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844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属于电子电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应力检测电路会产生短时间内的高电压等问题。本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包括电源模块、防护模块、电路控制模块和激励模块,电源模块、激励模块分别与电路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激励模块用于产生激励信号,防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源模块与电路控制模块之间,防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电路控制模块,防护模块用于防止高电压的产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消除电路高电压等优点。有消除电路高电压等优点。有消除电路高电压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电子电路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于一定条件能引起燃烧、爆炸,导致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事故的化学危险物品,统称为易燃易爆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包括石油、天然气等。
[0003]由于管道技术在石油、天然气等介质的长距离输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通常使用长输油气管道对石油、天然气等易燃易爆物品进行长距离运输。长输油气管道属于中压或高压管道,管道长度数百数千乃至上万公里,且输送介质皆为易燃易爆危险品,因此,对管道因内外载荷变化所引起的变形具有严格要求。
[0004]因此,对长输油气管道的应力应变进行准确及时的检测,使长输油气管道的变形程度在允许的范围内,从而防止长输油气管道泄漏具有重要意义。应力检测装置安装于长输油气管道的周部,且长时间处于通电状态。
[0005]当输油气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时,管道内的易燃易爆物品会分布于泄漏部位周边的空间内,使得应力检测装置处于的环境变成了易燃易爆环境,即需防爆的环境,此时,由于应力检测装置在断电时容易产生高电压,引起电路故障,导致电路起火,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消除电路高电压的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防护模块、电路控制模块和激励模块,所述的电源模块、激励模块分别与电路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的激励模块用于产生激励信号,所述的防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源模块与电路控制模块之间,所述的防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的防护模块用于防止高电压的产生。
[0008]技术的工作原理:防护模块用于在设备断电时防止高电压的产生,在电路断电的情况下,防护模块与电路控制模块形成回路,防止电路控制模块两端产生高电压,引起电路故障。
[0009]在上述的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中,所述的防护模块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二极管。
[0010]在上述的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中,所述的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端,所述的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二端。
[0011]在上述的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中,所述的二极管的数量为3个。
[0012]在上述的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中,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6包括信号连接端、三极管和继电器,所述的三极管为NPN型,所述的三极管的基极与信号连接端连
接,基极与信号连接端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所述的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所述的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端连接。
[0013]在上述的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中,所述的继电器为电磁继电器,所述的继电器包括电磁连接端和触点端,所述的电磁连接端分别与电源模块和三极管连接,所述的触点端中的至少一端与激励模块连接。
[0014]在上述的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中,所述的防护模块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源模块与电磁连接端之间,所述的防护模块的第二端连接于三极管与电磁连接端之间。
[0015]在上述的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中,所述的触点端的第一端
[0016]与激励模块连接,所述的触点端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所述的触点端的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连接第二电阻。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能消除电路高电压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电源模块;2、激励模块;3、防护模块;4、二极管;6、电路控制模块;7、信号连接端;8、三极管;9、第一电阻;10、第二电阻;11、触点端;12、电磁连接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2]如图1

图2所示,本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3包括电源模块1、防护模块3、电路控制模块6和激励模块2,电源模块1、激励模块2分别与电路控制模块6电性连接,激励模块2用于产生激励信号,防护模块3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源模块1与电路控制模块6之间,防护模块3的第二端连接电路控制模块6,防护模块3用于防止高电压的产生。
[0023]进一步细说,防护模块3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二极管4。
[0024]进一步细说,二极管4的负极连接第一端,二极管4的正极连接第二端。
[0025]进一步细说,二极管4的数量为3个。
[0026]进一步细说,电路控制模块6包括信号连接端7、三极管8和继电器,三极管8为NPN型,三极管8的基极与信号连接端7连接,基极与信号连接端7之间连接有第一电阻9,三极管8的集电极与继电器连接,三极管8的发射极与接地端连接。
[0027]进一步细说,继电器为电磁继电器,继电器包括电磁连接端12和触点端11,电磁连接端12分别与电源模块1和三极管8连接,触点端11中的至少一端与激励模块2连接。
[0028]进一步细说,防护模块3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源模块1与电磁连接端12之间,防护模块3的第二端连接于三极管8与电磁连接端12之间。
[0029]进一步细说,触点端11的第一端与激励模块2连接,触点端11的第二端与接地端连接,触点端11的第二端与接地端之间连接第二电阻10。
[003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31]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大量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1)、防护模块(3)、电路控制模块(6)和激励模块(2),所述的电源模块(1)、激励模块(2)分别与电路控制模块(6)电性连接,所述的激励模块(2)用于产生激励信号,所述的防护模块(3)的第一端连接于电源模块(1)与电路控制模块(6)之间,所述的防护模块(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6),所述的防护模块(3)用于防止高电压的产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模块(3)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二极管(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4)的负极连接第一端,所述的二极管(4)的正极连接第二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极管(4)的数量为3个。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防爆环境下的应力检测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控制模块(6)包括信号连接端(7)、三极管(8)和继电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新方鼎方文平余杭清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戬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