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激光雷达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底座的内底部滑动设置有放置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推送装置,第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夹持装置;通过将激光雷达放置在放置架上,通过推送装置与夹持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对于不同尺寸雷达的夹持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夹持不同尺寸雷达的技术问题。寸雷达的技术问题。寸雷达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激光雷达设备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雷达是一种可以精确、快速获取地面或大气三维空间信息的主动探测技术,在电力行业、地质灾害、矿业、水利、林业、城市测绘等领域都广泛应用,其能够辅助人们轻松实现三维建模,其应用范围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0003]地面架站式激光雷达包括激光雷达扫描仪和安装底座,激光雷达扫描仪安装在安装底座上。在激光雷达扫描仪工作时,激光雷达扫描仪会在电机的带动下,相对于安装底座旋转来扫描周围场景、收集数据信息,在激光雷达扫描仪工作时,在电机的作用下,激光雷达扫描仪可以实现任意旋转角度停止并固定;但当激光雷达扫描仪使用完毕,电机断电停止工作时,在没有电机的扭力的带动下,激光扫描仪会随意旋转,无法固定在一个相对静止的位置,此时需要采用装置将激光扫描仪和安装底座相对固定,否则激光扫描仪会随意旋转,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电机损坏,影响使用寿命。在现有技术中,激光雷达扫描仪每次使用完毕断电后,在安装底座下使用手拧螺丝把激光雷达和安装底座固定在相对位置,但这样的固定方式难以操作、不便捷。
[0004]中国专利号CN217879625U公开的一种地面架站式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该装置通过在激光雷达扫描仪底部设置定位孔,在安装底座上设置定位销和定位销滑动限位机构,当地面架站式激光雷达扫描仪断电停止工作时,只需将位于安装底座上的定位销向上滑动插入激光雷达扫描仪的下底面的定位孔,即可固定激光雷达扫描仪防止随意转,该装置解决了激光雷达扫描仪固定的问题,但是该装置并未涉及对于不同尺寸的雷达固定,导致该装置的实用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通过将激光雷达放置在放置架上,通过推送装置与夹持装置的相互配合,实现对于不同尺寸雷达的夹持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夹持不同尺寸雷达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底座的内底部滑动设置有放置架,第一支架上设置有推送装置,第一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夹持装置。
[0008]优选的,夹持装置包括第一夹持机构和第二夹持机构、滑动装置和减震机构,第一夹持机构与第二夹持机构结构相同,第一夹持机构固定设置在推送装置的输出端,第二夹持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上方,滑动装置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的底部,减震机构固定设置在第二夹持机构远离第一夹持机构的一侧。
[0009]优选的,第一夹持机构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滑块、第三滑块、双向螺杆和转动盘,第二支架固定设置在推送装置的输出端,双向螺杆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上,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滑动设置在双向螺杆上,转动盘固定设置在双向螺杆的一侧。
[0010]优选的,推送装置包括气缸、第一连杆机构、第二连杆机构、活动架和光杆;气缸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远离第二夹持机构的一侧,第一连杆机构与第二连杆机构的一端镜像铰接设置在气缸输出端的两侧,另一端铰接设置在活动架靠近气缸的一侧,光杆具有一对且镜像设置在第一支架内部的两侧,活动架滑动设置在光杆上。
[0011]优选的,第一连杆机构包括第一活动杆、第二活动杆、和第三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第一支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活动杆铰接,第二活动杆的一端与活动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杆铰接,第三活动杆的一端与气缸的输出端铰接,另一端与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铰接。
[0012]优选的,转动盘上还设置有把手,把手的外部还设置有橡胶套。
[0013]本申请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申请通过夹持装置与推送装置以及放置架的配合,实现了装置可夹持不同尺寸的雷达,进而提高实用性。
[0015]2.本申请通过减震机构的设定,防止第二夹持机构和与第一夹持机构配合夹持时硬性接触,从而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0017]图2是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0018]图3是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的局部结构立体图一;
[0019]图4是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的局部结构立体图二。
[0020]图中标号为:
[0021]1‑
底座;
[0022]11
‑
第一支架;
[0023]12
‑
放置架;
[0024]2‑
推送装置;
[0025]21
‑
气缸;
[0026]22
‑
第一连杆机构;
[0027]221
‑
第一活动杆;
[0028]222
‑
第二活动杆;
[0029]223
‑
第三活动杆;
[0030]23
‑
第二连杆机构;
[0031]24
‑
活动架;
[0032]25
‑
光杆;
[0033]3‑
夹持装置;
[0034]31
‑
第一夹持机构;
[0035]311
‑
第二支架;
[0036]312
‑
第二滑块;
[0037]3121
‑
第一夹爪;
[0038]313
‑
第三滑块;
[0039]3131
‑
第二夹爪;
[0040]314
‑
双向螺杆;
[0041]315
‑
转动盘;
[0042]3151
‑
把手;
[0043]32
‑
第二夹持机构;
[0044]33
‑
滑动装置;
[0045]34
‑
减震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47]参见图1至图4所示,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11,底座1的内底部滑动设置有放置架12,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推送装置2,第一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夹持装置3。
[0048]当需要固定激光雷达时,通过将激光雷达放置在放置架12上,通过推送装置2与夹持装置3的相互配合,实现对于不同尺寸雷达的夹持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夹持不同尺寸雷达的技术问题。
[0049]参见图3和图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11),底座(1)的内底部滑动设置有放置架(12),第一支架(11)上设置有推送装置(2),第一支架(11)的顶部设置有夹持装置(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3)包括第一夹持机构(31)和第二夹持机构(32)、滑动装置(33)和减震机构(34),第一夹持机构(31)与第二夹持机构(32)结构相同,第一夹持机构(31)固定设置在推送装置(2)的输出端,第二夹持机构(32)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架(11)上方,滑动装置(33)设置在第一夹持机构(31)的底部,减震机构(34)固定设置在第二夹持机构(32)远离第一夹持机构(31)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面架站式三维激光雷达扫描仪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夹持机构(31)包括第二支架(311)、第二滑块(312)、第三滑块(313)、双向螺杆(314)和转动盘(315),第二支架(311)固定设置在推送装置(2)的输出端,双向螺杆(314)转动设置在第二支架(311)上,第二滑块(312)和第三滑块(313)滑动设置在双向螺杆(314)上,转动盘(315)固定设置在双向螺杆(3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鑫,傅嘉炜,费佳宁,徐央杰,孙华,张敏杰,高荣杰,周艺驰,冯佳豪,王倩,
申请(专利权)人:宝略科技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