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20年12月02日、申请号为202011392569.9、专利技术名称为“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成像镜头模块与相机模块,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模块与相机模块。
技术介绍
[0003]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型电子装置、平板电脑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相机模块及其成像镜头模块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成像镜头模块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发展一种可降低产生杂散光的机率且可维持较佳的成像品质的成像镜头模块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通过成像镜头模块的遮光结构可减少杂散光的强度以维持较佳的成像品质。
[0005]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包含一成像透镜元件组、一透镜载体及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成像透镜元件组,包含多个透镜元件,并具有一光轴;一透镜载体,所述多个透镜元件中至少一透镜元件设置于该透镜载体中;以及一遮光结构,位于该至少一透镜元件的像侧,包含:一遮光开孔,该光轴通过该遮光开孔,该遮光开孔包含:至少二圆弧部,各该至少二圆弧部具有一第一曲率半径,该第一曲率半径用以定义该遮光开孔的最大孔径;及一缩减部,连接该至少二圆弧部,使该遮光开孔呈非圆形,且该缩减部包含六至二十二个弧形凸起,由该缩减部往该光轴延伸并渐缩,各该弧形凸起具有一第二曲率半径;其中,该遮光开孔的最大孔径为D,各该弧形凸起的该第二曲率半径为R,其满足下列条件:0.01<R/D<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结构为该成像镜头模块的一光圈,用以控制该成像镜头模块的进光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开孔的最大孔径为D,各该弧形凸起至该遮光开孔的中心的最小距离为dmin,其满足下列条件:0.20<dmin/D<0.4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开孔的最大孔径为D,各该弧形凸起至该遮光开孔的中心的最小距离为dmin,其满足下列条件:0.25<dmin/D<0.4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结构为一遮光片安装至该透镜载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结构为黑色塑胶元件,且包含至少二注料痕。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遮光结构为塑胶遮光结构,该透镜载体为塑胶透镜载体,且该遮光结构与该透镜载体为一体成型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透镜元件组的所述多个透镜元件数量为N,其满足下列条件:3≤N≤8。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成像镜头模块的最大视角为FOV,其满足下列条件:3度≤FOV≤40度。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至少一反射元件,位于该成像透镜元件组的物侧与像侧中至少一侧。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驱动装置,使该成像透镜元件组与该遮光结构一同沿至少一方向移动。12.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成像透镜元件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临安,周明达,杨舒雲,林正峰,
申请(专利权)人: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