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倒扣对向抽芯管件模具、工作方法、及加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内倒扣对向抽芯管件模具、工作方法、及加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采用塑料模具生产塑料产品,如塑料管件,特别是扩口管件,脱模时,首先需要对扩口处进行抽芯脱模后,才能由模具顶出机构将扩口管件本体顶出模具外。管件的接口内壁上设置倒扣,那么一次性实现接口、倒扣抽芯就更加困难。
[0003]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倒扣的设置,滑槽斜滑的斜度大,用于斜滑的弹簧需要承受很大的斜滑压力,容易使弹簧的使用寿命缩短,需要正常更换,模具停机拆装麻烦,影响生产效率,增加设备投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滑槽斜滑的斜度大,用于斜滑的弹簧需要承受很大的斜滑压力,容易使弹簧的使用寿命缩短,需要正常更换,模具停机拆装麻烦,影响生产效率,增加设备投资成本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内倒扣对向抽芯管件模具、工作方法、及加工系统。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倒扣对向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脚(6),设有底板(5);定模仁(11),设于底板(5)上,定模仁(11)与底板(5)之间设有型腔,定模仁(11)的顶部设有定模板(10)和面板(2),面板(2)上设有浇口套(1),浇口套(1)与型腔连通;径向抽芯总成(8),设于底座的两侧,且插入至型腔内,且径向抽芯总成(8)沿底板(5)的延伸方向做往复运动,径向抽芯总成(8)包括:第一油缸(4)和第一固定板(8
‑
1),第一固定板(8
‑
1)套设于第一油缸(4)上,且在第一固定板(8
‑
1)远离第一油缸(4)的一端设有第一滑块固定板(8
‑
3)和第一入子导向座(8
‑
5);第一定距螺杆(8
‑
2),设于第一固定板(8
‑
1)和第一滑块固定板(8
‑
3)之间,第一定距螺杆(8
‑
2)用于调节第一固定板(8
‑
1)和第一滑块固定板(8
‑
3)之间的移动距离;第一芯轴(8
‑
9),一端设于第一固定板(8
‑
1)上,另一端贯穿第一滑块固定板(8
‑
3)和第一入子导向座(8
‑
5),且在第一芯轴(8
‑
9)远离第一固定板(8
‑
1)的一端设有第一入子(8
‑
8),第一入子(8
‑
8)与第一入子导向座(8
‑
5)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倒扣对向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入子(8
‑
8)的内壁上燕尾槽,一端设有T型滑块(8
‑
6),燕尾槽卡接至第一芯轴(8
‑
9)上,T型滑块(8
‑
6)插入至T型滑槽(8
‑
7)内,T型滑槽(8
‑
7)设于第一入子导向座(8
‑
5)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倒扣对向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一滑块固定板(8
‑
3)与第一入子导向座(8
‑
5)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杆(8
‑
4),第一导向杆(8
‑
4)限制第一滑块固定板(8
‑
3)与第一入子导向座(8
‑
5)的滑动方向。4.根据权利要求1
‑
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倒扣对向抽芯管件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交抽芯总成(9),正交抽芯总成(9)包括:第二油缸(9
‑
12)和第二固定板(9
‑
1),第二固定板(9
‑
1)套设于第二油缸(9
‑
12)上,且在第二固定板(9
‑
1)远离第二油缸(9
‑
12)的一端设有第二滑块固定板(9
‑
3)和第二入子导向座(9
‑
4)、以及第三入子导向座(9
‑
5);第二定距螺杆(9
‑
2),设于第二固定板(9
‑
1)和第二滑块固定板(9
‑
3)之间,第二定距螺杆(9
‑
2)用于调节第二固定板(9
‑
1)和第二滑块固定板(9
‑
3)之间的移动距离;第二芯轴(9
‑
7),一端设于第二固定板(9
‑
1)上,另一端贯穿第二滑块固定板(9
‑
3)和第二入子导向座(9
‑
4),且在第二芯轴(9
‑
7)远离第二固定板(9
‑
1)的一端设有第二入子(9
‑
8)和第三入子(9
‑
6),第二入子(9
‑
8)与第二入子导向座(9
‑
4)内的水平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可,杨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