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椎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3526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椎体,所述人工椎体包括本体和调节件组件,本体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第一基体具有沿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空腔,第二基体具有配合部,配合部的至少部分沿本体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配合在空腔内,调节件组件与本体连接,调节件组件可驱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调节完成后将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锁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人工椎体可自适应调整自身高度以灵活适配不同人体的上下基体之间的尺寸,提高了人工椎体的通用性,减少人工椎体的型号数量,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节约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椎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假体
,具体地,涉及一种人工椎体。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临床上因病变或外伤造成的病患椎体进行手术切除后,需要进行椎体的人工重建,即将人工椎体固定在被切除椎体相邻的上下两椎体之间。
[0003]由于不同人体的上下基体的间距不同,在针对不同患者进行人工椎体重建时,传统的人工椎体难以灵活适配不同的患者,而根据个体需求对人工椎体进行大量设计又存在成本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及不足,提供一种人工椎体,该人工椎体可自适应调整自身高度以灵活适配不同人体的上下基体之间的尺寸,提高了人工椎体的通用性,减少人工椎体的型号数量,节约了成本。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人工椎体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具有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容纳腔,所述第二基体具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至少部分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容纳腔内;调节件组件,所述调节件组件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调节件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具有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容纳腔,所述第二基体具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的至少部分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配合在所述容纳腔内;调节件组件,所述调节件组件与所述本体连接,所述调节件组件可驱动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相对移动,并在移动调节完成后将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组件包括驱动组件和齿条部,所述齿条部设置于所述配合部且沿竖向延伸,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齿条部啮合且能够转动以驱动所述第一基体和所述第二基体相对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调节件和调节齿轮,所述调节齿轮竖向设于所述容纳腔内并通过横向穿设在所述第一基体上的转轴与所述第一基体转动连接,所述齿条部与所述调节齿轮啮合,所述调节件可驱动所述调节齿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二基体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为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可转动地穿设在所述第一基体上,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调节齿轮啮合,且所述螺纹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调节齿轮的中线轴线的延伸方向垂直。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人工椎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沿所述容纳腔的周向延伸并向下凸起的环板,所述环板的内周面上设有所述齿条部,且所述环板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环板的限位缺口,所述调节齿轮位于所述环板内,所述转轴穿过所述限位缺口,且所述限位缺口在所述环板的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转轴的径向尺寸;和/或,所述容纳腔内设有凸台,所述凸台具有沿所述本体的高度方向设置的凹槽,且所述凹槽沿所述第一基体的径向贯穿所述凸台,所述调节齿轮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国张勋段红平张晓永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纳通医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