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58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属于射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鳍线定向耦合结构具有制造成本低,制作方式简单,能形成自封装整体;通过多层介质基板叠层压合实现,具有较低损耗、色散弱、结构简易,体积小,成本低,可实现自封装、以及容易与其他射频电路集成等优点。相比于现有的多层介质基板构成的鳍线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各种器件与功能模块在鳍线上装载的问题,扩展基片集成鳍线实现的功能,增加应用场景;将三维的功能结构变为二维功能结构,有利于直接在集成电路中设计鳍线功能区,可以使电路与基片集成鳍线有效结合。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

技术介绍

[0002]定向耦合器在微波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波导定向耦合器存在加工复杂、成本高、体积大等缺点。相较于波导结构定向耦合器,鳍线定向耦合器体积更小、频带更宽、工艺更加简单。这是因为在传输线结构中,鳍线是一种嵌入在矩形波导E面的准平面结构,其传播模式为混合模,具有低损耗、色散弱,单模带宽大等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鳍线结构传输截止频率小于封装波导的截止频率,该结构在继承了传统波导结构优点的同时,所需尺寸比传统波导所需尺寸小。
[0003]但是,鳍线需要加工机械腔体进行封闭,同时需要留下凹槽来安装鳍线,来满足机械支撑以及电磁屏蔽。因此需要额外的装配步骤,将其与波导机械组装后才能工作。如今,微波组件对集成度有很高的要求,而在波导中的鳍线结构很难与其他有源元器件集成,同时,对其传输的电磁波很难控制。传统的鳍线结构金属腔体体积较大,并且与电路板进行集成后体积比较大,这样使得射频组件小型化很难实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层电路板,所述多层电路板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电路板包括介质基板及印刷在介质基板上下表面的金属层;金属过孔将多层电路板贯穿,所述金属过孔包围起来的区域作为功能区;多个介质基板上分别开有信号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电路板从上到下依次是第一到第三电路板,长条的金属过孔将三层电路板贯穿,第一电路板和第三电路板的介质基板上,位于金属长条形过孔首尾四个开口的介质基板短边处分别开有信号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路板的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全部覆铜,下表面与第二电路板介质基板上表面保持一致;第二电路板的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印刷鳍线功能电路,包括中间的耦合电路,以及四个端口的微带到鳍线的过渡电路,第二电路板的下表面,在四个端口处印刷地面过渡段与地面段;第三电路板的介质基板的上表面印刷方式与第二电路板下表面一致,第三电路板的下表面全部覆铜。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基片集成鳍线结构的定向耦合器,其特征在于,第二电路板的介质基板上表面包含过渡区和耦合功能区,在过渡区内设有微带

鳍线过渡结构,在耦合功能区设有鳍线的定向耦合结构;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妍张小川吴泽吴庆富胡力能胡锦铨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仲恺高新区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惠州市大帆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