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5175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属于绕组结构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包括三相线圈,组成AX相线圈、BY相线圈、CZ相线圈,每相2组16支线圈,三相共计48支线圈,AX相两组线圈连接出A、X两个出头;BY相两组线圈连接出B、Y两个出头;CZ相两组线圈连接出C、Z两个出头;A、B、C、X、Y、Z六个出头接成三角形或星形接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通过选择合理的铁心长度(不长于传统单层或双层叠绕组的铁心长)和槽配合,通过5支线圈+3支线圈这种复合型绕组形式的选择来降低谐波畸变率至0.75%,5次谐波基本降至为0,11、13、17、19次谐波系数降至0.06以下。波系数降至0.06以下。波系数降至0.06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属于绕组结构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工频超高效电动机绕组形式通常采用单层绕组或双层叠绕组,电动机分布系数和短距系数均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谐波畸变率高,电动机附加损耗大,效率指标达不到预期效率值。
[0003]传统的单层绕组或双层叠绕组,为了提高超高效电动机的效率指标大多数采用放大槽型,提高槽利用率,加长铁心等增加有效原材料用量的方式降低电动机的温升,从而降低与温度相关的定子铜耗、转子铜耗提高电机效率,但这样做会造成较大程度的成本浪费,并且没有解决附加损耗大的关键问题,同时,成本增加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包括三相线圈,组成AX相线圈、BY相线圈、CZ相线圈,每相2组16支线圈,三相共计48支线圈,AX相两组线圈在定子槽中的位置分别为1

22、2

21、3

20、4

19、5

18、6

25、7

24、8

23,25

46、26

45、27

44、28

43、29

42、30

1、31

48、32

47,线圈连接出A、X两个出头;BY相两组线圈在定子槽中的位置分别为9

30、10

29、11

28、12

27、13

26、14

33、15

32、16

31,33

6、34

5、35

4、36

3、37

2、38

9、39

8、40

7,线圈连接出B、Y两个出头;CZ相两组线圈在定子槽中的位置分别为17

38、18

37、19

36、20

35、21

34、22

41、23

40、24

39,41

14、42

13、43

12、44

11、45

10、46

17、47

16、48

15,线圈连接出C、Z两个出头;A、B、C、X、Y、Z六个出头接成三角形或星形接法。
[0007]本专利技术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所述工频电动机的定子冲片48槽,极数2P,相数3相,额定频率50Hz,电动机同步转速3000转/分,每极每相槽数q=8。
[0008]本专利技术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所述线圈组数为5支线圈+3支线圈复合型结构,线圈共6组,合计48支线圈,整数槽复合型绕组采用双层绕组,每个线圈两个边分别嵌在定子冲片槽的上层和下层,上层和下层之间用绝缘垫隔开,5支线圈匝数为3、4、3、4、3,3支线圈匝数为4、3、4。
[0009]本专利技术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通过选择合理的铁心长度(不长于传统单层或双层叠绕组的铁心长)和槽配合,通过5支线圈+3支线圈这种复合型绕组形式的选择来降低谐波畸变率至0.75%,5次谐波基本降至为0,11、13、17、19次谐波系数降至0.06以下。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的线圈图。
[0011]图2为本专利技术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的结构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3]实施例一:如图1

2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其结构和特征是这样的:定子冲片48槽,极数2P,相数3相,额定频率50Hz,电动机同步转速3000转/分,每极每相槽数q=8,线圈组数为5支线圈+3支线圈复合型结构,线圈共6组,合计48支线圈,整数槽复合型绕组采用双层绕组,每个线圈两个边分别嵌在定子冲片槽的上层和下层,上层和下层之间用绝缘垫隔开,5支线圈匝数为3、4、3、4、3,3支线圈匝数为4、3、4,线圈的每圈匝数不同,分别是3或4,分别作为每一个定子槽中的上层和下层,这样就使得电动机的每槽导体数是一致的,电机槽满率相同。电机绕组星/三角形接法,三相电角度对称相差120
°
电角度,三相机械角度也对称,形成标准的对称三相绕组。复合型三相绕组结构分别由三相线圈组成AX相线圈、BY相线圈、CZ相线圈。每相2组16支线圈,三相共计48支线圈。AX相两组线圈在定子槽中的位置分别为1

22、2

21、3

20、4

19、5

18、6

25、7

24、8

23;25

46、26

45、27

44、28

43、29

42、30

1、31

48、32

47,线圈连接出A、X两个出头,BY相两组线圈在定子槽中的位置分别为9

30、10

29、11

28、12

27、13

26、14

33、15

32、16

31;33

6、34

5、35

4、36

3、37

2、38

9、39

8、40

7,线圈连接出B、Y两个出头,CZ相两组线圈在定子槽中的位置分别为17

38、18

37、19

36、20

35、21

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频电动机整数槽复合型绕组结构包括三相线圈,组成AX相线圈、BY相线圈、CZ相线圈,每相2组16支线圈,三相共计48支线圈,AX相两组线圈在定子槽中的位置分别为1

22、2

21、3

20、4

19、5

18、6

25、7

24、8

23,25

46、26

45、27

44、28

43、29

42、30

1、31

48、32

47,线圈连接出A、X两个出头;BY相两组线圈在定子槽中的位置分别为9

30、10

29、11

28、12

27、13

26、14

33、15

32、16

31,33

6、34

5、35

4、36

3、37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宝石王立名谷雨李云鹏刘思明胡文华赵振涛范增荆明文李海洋李虹萱杨浩于泳河
申请(专利权)人: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