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84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防护隔离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及其加工方法,包括主体部分熔喷的制作:改性过的聚乳酸粒子和改性的驻极母粒配合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熔喷成纤维,高压驻极装置对布进行带电驻极后利用收卷机使布成卷;外层无纺布部分的制作;腕部收紧带部分的制作;腰部收束带部分的制作;领口魔术贴部分的制作;缝制线部分的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聚乳酸在保证材料相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生物降解,为减少白色垃圾贡献力量。同时聚乳酸是一种植物来源的高分子材料,废弃物燃烧处置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碳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及其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防护隔离服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防护隔离服是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救援或医疗护理时普遍使用的衣物。从最中心的病人救治、病人转移至最外围的病人救援,医护人员穿着的防护隔离服的防护等级逐级递减,因此,位于最外围的救援人员的防护隔离服一般的防护效果较差,一般为一次性使用。
[0003]目前,市场上所使用的防护隔离服,无论是一次性的医用防护隔离服还是一次性的民用防护隔离服,从使用材料来看,均为PP单丝织造的无纺布及PP材料的熔喷布,这种材质为非环境友好材料,无法自然降解,使用后处理难度大。
[0004]处理这些回收的防护隔离服时一般采用焚烧的方法,这种处理方式产生的大量废气会污染环境。
[0005]本专利技术为可降解过滤纤维材料,以可降解聚酯材料——聚乳酸作为主要专利技术对象。与现有PP、PET、PA等石油基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相比,聚乳酸在保证材料相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生物降解(堆肥降解),为减少白色垃圾贡献力量。同时聚乳酸是一种植物来源的高分子材料,废弃物燃烧处置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0006]制备全降解、高防护隔离效果的防护隔离服的一个核心难点是需要从无纺布、熔喷布、腕部收紧带、腰部收束带、颈部魔术贴、缝制线6个组成部分综合考量,采用现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经适当改性分别制备上述组成部分,由此构成的防护隔离服才具有全降解环保意义。
[0007]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0008]现有的防护隔离服均为PP单丝织造的无纺布及PP材料的熔喷布,无法自然降解,使用后处理难度大,一般采用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产生的大量废气会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及其加工方法。
[0010]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的加工方法,改性过的聚乳酸粒子和改性的驻极母粒配合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熔喷成纤维,高压驻极装置对布进行带电驻极后利用收卷机使布成卷;将熔喷布放在中间层与内外层的无纺布进行复合,按照防护隔离服的要求进行裁剪并利用缝制线进行缝制,同时在领口缝上魔术贴、腰部缝上收束带、腕布缝上收紧带。
[0011]具体包括:
[0012]步骤一,主体部分熔喷的制作:改性过的聚乳酸粒子和改性的驻极母粒配合加入
到螺杆挤出机中,熔喷成纤维,高压驻极装置对布进行带电驻极后利用收卷机使布成卷;
[0013]步骤二,外层无纺布部分的制作;
[0014]步骤三,袖口收紧带部分的制作(袖口收紧带由聚乳酸纺粘长丝加弹后编织而成,外部购买);
[0015]步骤四,腰部收束带部分的制作;
[0016]步骤五,领口魔术贴部分的制作;
[0017]步骤六,缝制线部分的制作。
[0018]步骤七,将内外层无纺布和中间层熔喷布进行复合(利用超声波复合机进行压花复合)。
[0019]步骤八,将以上材料进行缝制成防护服。
[0020]进一步,所述步骤一聚乳酸粒子采用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乳酸,熔体流动速率为50~150g/10min。
[0021]进一步,所述步骤一改性的驻极母粒包括聚乳酸、硬脂酸盐、无机强碱按质量比例97.5~99.2:0.1~2:0.1~0.5混合。
[0022]进一步,所述步骤一熔喷温度为220~260℃,熔喷模头两侧热空气温度为200~280℃,热空气流速100~300m/s,接收距离5~50cm。
[0023]进一步,所述步骤一高压驻极装置的设定参数为电压30KV~225KV,功率30W~10KW。
[002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所述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为SMS结构聚乳酸材质,包括衣服复合无纺布本体、连结束带、袖口收紧带、领口魔术贴;
