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及流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4242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及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待净水体中投入聚氯化铝净水剂,聚氯化铝投加量为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及流程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及流程。

技术介绍

[0002]在净水处理过程中,其中较为重要的一步则是降铝,因为铝元素是自然界中常见的金属元素之一,且含量较高,因此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水体中的铝元素含量也相对较高。如2021年对全部部分城市饮用水水质调查发现,以0.2mg/L为标准,黑龙江省城市饮用水铝含量有91%超标,其余省份超标率为15%;但大量研究表明,水体中超标的铝含量与老年性痴呆有关,因此如何降低水体中铝含量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3]关于上述问题,我们大部分的自来水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着手处理;研究表明,原水pH和水温是影响水中铝含量的重要因素。当pH値基本稳定在8.0时,由于铝盐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庄,水温越高,铝含量也越高;因此,毎年夏季,部分水厂出水铝易接近内控限値。日前,国内普遍应用的控铝措施如原水加酸工芝、聚硫酸铝制水工芝、高盐基度聚氯化铝制水工乞等,可以基本保证出水铝浓度在内控限值以内。但是,上述措施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原水加酸工艺仅适用于小型水厂,聚硫酸铝工艺会大幅度增加制水药剂成本,高盐基度聚氯化铝工艺对高温条件下出水铝的降幅仍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向待净水体中投入聚氯化铝净水剂,聚氯化铝投加量为15

25mg/L;
[0007]步骤2:对步骤1中的水体进行絮凝沉降;
[0008]步骤3:向步骤2中沉降后的水体中投加铁盐药剂,投入的铁盐药剂中铁含量为8

12mg/L。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艺采用水厂在聚合氯化铝投加情况下,再采用滤前投加少量铁盐的方法,实现水中残余铝明显下降的效果,二次投加三氯化铁和聚硫酸铁对降铝均有效果,其中三氯化铁更佳,降幅在40%

50%,而滤池运行周期未受影响,出水浊度稳定,该工艺在控铝效果方面显著,且对制水工艺不会带来不利影响;该投加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投资较小、降铝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0010]作为优选,所述步骤1中聚氯化铝的投加量为20mg/L。
[0011]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投加的铁盐药剂为三氯化铁、聚硫酸铁、聚氯化铝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
[001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投加的铁盐药剂为三氯化铁,所述三氯化铁的投加量为10mg/L。
[001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流程。
[0014]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工艺的流程,依次包括进水泵房、絮凝沉淀池、砂滤池和送水泵房;所述絮凝沉淀池中设置有加药计量泵。
[0015]作为优选,所述加药计量泵包括聚氯化铝净水剂加药泵和铁盐加药泵,所述铁盐加药泵设置有至少两组。
[0016]作为优选,所述絮凝沉淀池包括絮凝反应区和絮凝沉淀区,所述聚氯化铝净水剂设置在絮凝反应区进水口处,所述铁盐加药泵设置在絮凝沉淀区。
[0017]作为优选,所述进水泵房和絮凝沉淀池之间还设置有预臭氧接触混合池,所述砂滤池和送水泵房之间设置有后臭氧接触池、炭滤池、清水池。
[0018]作为优选,所述砂滤池和后臭氧接触池之间设置有中间提升泵房,所述清水池和送水泵房之间设置有吸水井。
[0019]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工艺采用水厂在聚合氯化铝投加情况下,再采用滤前投加少量铁盐的方法,实现水中残余铝明显下降的效果,且该工艺对原水pH值、水温的适应性要比铝盐更宽,目前还未见国内供水同行有使用的公开报道;二次投加三氯化铁和聚硫酸铁对降铝均有效果,其中三氯化铁更佳;相同投加量的情况下,聚硫酸铁的降铝效果约为三氯化铁的一半;聚硫酸铁投加8mg/L时,其出水残铝从0.09mg/L降低到0.05mg/L,降幅在40%

50%,而滤池运行周期未受影响,出水浊度稳定,该工艺在控铝效果方面显著,且对制水工艺不会带来不利影响;该投加工艺具有操作简单、投资较小、降铝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实施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进水泵房;11、絮凝反应区;12、絮凝沉淀区;2、絮凝沉淀池;21、加药计量泵;3、砂滤池;4、送水泵房;5、预臭氧接触混合池;6、后臭氧接触池;7、炭滤池;8、清水池;91、中间提升泵房;92、吸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6]实施例:
[0027]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及流程,如图1、2所示,依次包括进水泵房1、絮凝沉淀池2、砂滤池3和送水泵房4;絮凝沉淀池2中设置有加药计量泵21;加药计量泵21包括聚氯化铝净水剂加药泵和铁盐加药泵,铁盐加药泵设置有至少两组;絮凝沉淀池2包括絮凝反应区11和絮凝沉淀区12,絮凝区用于絮凝剂投放后的反应阶段,絮凝沉淀区12滤去絮凝沉淀物,聚氯化铝净水剂设置在絮凝反应区11进水口处,铁盐加药泵设置在絮凝沉淀区12;
进水泵房1和絮凝沉淀池2之间还设置有预臭氧接触混合池5,砂滤池3和送水泵房4之间设置有后臭氧接触池6、炭滤池7、清水池8;砂滤池3和后臭氧接触池6之间设置有中间提升泵房91,清水池8和送水泵房4之间设置有吸水井92,相邻池子之间可通过水管连通,并在水管处设置有阀门,方便控制水流。
[0028]进水泵房1将待净水体抽入至预臭氧接触混合池中,向水体中通入臭氧,臭氧的投放量为1.2

2mg/m3,起到良好的杀菌消毒作用的同时,还可以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可在预臭氧接触混合池中设置多块挡块,增加水体流动行程,从而增加反应的时间。
[0029]水体从预臭氧接触混合池中流入至絮凝沉淀池中,由聚氯化铝净水剂加药泵向水体中投入聚氯化铝絮凝剂,投入量根据水体体积不同,平均每升水中投放15

25mg。
[0030]随后在絮凝沉淀池中的絮凝沉淀区域二次投放铁氧,优先选用三氯化铁,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聚硫酸铁、聚氯化铝或混合物,铁氧的投入量为8

12mg/L。
[0031]随后,水体从絮凝沉淀池中经过絮凝沉淀后流入至砂滤池中,进行进一步的净化过滤,过滤后的水体由中间提升泵房增加水流动力,打入至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向待净水体中投入聚氯化铝净水剂,聚氯化铝投加量为15

25mg/L;步骤2:对步骤1中的水体进行絮凝沉降;步骤3:向步骤2中沉降后的水体中投加铁盐药剂,投入的铁盐药剂中铁含量为8

12mg/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聚氯化铝的投加量为20m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投加的铁盐药剂为三氯化铁、聚硫酸铁、聚氯化铝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投加的铁盐药剂为三氯化铁,所述三氯化铁的投加量为10mg/L。5.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

4中任一种滤前滴加铁盐实现降铝工艺的流程,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进水泵房(1)、絮凝沉淀池(2)、砂滤池(3)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学峰狄春华周裔煊王勇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法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