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4270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包括:1、确定对象城市生态源地的服务对象和主导功能;2、筛选出备选生态源地;3、构建基于社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城市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生态源地指城市中现存的乡土物种栖息地以及扩散和维持的元点,是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核心组分,也是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基础。在高度城市化区域准确识别生态源地、进而通过生态廊道将其连通成整体稳定的网络系统,对于恢复和维持生物连通性、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保障城市居民健康以及重塑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0003]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源地的最主要存在形式,目前对城市生态源地的识别多采用直接选取面积较大、生境质量较好的绿地斑块(如风景区、森林公园)的方法,或通过生态服务功能及生态敏感性进行综合评估和选取。然而,这些源地提取方法主要偏重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较少涉及城市绿地所承载的景观、文化、游憩等社会服务功能,同时对各个绿地斑块在整个景观格局中的作用,及其与周边环境的考虑欠佳。
[0004]对高度城市化区域生态源地的识别,应当采用基于社会

生态复合功能的范式,在强调城市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兼顾其对于周边人居环境和社会文化过程的影响。因此,亟需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识别方法,从社会

生态功能复合的角度,精准识别高度城市化区域的重要生态源地,为构建功能复合、结构完善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该方法兼顾了生态源地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满足人类宜居需求和焦点物种的栖息生存需求,更加科学、客观实现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确定对象城市生态源地的服务对象和主导功能;
[0009]步骤2、从城市绿地矢量图斑中筛选出备选生态源地;
[0010]步骤3、构建基于社会

生态复合功能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指标体系,获取指标体系内备选生态源地对应的每一个指标的分级栅格图;;
[0011]步骤4、将每个指标的分级栅格图数据输入空间主成分分析工具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值;
[0012]步骤5、基于GIS平台,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值将各指标的分级栅格图进行空间叠加,加权计算备选生态源地中每一个栅格像元的社会

生态功能指数SEI,并对社会

生态功能指数SEI进行重要性分级;
[0013]步骤6、在GIS平台中,根据预设的社会

生态功能指数SEI阈值筛选对应的分级栅格图并转为矢量面图层;采用按位置选择图层工具在备选生态源地的矢量面图层中提取矢量面图层,将提取的矢量面图层保存为单独的矢量图层,完成重要生态源地的提取。
[0014]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指标体系包括社会功能评价指标和生态功能评价指标;社会功能评价指标包括绿地服务覆盖半径、绿地服务设施配套、绿地实际使用水平和绿地空间可达性;生态功能评价指标包括绿地生境质量、绿地植被质量、绿地连接度重要性、绿地缓解热岛效应作用。
[0015]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将社会功能评价指标和生态功能指标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对每个等级设定赋值,得到指标体系内每个指标对应的分级栅格图。
[0016]进一步地,在步骤4中,在GIS平台中,将每个指标对应的分级栅格图输入Principal Component工具进行空间主成分分析,得到每个主成分对应的载荷、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根据累积贡献率的设定阈值筛选累积贡献率满足阈值条件的主成分,并依据筛选得到的主成分下的指标的载荷、特征值和累积贡献率依次计算得到各指标的权重。
[0017]进一步地,在步骤5中,社会

生态功能指数SEI计算时:
[0018][0019]其中,SEI为备选生态源地第i个栅格像元的社会

生态功能指数;P
ij
为备选生态源地第i个栅格像元第j个指标;W
j
为各指标的权重。
[0020]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筛选备选生态源地时,获取对象城市现状绿地斑块的空间分布数据,在GIS软件中采用聚合面工具将设定范围内的斑块绿地进行分类聚合,并按照设定面积阈值对聚合后的绿地斑块进行筛选得到备选生态源地。
[0021]进一步地,绿地斑块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区域绿地和广场用地。
[0022]相比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3]1、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时,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的社会和生态属性,兼顾人类生态宜居需求和代表性焦点物种的栖息生存需求,构建了基于社会

生态复合功能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指标体系。
[0024]2、在基于社会

生态复合功能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指标体系中,不仅考虑城市绿地斑块的面积规模、植被质量、降温效果等自身特征和垂直过程,还纳入了生境质量、连接度重要性、空间可达性等能够反映其在水平维度上对于绿地生态网络整体结构及功能重要性的指标。
[0025]3、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基于每个指标的分级栅格图,采用SPCA法对栅格数据进行线性变换而降维,定量反映不同指标对生态源地的重要性的影响,避免了传统的基于AHP或者专家经验确定各指标权重时主观性较强的问题,较为客观确定各指标权重。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筛选的备选生态源地分布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8个指标之一绿地连接度重要性的分级栅格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备选生态源地的重要性分级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识别出的重要生态源地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
[0032]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33]步骤1、确定对象城市生态源地的服务对象和主导功能,服务对象包括城市居民及对象城市具有代表性的焦点保护动物,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应同时兼顾人类生态宜居和焦点物种栖息生存两大方面的功能需求。
[0034]将在闵行区居住和工作的城市居民以及该区常见的小型哺乳类(黄鼠狼、刺猬)及两栖爬行类(蛙类、蜥脚类)作为闵行区生态源地所主要服务的对象,城市生态源地选取综合考虑人类宜居和焦点物种栖息生存需求。
[0035]步骤2、以城市中现存的自然和人工植被(城市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生态源地识别对象,获取对象城市现状绿地斑块的空间分布数据,绿地斑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对象城市生态源地的服务对象和主导功能;步骤2、从城市绿地矢量图斑中筛选出备选生态源地;步骤3、构建基于社会

生态复合功能的城市生态源地识别指标体系,获取指标体系内备选生态源地对应的每一个指标的分级栅格图;步骤4、将每个指标的分级栅格图数据输入空间主成分分析工具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值;步骤5、基于GIS平台,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值将各指标的分级栅格图进行空间叠加,加权计算备选生态源地中每一个栅格像元的社会

生态功能指数SEI,并对社会

生态功能指数SEI进行分级;步骤6、在GIS平台中,根据预设的社会

生态功能指数SEI阈值筛选对应的分级栅格图并转为矢量面图层;采用按位置选择图层工具在备选生态源地的矢量面图层中提取矢量面图层,将提取的矢量面图层保存为单独的矢量图层,完成重要生态源地的提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指标体系包括社会功能评价指标和生态功能评价指标;所述社会功能评价指标包括绿地服务覆盖半径、绿地服务设施配套、绿地实际使用水平和绿地空间可达性;所述生态功能评价指标包括绿地生境质量、绿地植被质量、绿地连接度重要性、绿地缓解热岛效应作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城市绿地生态网络重要生态源地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社会功能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浪仲启铖张桂莲林勇余浩然易扬刘杰郑谐维邢璐琪林奕成张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