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537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涉及雨水回收利用技术领域。该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槽、雨量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集水槽的上表面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集水槽的内底部左侧设置有净水机构,所述集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集水槽的内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通过驱动电机的驱动作用,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螺纹块进行同步移动,可实现两个密封板的同步移动,进而实现打开和闭合,实现对雨水的收集和防尘保护。和防尘保护。和防尘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利用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雨水的回收利用一直是资源再利用的一个研究方向。在下雨间隔时间较长或空气质量较差的地区,初期的雨水往往因为溶解了空气中的污染物而导致雨水受到污染,这部分受污染的初期雨水的回收利用成本高,往往采用弃流的方式进行处理。
[0003]现有技术对于雨水的收集,大多采用集水槽进行收集,其长时间的暴露于大自然下,一方面受到外界的污染,不利于净化处理,另一方面,无法及时地对雨水进行收集,导致雨水的收集不完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解决了雨水收集不完全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槽、雨量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集水槽的上表面设置有防尘机构,所述集水槽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集水槽的内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包括集水槽(1)、雨量传感器(8)和控制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1)的上表面设置有防尘机构(2),所述集水槽(1)的内壁上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3),所述集水槽(1)的内底部左侧设置有净水机构(4),所述集水槽(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机构(7),所述集水槽(1)的内底部设置有排水机构(5);所述防尘机构(2)包括连接框(21),所述连接框(21)固定连接于集水槽(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框(21)的左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2),所述驱动电机(22)的输出端延伸至连接框(21)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3),所述双向螺纹杆(2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螺纹块(24),所述螺纹块(2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26);所述净水机构(4)包括净水箱(41),所述净水箱(41)固定连接于集水槽(1)的内底部左侧,所述净水箱(4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43),所述净水箱(41)的内壁且位于第二过滤网(4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活性炭吸附网(44);所述控制机构(7)包括限位框(71),所述限位框(71)固定连接于集水槽(1)的内底部右侧,所述限位框(71)的内部设置有浮球(72),所述限位框(7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3),所述限位板(73)的下表面设置有感应器(7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2)的外部设置有防护壳(2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块(24)的数量为两个,且关于双向螺纹杆(23)的中心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泊孙建丽刘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舜通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