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结构,包括墙体和设置在墙体上的变形缝,变形缝两侧的墙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连通的半圆孔和连接孔,连接孔的宽度小于半圆孔的直径,变形缝内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每块安装板的内侧均平行设置有两块连接板,四块连接板两两重叠且相互滑动连接,两块安装板与四块连接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遇水膨胀填料,每块安装板的外侧面上均依次设置有隔水条和橡胶止水条,橡胶止水条的侧面紧贴在半圆孔的内壁上,连接孔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卡条,楔形卡条较高的一端朝向半圆孔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牢固,不易松动,防漏水效果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受温度变化、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结构的内部会产生附加应力,这种应力常常使建筑物产生裂缝甚至被破坏,为了减少应力对建筑物的影响,在设计时预先在变形敏感的部分将结构断开,预留缝隙,即变形缝,以保证建筑物被断开的各部分有足够的变形空间而不使建筑物破损或产生裂缝,保证建筑物结构的安全,但如果变形缝的构造处理不当,又将给建筑物的使用带来不利影响,如果变形缝处漏水,雨水会漏入到变形缝中而又不能及时排出晾干,就会导致墙面潮湿、霉变、抹灰脱落等问题,影响建筑物的外观。
[0003]目前,为了避免变形缝处漏水,会在变形缝内使用防水材料封堵,但往往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由于变形缝的宽度会随着建筑物的变形而变化,当该宽度变大时,防水材料容易从变形缝中脱落;二是防水材料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松动,防水材料与变形缝之间的间隙逐渐变大,会有部分水从间隙处渗入,进而造成漏水问题。总而言之,现有防漏水结构大都存在结构不牢固、容易松动以及防漏水效果不好等问题,不能较好的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牢固,不易松动,防漏水效果好的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结构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不易松动,防漏水效果好的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结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墙体和设置在墙体上的变形缝,变形缝两侧的墙体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连通的半圆孔和连接孔,连接孔的宽度小于半圆孔的直径,变形缝内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每块安装板的内侧均平行设置有两块连接板,四块连接板两两重叠且相互滑动连接,两块安装板与四块连接板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填充有遇水膨胀填料,空腔顶部的连接板上加工有通孔,每块安装板的外侧面上均依次设置有隔水条和橡胶止水条,橡胶止水条的侧面紧贴在半圆孔的内壁上,连接孔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卡条,楔形卡条较高的一端朝向半圆孔的一侧。
[0006]进一步的,连接孔的宽度为半圆孔直径的0.7~0.9倍。
[0007]进一步的,橡胶止水条的材质为遇水膨胀橡胶。
[0008]进一步的,两块安装板之间的下部设置有呈压缩状态的弹簧。
[0009]进一步的,变形缝上端口两侧的墙体上设置有L形基板,L形基板上固定有密封层,在其中一块L形基板靠近变形缝的水平部上设置有L形扣板,L形扣板与L形基板的水平部之间形成有卡槽,变形缝的上方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一侧折弯后形成有与卡槽相配合的卡勾,
盖板与L形扣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盖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密封块,密封块的下端紧压在密封层上。
[0010]进一步的,变形缝内设置有防水卷材,防水卷材包括弧形段和设置在弧形段两侧的水平段,水平段固定在相应的L形基板和墙体之间。
[0011]进一步的,密封块的下端加工为圆弧形。
