基氧化铵、10~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40~50份丙三醇、3~5份柠檬酸、2份异噻唑啉酮。
[0007]进一步,所述洗消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700份的超纯水、70份的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2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4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份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6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份月桂基酰胺丙基氧化铵、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50份丙三醇、3份柠檬酸、2份异噻唑啉酮。
[0008]进一步,所述洗消液还包括如下原料:3份牛奶香精。
[0009]进一步,所述洗消液还包括如下原料:0.05ml色素。
[0010]进一步,所述洗消液对家兔皮肤的刺激反应类型为极轻微刺激反应。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如下步骤:
[0012]S1、将超纯水加入配制容器中;
[0013]S2、在加热、搅拌条件下,向超纯水中按所述洗消液中原料的重量配比依次按顺序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月桂基酰胺丙基氧化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丙三醇、柠檬酸、异噻唑啉酮;
[0014]在所述洗消液的配制过程中,需搅拌至前一种原料充分溶解后,再按所述顺序加入后一种原料;
[0015]S3、使用均质机将配制容器中的所有原料混匀。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加入所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后,采用均质器促进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充分溶解。
[0017]进一步,所述步骤S2中,在加入异噻唑啉酮并搅拌至溶解后,再依次加入3份牛奶香精、0.05ml色素。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洗消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650~750份超纯水、70~80份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1~3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30~4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25份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6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35份月桂基酰胺丙基氧化铵、10~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40~50份丙三醇、3~5份柠檬酸、2份异噻唑啉酮,制备得到的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对5~10分钟内在体表沾污的锕系核素的去除率可以达到:除去体表沾污的95.7%铀、99%钍;可及时洗消放射性核素在体表的沾污,尽量减少放射性核素在体表的残留,降低放射性核素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制备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0022][0023]在本实施方式中,专利技术人发现DTPA

5Na、DTPMPA对锕系核素的体表污染的去除具有突出的效果。其中,DTPA

5N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能迅速与放射性金属离子生成水溶性络合物或稳定的螯合物,具有广泛的络合性能;DTPMPA是一种酸性螯合剂,具有良好的阻垢缓蚀效果,同时还作为稳定剂。此外,考虑到核事件辐射场中,产生放射性体表污染的核素中,除了以锕系核素为主要的放射性核素之外,通常还会存在其他的次要放射性核素,因此,专利技术人在上述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中加入了EDTA

2Na、HEDP

4Na,其中,EDTA

2N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有多齿配体,含有羧基和氨基,具有广泛的络合性能,可与放射性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HEDP

4Na属于有机膦酸盐类阻垢缓蚀剂,为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粉末,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能溶解氧化物。EDTA

2Na、HEDP

4Na可以在洗消过程中,去除次要放射性核素;同时,专利技术人在实施、验证本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EDTA

2Na、HEDP

4Na的加入,可以辅助提高DTPA

5Na、DTPMPA对锕系核素的体表污染的去除效果。
[0024]AES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去污、乳化、发泡性能。LAO为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去污、发泡性能。AEO

9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乳化、去污等性能。
[0025]甘油可与水、乙醇等以任意比例混溶,水溶液中性,可用于提高洗消液配制过程中各试剂的相容性,使配制得到的洗消液均匀一致,增强洗消液的贮存稳定性。
[0026]柠檬酸用作酸度调节剂,同时,柠檬酸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消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650~750份超纯水、70~80份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1~3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30~4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25份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60~7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25~35份月桂基酰胺丙基氧化铵、10~2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40~50份丙三醇、3~5份柠檬酸、2份异噻唑啉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消液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700份超纯水、70份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五钠、2份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40份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份羟基乙叉二膦酸四钠、6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35份月桂基酰胺丙基氧化铵、15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50份丙三醇、3份柠檬酸、2份异噻唑啉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消液还包括如下原料:3份牛奶香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锕系核素体表污染去污洗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消液还包括如下原料:0.05ml色素。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刘晓明刘红艳党旭红杨彪刘玉静董娟聪张晓泉柴栋良刘占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