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4017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设置在防洪区域的输电线路杆塔塔脚周围,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包括混凝土柱、螺旋锚杆和水平接地线;混凝土柱的底部和螺旋锚杆的顶部均通过法兰螺栓连接;混凝土柱位于螺旋锚杆的上方;螺旋锚杆固定于地面下方;一部分混凝土柱位于地面下方,另一部分混凝土柱位于地面上方,与地面垂直;水平接地线位于地面下方,与法兰的位置平齐;水平接地线一端与法兰预留的接地孔连接,另一端与位置对应的杆塔塔腿上的地线连接。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安装简便,通用性强,有效的降低位于防洪区域内杆塔受到大块漂浮物撞击破坏以及降低接地装置的电阻。电阻。电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电线路杆塔防护
,尤其涉及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输电线路的快速发展,其规划与建设已覆盖到城乡不同的区域范围,输电线路在选取路径与建设走廊的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建于防洪区域,但在洪水爆发时期,杆塔易受到大块漂浮物撞击塔腿,使塔腿整体稳定性受损,从而引发倒塔、断线等故障,严重影响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
[0003]CN 212642296 U公开了一种输电塔塔腿加强装置,加固装置包括夹持板、嵌件、连接杆、半抱箍和主柱;其中,所述夹持板设置在输电塔塔腿的外侧,所述嵌件设置在输电塔塔腿的内侧,所述夹持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嵌件紧固连接;所述主柱设置在输电塔中央的地面上;两个所述半抱箍成对套设在所述主柱上,所述主柱上至少设两对所述半抱箍,两对所述半抱箍上下设置;所述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半抱箍,另一端连接所述嵌件。直接的对输电线路杆塔的塔脚增加防护,安装较复杂;在对输电铁塔线路维修时还需要拆卸防护装置,维修不方便;而且受力较集中,大块漂浮物很容易撞坏某一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安装简便,通用性强,有效的降低位于防洪区域内杆塔受到大块漂浮物撞击破坏。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设置在防洪区域的输电线路杆塔塔脚周围,所述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包括混凝土柱、螺旋锚杆和水平接地线;所述混凝土柱的底部和所述螺旋锚杆的顶部均通过法兰螺栓连接;所述混凝土柱位于所述螺旋锚杆的上方;所述螺旋锚杆固定于地面下方;一部分所述混凝土柱位于地面下方,另一部分所述混凝土柱位于地面上方,与地面垂直;所述水平接地线位于地面下方,与所述法兰的位置平齐;所述水平接地线一端与法兰预留的接地孔连接,另一端与位置对应的杆塔塔腿上的地线连接。
[0007]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柱由混凝土制成,形状为圆环状,中部为空心;所述螺旋锚杆由钢制成,表面镀铜,包括杆体和螺旋片;所述杆体的顶部与所述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底部设置一斜面,所述螺旋片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杆体表面。
[0008]可选的,所述输电线路杆塔塔脚有四个,对应四个塔脚的外侧各设置一个所述混凝土柱;每隔1.5m

2m设置一个所述混凝土柱;所述混凝土柱高度为1.5m以上;所有所述混凝土柱之间的水平连线形状为矩形。
[0009]可选的,每个相邻所述螺旋锚杆通过圆钢连接,形成矩形接地网;所述水平接地线
与四角处的所述螺旋锚杆以及对应位置的输电线路杆塔塔脚上的地线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柱的外表面设置多个防撞板;所述防撞板的形状为弧形,与所述混凝土柱的外表面弧度对应,每个所述防撞板之间留有间距;所述防撞板的内侧与所述混凝土柱的外侧通过数个压缩弹簧连固定接。
[0011]输电杆塔用于架空输电线路中支撑输电导线,其安装环境复杂、多样,在地势偏低的低洼地中,当水位上涨时,输电杆塔塔脚被水淹没,水面上的大块漂浮物在水流的作用下经常撞击塔脚的钢架,严重影响输电杆塔的稳定性,并可能导致塔脚变形、断裂,致使输电杆塔倒塌,不仅会对居民生活或工业用电造成影响,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0012]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
[0013]混凝土柱及螺旋锚杆均采用工厂加工预制,有效的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工期。