[0025]所述衣服复合无纺布本体由内外层聚乳酸无纺布和中间层聚乳酸熔喷布复合而成。
[0026]进一步,中间过滤层采用超细聚乳酸熔喷纤维制备。
[0027]进一步,袖口收紧带由聚乳酸纺粘长丝加弹后编织而成。
[0028]进一步,连结束带由聚乳酸短纤编织而成。
[0029]进一步,领口魔术贴由聚乳酸短纤编织而成、缝制线由聚乳酸短纤编织而成。
[0030]结合上述的技术方案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所具备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
[0031]第一、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该问题的难度,紧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以及研发过程中结果和数据等,详细、深刻地分析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何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带来的一些具备创造性的技术效果。具体描述如下:
[0032]本专利技术中的聚乳酸在保证材料相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生物降解(堆肥降解),为减少白色垃圾贡献力量。同时聚乳酸是一种植物来源的高分子材料,废弃物燃烧处置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0033]复合无纺布本体中位于内外层的聚乳酸(PLA)无纺布具有亲肤、抗拉丝、易透气、布面柔软的优点。复合无纺布本体中位于中间层的聚乳酸(PLA)熔喷布具有高过滤效率,低阻力,驻极带电性能保持时间长、布面柔软的优点。领口使用的聚乳酸(PLA)魔术贴具有易粘、易撕开、粘贴牢固的优点。隔离防护服本体的衣袖口使用的聚乳酸(PLA)收紧带,采用聚
乳酸(PLA)长丝加弹后编织而成,具有亲肤、弹力大、不易变型的优点。腰部连结束带具有连结牢固,比传统拉链使用方便的优点。三层无纺布本体采用超声波复合,相比较传统的胶粘、热粘具有无毒、无异味、剥离困难、成型容易的优点。
[0034]在衣袖与防护服本体连接处、袖口与收紧带连接处均采用内测缝合线缝制而成,具有连接牢固不易脱落的优点。在领口、门条、下摆均采用内翻内测缝合线缝制而成,具有不易脱落、翻边、变型的优点。
[0035]第二,把技术方案看做一个整体或者从产品的角度,本专利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具备的技术效果和优点,具体描述如下:
[0036]本专利技术方便可靠,产品为一次性使用可降解过滤纤维材料,以可降解聚酯材料——聚乳酸作为主要研发对象。与现有PP、PET、PA等石油基不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相比,聚乳酸在保证材料相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生物降解(堆肥降解),为减少白色垃圾贡献力量。同时聚乳酸是一种植物来源的高分子材料,废弃物燃烧处置时不会产生有毒气体,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废弃可填埋后生物降解,避免污染环境。
[0037]第三,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辅助证据,还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0038](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转化后的预期收益和商业价值为:
[0039][0040][004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否解决了人们一直渴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过的聚乳酸粒子和改性的驻极母粒配合加入到螺杆挤出机中,熔喷成纤维,高压驻极装置对布进行带电驻极后利用收卷机使布成卷;将熔喷布放在中间层与内外层的无纺布进行复合,按照防护隔离服的要求进行裁剪并利用缝制线进行缝制,同时在领口缝上魔术贴、腰部缝上收束带、腕布缝上收紧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主体部分熔喷的制作;步骤二,外层无纺布部分的制作;步骤三,腕部收紧带部分的制作;步骤四,腰部收束带部分的制作;步骤五,领口魔术贴部分的制作;步骤六,缝制线部分的制作;步骤七,将内外层无纺布和中间层熔喷布进行复合;步骤八,将以上材料进行缝制成防护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聚乳酸粒子采用高熔体流动速率聚乳酸,熔体流动速率为50~150g/10min;所述步骤一改性的驻极母粒包括聚乳酸、硬脂酸盐、无机强碱按质量比例97.5~99.2:0.1~2:0.1~0.5混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聚乳酸生物可降解防护隔离服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熔喷温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桂华范小勇刘焱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韦纶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