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269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包括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所述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蜂窝加强板,所述蜂窝加强板内填充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活性炭,所述抗菌层上端设置有疏水凸起层。该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利用蜂窝结构强度高、刚度大、载荷传递均匀的优点,提升杉木板的强度,通过在蜂窝孔内填充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活性炭,对基层板内部堆积的水汽进行吸收,提高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的干燥性,降低细菌的滋生,同时利用活性炭可对部分有害气体和细菌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杉木板的抗菌性。木板的抗菌性。木板的抗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


[0001]本技术涉及复合木板
,具体为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

技术介绍

[0002]杉木板是采用杉木作为基材,经过高温脱脂干燥、指接、拼板、砂光等工艺制作而成,它克服了有些板材使用大量胶水、粘接的工艺特性,因此是室内装修较为环板的一种板材,但是杉木板也具有传动的复合木板具有的缺点,在受潮吸水后容易滋生细菌,腐蚀板材,因此为了降低杉木板滋生细菌的概率,现有技术中有的杉木板在板材表面涂覆一层抗菌涂层,但是仅利用抗菌涂层作为抗菌的手段收效甚微,因为板材内部水汽堆积,在水汽滋养下细菌最容易大量繁殖,同样会影响杉木板的强度和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包括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所述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蜂窝加强板,所述蜂窝加强板内填充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活性炭,所述第一杉木基层板的上端和第二杉木基层板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水层,上方的所述防水层上端设置有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上端设置有疏水凸起层。
[0005]优选的,所述蜂窝加强板包括连接外框和蜂窝孔,所述蜂窝孔均匀排列在连接外框内部,所述连接外框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疏水凸起层上表面上设置有凸起。
[0007]优选的,所述防水层为桐油涂层。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通过设置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使得双层基板提高杉木板的强度,在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中部设置蜂窝加强板,利用蜂窝结构强度高、刚度大、载荷传递均匀的优点,提升杉木板的强度,同时可减小杉木板的重量,通过在蜂窝孔内填充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活性炭,可利用高分子吸水树脂对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内部堆积的水汽进行吸收,提高第一杉木基层板和第二杉木基层板的干燥性,降低细菌的滋生,同时利用活性炭可对部分有害气体和细菌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杉木板的抗菌性,利用防水层和疏水凸起层提高杉木板的疏水性,降低水汽入侵杉木板内部的概率,进而提高杉木板的防腐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本技术的蜂窝加强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本技术的疏水凸起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中:第一杉木基层板1、第二杉木基层板2、蜂窝加强板3、连接外框31、蜂窝孔32、防水层4、抗菌层5、疏水凸起层6、凸起7。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包括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采用杉木板作为基材,经过高温脱脂干燥、指接、拼板、砂光等工艺制作而成,用胶量仅为木工板的十分之七,提高了板材的环保性,利用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使得该杉木板具有双层基板结构,通过双层基板提高该杉木板的强度,使得该杉木板不易变形;
[0015]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蜂窝加强板3,蜂窝加强板3包括连接外框31和蜂窝孔32,蜂窝孔32均匀排列在连接外框31内部,连接外框3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固定连接,连接外框31和蜂窝孔32上的连接棱分别与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连接,通过在蜂窝加强板3的表面设置均匀排列的蜂窝孔32,可以提高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之间的强度,利用蜂窝结构强度高、刚度大和载荷传递均匀的优点,提高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压力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该杉木板的强度,使其不易变形,如图2所示,蜂窝孔32为正六边形蜂窝,蜂窝孔32的具体尺寸根据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的尺寸以及所受的载荷力进行设置,上下相邻的每排之间的正六边形蜂窝孔32相错设置,保证载荷传递的均匀性;
[0016]蜂窝加强板3内填充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活性炭,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活性炭填充在蜂窝加强板3的蜂窝孔32内,利用高分子吸水树脂对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内部对接的水汽进行吸收,避免水汽对接在板材内部侵蚀板材的同时滋生细菌,通过提高板材内部的干燥性从而提高板材的抗菌性,进而提高板材的使用寿命,利用活性炭可对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内部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以及部分细菌进行吸附,进一步提高板材的环保性和抗菌性,同时可充分利用蜂窝加强板3内的空间;
[0017]第一杉木基层板1的上端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水层4,防水层4为桐油涂层,在第一杉木基层板1的上端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防水层4,降低水分进入板材内部的概率,桐油涂料为植物油,具有光泽度好、附着力好以及防水性能好的优点,可在板材表面形成保护膜,同时起到防水防腐的效果;
[0018]上方的防水层4上端设置有抗菌层5,抗菌层5以超细二氧化钛和二氧化硅为载体吸附纳米复合银离子、纳米复合锌离子与纳米复合铜离子制成,抗菌层85的金属离子不断的进行释放将板材上的细菌与病毒杀死,进而起到抗菌的目的;
[0019]抗菌层5上端设置有疏水凸起层6,疏水凸起层6上表面上设置有凸起7,疏水凸起
层6为硅烷偶联剂和酸性丙烯酸树脂的复合涂层,疏水凸起层6为为透明涂层,是由硅烷偶联剂和酸性丙烯酸树脂交联后形成的多孔交联网状结构涂层,侧链有疏水基团,涂层为类似荷叶的结构,交联点为突起点,孔隙处略微凹陷结构,当大量水汽附着在该层表面时,在涂层表面的疏水基团和涂层微突起结构即凸起7的双重作用下形成水滴而滴落下来,进而实现疏水性。
[0020]在使用时,利用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使得该杉木板具有双层基板结构,通过双层基板提高该杉木板的强度,使得该杉木板不易变形,通过在蜂窝加强板3的表面设置均匀排列的蜂窝孔32,可以提高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之间的强度,利用蜂窝结构强度高、刚度大和载荷传递均匀的优点,提高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压力分布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该杉木板的强度,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活性炭填充在蜂窝加强板3的蜂窝孔32内,利用高分子吸水树脂对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内部对接的水汽进行吸收,避免水汽对接在板材内部侵蚀板材的同时滋生细菌,通过提高板材内部的干燥性从而提高板材的抗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抗菌复合杉木板,包括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杉木基层板(1)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之间固定连接有蜂窝加强板(3),所述蜂窝加强板(3)内填充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和活性炭,所述第一杉木基层板(1)的上端和第二杉木基层板(2)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水层(4),上方的所述防水层(4)上端设置有抗菌层(5),所述抗菌层(5)上端设置有疏水凸起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抗菌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细云温秀清马志端温玲玉吴义隆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邦杨工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