[0014]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安装简便,通用性强,现场组装机械化施工,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进度快,连接形式为法兰连接,混凝土柱的底部和螺旋锚杆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法兰,先将螺旋锚杆旋转进地面内,竖直设置,将两个法兰通过螺栓固定,再将土盖实混凝土柱的底部。
[0015]本装置由地面上环形混凝土柱和地面下螺旋锚杆组成防撞柱,有效的降低位于防洪区域内杆塔受到大块漂浮物撞击破坏。
[0016]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在保障杆塔塔腿不受撞击破坏的同时还能使线路耐雷水平提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排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混凝土柱和防撞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混凝土柱排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1、混凝土柱;2、螺旋锚杆;3、法兰;4、水平接地线;5、杆塔塔腿;6、压缩弹簧;7、防撞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设置在防洪区域的输电线路杆塔塔脚周围,所述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包括混凝土柱1、螺旋锚杆2和水平接地线4;所述混凝土柱1的底部和所述螺旋锚杆2的顶部均通过法兰3螺栓连接;所述混凝土柱1位于所述螺旋锚杆2的上方;所述螺旋锚杆2固定于地面下方;一部分所述混凝土柱1位于地面下方,另一部分所述混凝土柱1位于地面上方,与地面垂直;所述水平接地线4位于地面下方,与所述法兰3的位置平齐;所述水平接地线4一端与法兰3预留的接地孔连接,另一端与位置对应的杆塔塔腿5上的地线连接。
[0025]混凝土柱1及螺旋锚杆2均采用工厂加工预制,有效的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工期。结
构简单,携带方便,安装简便,通用性强,现场组装机械化施工,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施工进度快,连接形式为法兰3连接,混凝土柱1的底部和螺旋锚杆2的顶部各设置有一个法兰3,先将螺旋锚杆2旋转进地面内,竖直设置,将两个法兰3通过螺栓固定,再将土盖实混凝土柱1的底部。本装置由地面上环形混凝土柱1和地面下螺旋锚杆2组成防撞柱,有效的降低位于防洪区域内杆塔受到大块漂浮物撞击破坏。
[0026]具体的,所述混凝土柱1由混凝土制成,形状为圆环状,中部为空心;所述螺旋锚杆2由钢制成,表面镀铜,包括杆体和螺旋片;所述杆体的顶部与所述法兰3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底部设置一斜面,所述螺旋片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杆体表面,方便螺旋锚杆2快速进入地面以及提高螺旋锚杆2固定的稳定性。每个相邻螺旋锚杆2之间通过圆钢或水平接地线4连接,形成矩形接地网,图中只显示8个,根据杆塔大小可以设置的数量可以更多;所述水平接地线4与四角处的所述螺旋锚杆2以及对应位置的输电线路杆塔塔脚上的地线连接。铜覆钢螺旋锚杆2基础,还可以兼顾杆塔接地装置,有效降低接地电阻,在保障杆塔塔腿5不受撞击破坏的同时还能使线路耐雷水平提高,一举两得。同时,如果四个塔脚的地线有任意一个、两个或三个受到损坏也能保证将杆塔的电排入接地网及地下,提高接地装置的安全保障。
[0027]所述输电线路杆塔塔脚有四个,对应四个塔脚的外侧各设置一个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防洪区域的输电线路杆塔塔脚周围,所述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包括混凝土柱、螺旋锚杆和水平接地线;所述混凝土柱的底部和所述螺旋锚杆的顶部均通过法兰螺栓连接;所述混凝土柱位于所述螺旋锚杆的上方;所述螺旋锚杆固定于地面下方;一部分所述混凝土柱位于地面下方,另一部分所述混凝土柱位于地面上方,与地面垂直;所述水平接地线位于地面下方,与所述法兰的位置平齐;所述水平接地线一端与法兰预留的接地孔连接,另一端与位置对应的杆塔塔腿上的地线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线路杆塔防外力破坏多功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柱由混凝土制成,形状为圆环状,中部为空心;所述螺旋锚杆由钢制成,表面镀铜,包括杆体和螺旋片;所述杆体的顶部与所述法兰固定连接,所述杆体的底部设置一斜面,所述螺旋片呈螺旋状固定在所述杆体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鑫李振席小娟栗威张水洲黄家信郑月松路晓军杨敏王小娟薛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河南大地电力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