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982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涉及油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引流机构,两个所述引流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流速控制机构,所述流速控制机构包括与引流机构一端固定连接的伸缩控制杆,所述伸缩控制杆远离引流机构的一端与支撑圈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辊,多个所述限位辊的内部分别贯穿有一端与引流机构铰接的控制杆。该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内部采用拉瓦尔喷管原理对空气流速进行控制,而不需要在通过电机功率调节实现流速控制,其适用范围更广。其适用范围更广。其适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菜加工
,具体为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艺学上将植物中种子含油的多个物种统称油菜,目前油菜主要栽培(品种)类型为:白菜型油菜,芥菜型油菜,甘蓝型油菜,我国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籽中油脂的含量为37.5%

46.3%,油菜籽是国产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由于成熟的油菜籽中含有一定的水分,直接存储容易发芽或霉变,需要干燥至含水量低于10%才能安全存储。目前油菜的种植主要由各个农户分散进行,收割后的油菜籽主要采以自然晾干的方式降低水分。但是,油菜通常在梅雨季节成熟,导致收割后难以及时晾干,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容易发芽,因此需要使用机器进行烘干。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CN111623610A)公开了一种油菜快速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下料斗、筛选网、齿轮箱、电机、搅拌杆、入料斗、上料传送带、传送带电机、下料管、烘干箱、支撑腿和电源开关,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安装有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搅拌杆的底部安装有筛选网,所述筛选网的底部安装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上安装有电源开关,所述下料斗的底部安装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两侧均安装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底部两侧均安装有支撑腿,所述烘干箱的顶部一侧安装有入料斗,该装置可以实现对油菜籽进行快速上料,对油菜籽进行搅拌烘干,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对油菜籽进行筛选,灵活性强,结构简单,便于推广。但是现有烘干设备的进气方式大多是依靠风机实现,其风机的大小功率也会直接带来不同的进气效率,设备的空气流速只能依靠改变电机的功率实现,从而导致不同的烘干机需要多种功率的进气设备,不能很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烘干设备的空气流速只能依靠改变电机的功率实现,从而导致不同的烘干机需要多种功率的进气设备等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引流机构,两个所述引流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流速控制机构;
[0006]所述流速控制机构包括与引流机构一端固定连接的伸缩控制杆;
[0007]所述伸缩控制杆远离引流机构的一端与控制圈的一侧固定连接;
[0008]所述控制圈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辊,多个所述限位辊的内部分别贯穿有一端与引流机构铰接的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另一端与导向叶片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叶片的中部与控制圈的内壁之间铰接,所述导向叶片之间通过衔接片相连接。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基座面板,所述基座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
[0010]所述基座面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烘干筒的底部之间贴合,所述烘干筒的顶部与密封盖的一端铰接,所述密封盖的内部嵌合有透明窗;
[0011]所述烘干筒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筒盖。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座之间关于烘干筒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烘干筒的中轴线与密封盖的中轴线之间相一致。
[0013]可选的,所述限位架包括与支撑框架内壁固定连接的承压座;
[0014]所述承压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承压面板,所述承压面板的两端上方固定连接有固定插座,所述固定插座的内部与挡板的底端之间插接。
[0015]可选的,所述挡板设为圆形镂空网状结构体,且挡板之间关于承压面板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
[0016]可选的,所述引流机构包括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有的外包壳,所述外包壳的内壁嵌合有支撑圈,所述支撑圈的中部同轴设有电动机;
[0017]所述支撑圈的内壁与电动机的外壁之间通过支杆相连接;
[0018]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外包壳的内壁固定贴合有陶瓷片,所述陶瓷片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电热丝。
[0019]可选的,所述外包壳、支撑圈以及电动机的中轴线之间相一致。
[0020]可选的,所述陶瓷片设为环形条状结构体。
[0021]可选的,所述限位辊通过控制圈构成旋转结构,且控制圈通过伸缩控制杆构成伸缩结构。
[0022]可选的,所述控制杆和导向叶片分别设有十二个,且控制杆和导向叶片呈正多边形等角均匀分布。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4]1.该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通过基座面板和支撑座之间的配合对烘干筒的底部进行固定支撑作用,由此保持烘干筒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设备出现倾斜的情况,而烘干筒两端安装的筒盖可以为引流机构提供安装平台,使引流机构与烘干筒之间保持同轴度,其中该装置的密封盖采用向上的开启方式,使用者在放料过程中具有更大操作空间。
[0025]2.该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利用承压面板和承压座之间的配合为使用者提供油菜的堆放平台,其中承压面板两侧的挡板可以为堆放的油菜提供限位作用,避免油菜出现倾倒的情况,同时也避免油菜随着热空气流出设备,其中镂空状的挡板可以在对油菜限位的同时保持热空气流动的畅通。
[0026]3.该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引流机构设有两个,而引流机构均配设有相应的流速控制机构,两个引流机构分别作为烘干筒的进气口和排气口,由此保持设备内部空气流动的畅通性,其中引流机构内部设有独立的进风动力机构,其动力机构由电动机和扇叶组成,并且在扇叶靠近限位架的一侧垂直设有电热丝,其电热丝呈S状等距分布,利用电热丝可以对引入的空气进行加热,随即对油菜实现烘干操作,其中电热丝的四周采用隔热陶瓷片包裹,避免电热丝与外包壳的内壁直接接触。
[0027]4.该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限位辊由两个平行分别的辊体组
成,其控制杆由两个辊体之间穿过,当控制圈移动时可以通过限位辊改变控制杆的倾斜方向,随即通过控制杆带动对应的导向叶片倾斜移动,伸缩控制杆可以为控制圈提供推力;
[0028]其中每个导向叶片均设为弯折片状结构体,十二个导向叶片呈环形等角分布,由此组成拉瓦尔喷管结构,流体在经过导向叶片向后运动,进入导向叶片的右端时,在这一阶段,气体运动遵循“流体在管中运动时,截面小处流速大,截面大处流速小”的原理,因此气流不断加速,当到达导向叶片弯折的窄喉时,流速具有大幅增加,之后流体在运动时却不再遵循“截面小处流速大,截面大处流速小”的原理,而是恰恰相反,截面越大,流速越快,在经过导向叶片的弯折处后,气流的速度被进一步加速,该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导向叶片的倾角调节对进气流速进行改变控制。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该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该油菜烘干时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包括支撑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所述支撑框架(1)的两端分别设有引流机构(3),两个所述引流机构(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流速控制机构(4);所述流速控制机构(4)包括与引流机构(3)一端固定连接的伸缩控制杆(401);所述伸缩控制杆(401)远离引流机构(3)的一端与控制圈(40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控制圈(4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限位辊(403),多个所述限位辊(403)的内部分别贯穿有一端与引流机构(3)铰接的控制杆(404),所述控制杆(404)的另一端与导向叶片(405)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叶片(405)的中部与控制圈(402)的内壁之间铰接,所述导向叶片(405)之间通过衔接片(40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包括基座面板(101),所述基座面板(1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2);所述基座面板(10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103),所述支撑座(103)的顶部与烘干筒(104)的底部之间贴合,所述烘干筒(104)的顶部与密封盖(105)的一端铰接,所述密封盖(105)的内部嵌合有透明窗(106);所述烘干筒(10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筒盖(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03)之间关于烘干筒(104)的竖直中心线对称分布,且烘干筒(104)的中轴线与密封盖(105)的中轴线之间相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菜烘干时内部热空气流动速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2)包括与支撑框架(1)内壁固定连接的承压座(20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俊美刘自刚魏家萍董小云郑国强李辉王莹田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