[0012]本技术在变形缝两侧的墙体侧壁上设置了半圆孔,橡胶止水条安装在半圆孔内,且橡胶止水条的侧面紧贴在半圆孔的内壁上,密封效果较好,能够避免雨水从橡胶止水条和半圆孔之间的缝隙渗入变形缝,防漏水效果较好;其次,当雨水进入了变形缝,再从通孔渗入空腔后,遇水膨胀填料就会膨胀变大填满整个空腔,形成阻水墙结构,防止雨水继续渗入变形缝。当变形缝宽度变大时,两块安装板分别带动其上的连接板向两侧移动,空腔容积变大,反之,当变形缝宽度变小时,两块安装板分别带动其上的连接板向变形缝的中部移动,空腔容积变小,无论变形缝宽度变大还是变小,雨水进入空腔后,遇水膨胀填料均能填满整个空腔,始终起到防漏水的作用;另外,由于在连接孔的底部设置了楔形卡条,当橡胶止水条有从半圆孔脱出的趋势时,楔形卡条能够将橡胶止水条卡住,具有定位、防松和防脱落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橡胶止水条的松动和脱落。本技术结构牢固,不易松动,防漏水效果好,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节点A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
‑
墙体,2
‑
变形缝,3
‑
半圆孔,4
‑
连接孔,5
‑
安装板,6
‑
连接板,7
‑
空腔,8
‑
遇水膨胀填料,9
‑
通孔,10
‑
隔水条,11
‑
橡胶止水条,12
‑
楔形卡条,13
‑
弹簧,14
‑
L形基板,15
‑
密封层,16
‑
L形扣板,17
‑
盖板,18
‑
卡勾,19
‑
密封块,20
‑
防水卷材。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7]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墙体1和设置在墙体1上的变形缝2,墙体1上变形缝2的设置为现有技术,变形缝2两侧的墙体1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连通的半圆孔3和连接孔4,连接孔4的宽度小于半圆孔3的直径,当橡胶止水条11装入半圆孔3后,由于连接孔4的宽度较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橡胶止水条11从连接孔4脱出,变形缝2内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5,每块安装板5的内侧均平行设置有两块连接板6,四块连接板6两两重叠且相互滑动连接,重叠的长度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四块连接板6两两搭接,但又能相对滑动,两块安装板5与四块连接板6之间形成的空腔7内填充有遇水膨胀填料8,遇水膨胀填料8为遇水膨胀材料,填充在空腔7内,当雨水进入空腔7后,这些遇水膨胀材料吸收水分而膨胀,紧实的填满整个空腔7,即可形成防止漏水的阻水墙,空腔7顶部的连接板6上加工有通孔9,每块安装板5的外侧面上均依次设置有隔水条10和橡胶止水条11,橡胶止水条11安装在半圆孔3内,且橡胶止水条11的侧面紧贴在半圆孔3的内壁上,实际安装时,橡胶止水条11的直径大于半圆孔3的直径,使得橡胶止水条11与半圆孔3之间形成过盈配合,即可使
橡胶止水条11的侧面紧贴在半圆孔3的内壁上,进而消除橡胶止水条11与半圆孔3之间的缝隙,达到密封止水的目的,防止雨水从橡胶止水条11与半圆孔3之间的缝隙渗入变形缝2,连接孔4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卡条12,楔形卡条12较高的一端朝向半圆孔3的一侧。
[0018]本技术在变形缝2两侧的墙体1侧壁上设置了半圆孔3,橡胶止水条11安装在半圆孔3内,且橡胶止水条11的侧面紧贴在半圆孔3的内壁上,密封效果较好,能够避免雨水从橡胶止水条11和半圆孔3之间的缝隙渗入变形缝2,防漏水效果较好;其次,当雨水进入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结构,包括墙体(1)和设置在墙体(1)上的变形缝(2),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缝(2)两侧的墙体(1)侧壁上对称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连通的半圆孔(3)和连接孔(4),所述连接孔(4)的宽度小于半圆孔(3)的直径,所述变形缝(2)内间隔设置有两块安装板(5),每块安装板(5)的内侧均平行设置有两块连接板(6),四块连接板(6)两两重叠且相互滑动连接,两块安装板(5)与四块连接板(6)之间形成的空腔(7)内填充有遇水膨胀填料(8),空腔(7)顶部的连接板(6)上加工有通孔(9),每块安装板(5)的外侧面上均依次设置有隔水条(10)和橡胶止水条(11),橡胶止水条(11)安装在半圆孔(3)内,且橡胶止水条(11)的侧面紧贴在半圆孔(3)的内壁上,所述连接孔(4)的底部设置有楔形卡条(12),楔形卡条(12)较高的一端朝向半圆孔(3)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4)的宽度为半圆孔(3)直径的0.7~0.9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室外楼面变形缝处防漏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止水条(11)的材质为遇水膨胀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石鑫,王新东,徐晶天,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泛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