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玉米大斑病菌活力和致病力的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原菌及病害
,具体涉及一种提升玉米大斑病菌活力和致病力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原菌,由其侵染玉米引起的玉米大斑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大斑病的发生能导致玉米叶片枯黄,影响玉米叶片光合作用,最终导致玉米产量下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
‑
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
[0003]本领域试验研究发现由于玉米大斑病菌的寄主专一性,使得玉米大斑病菌在PDA培养基及含玉米叶汁的特殊平板培养基连续继代培养3代后,以及在采用常规真菌PDA斜面及滤纸片低温保存后,会出现了菌丝生长能力和产孢能力明显退化的现象,给该菌的致病性、药剂敏感性、基础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病害防治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带来诸多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玉米大斑病菌活力和致病力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方法可以提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玉米大斑病菌活力和致病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诱捕到玉米大斑病菌活力菌丝的植物种子接种至玉米苗上,于密闭保湿环境内进行第一培养,得到接种玉米苗;2)将所述接种玉米苗于密闭保湿环境外进行第二培养,得到菌丝侵染和病斑扩展玉米苗;3)将所述菌丝侵染和病斑扩展玉米苗的离体叶片在湿润条件下存放3~5天后,在干燥条件下存放2~3天,得到病斑上有玉米大斑病菌孢子的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植物种子包括高粱种子。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玉米苗包括4~5叶期玉米苗;所述接种的位置包括玉米苗的可见叶上和/或心叶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培养的温度为23~27℃;空气相对湿度>85%;光照强度为1000~1500LX;时长为6~7天。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秀娟,代玉立,甘林,兰成忠,卢学松,刘晓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