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利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942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经在聚酰亚胺薄膜上层合金属的工序、和对金属蚀刻形成线路的工序时的尺寸变化少、可在整个宽度使尺寸变化率稳定的聚酰亚胺薄膜为课题。是连续地制造的聚酰亚胺薄膜,通过对薄膜的整个宽度测定100℃~200℃的分子取向轴方向的线膨胀系数a和与分子取向轴垂直的方向的线膨胀系数b时,a与b满足特定关系的聚酰亚胺薄膜,或者,对薄膜的整个宽度测定分子取向轴方向的抗撕裂传播值c和与分子取向轴垂直的方向的抗撕裂传播值d时,c与d满足特定关系的聚酰亚胺薄膜可以解决上述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用于柔性印刷线路板、TAB用带、太阳电池用基板等的电气、电子设备基板用途或高密度记录介质、磁记录介质的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利用。更具体地讲,涉及经形成金属层的工序,尤其是边加热边层合金属箔的工序,或经蚀刻金属层的工序也可降低尺寸变化率,可使薄膜整个宽度物性值(尺寸变化率)稳定化的聚酰亚胺薄膜。
技术介绍
电子
中要求高密度组装在日趋增高。随之,例如在使用柔性印刷线路板(以下称FPC)的
中也在要求可适合于高密度组装的物性等。这里,上述FPC制造工序大致可分成(1)在基膜上层合金属的工序(以下称金属层合工序)、(2)在金属表面形成所期望图形的线路的工序(以下称线路形成工序)。尤其是,考虑高密度组装的FPC制造工序中,希望基膜的尺寸变化小。上述金属层合工序与线路形成工序中,基膜的尺寸变化特别大的阶段,(1)金属层合工序中是在边加热基膜边层合金属的阶段的前后,(2)线路形成工序中是在对金属制作布线图案时的蚀刻的前后。所以制造考虑高密度组装的FPC的场合,希望在这些阶段的前后基膜的尺寸变化小。然而,在制造FPC中使用放卷-收卷辊处理宽幅的基膜后层合金属层。所以希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聚酰亚胺薄膜,是连续地制造的聚酰亚胺薄膜,其特征在于,在其整个宽度,测定100℃~200℃的分子取向轴方向的线膨胀系数a和与分子取向轴垂直的方向的线膨胀系数b时,下述式(1)表示的线膨胀系数比A在1.01~3.00的范围内A=1+{ (b-a)/(b+a)}×2……(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原宽小野和宏松腋崇晃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钟化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