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23814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涉及火电厂配套设施领域,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设备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换热器,设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热架、电动滑台、防护板、滚动架、滚动槽、制动器和扭簧,电动滑台启动后驱动滚动架向隔热架中间位置移动,之后通过滚动架和滚动槽配合向防护板施加拉力从而使防护板闭合,防护板闭合的同时将扭簧压缩,之后通过制动器对电动滑台的位置限位,能够避免换热器停止使用时空气中的杂质与鳍片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鳍片的磨损。损。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火电厂配套设施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暖风器是火力发电厂中的一种辅助设备,暖风器固定置于发电厂锅炉风道内,当外界气温较低时空气穿过暖风器被加热,从而提高进入锅炉内空气的温度,以避免锅炉尾部受热面发生低温腐蚀,主要用于冬季外界温度较低时使用。
[0003]现有的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通常在冬季运用以加热空气,而春夏秋三季的空气温度不会很低因此通常不会再利用暖风设备对空气加热,但暖风设备的结构中含有多个蒸汽管道和散热鳍片导致气流在穿过暖风设备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从而导致风机需要加大功率将气流进行输送,长久如此导致电力损耗较多,且现有的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进风时气流中可能存在杂质,杂质在流通时会与散热鳍片的表面碰撞从而造成结构损坏,从而导致换热效率受到影响,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以解决无需加热时换热器影响空气流通和空气中的杂质容易磨损散热鳍片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设备主体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换热器,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设备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组件。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组件通过电机启动后输出端驱动链轮旋转,之后通过链轮与链条配合驱动隔热架转动从而使换热器转动与气流方向平行,从而减少空气流通时所受到的阻力,防护组件通过电动滑台启动后驱动滚动架向隔热架中间位置移动,之后通过滚动架和滚动槽配合向防护板施加拉力从而使防护板闭合,防护板闭合后将换热器遮挡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杂质将换热器上的鳍片刮伤。
[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于设备主体顶部一侧的电机和分别连接于两个换热器顶部的两个隔热架,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和两个隔热架的外部分别连接有六个链轮,六个所述链轮之间连接分别连接有两个链条,所述隔热架的两侧均连接有导流板,所述设备主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四个回转接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后输出端驱动链轮旋转,之后通过链轮与链条配合驱动隔热架转动从而使换热器转动与气流方向平行,从而减少空气流通时所受到的阻力,同时通过回转接头的设置方便对进气管与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点进行密封,以避免换热器转动导致蒸汽泄露。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隔热架顶部两侧的四个电动滑台,四个所述电动滑台的输出端均设置有滚动架和制动器,所述隔热架的外表面两侧和背部两侧均
连接有防护板,四个所述防护板与隔热架之间均连接有扭簧,四个所述防护板的顶部均开设有滚动槽。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滑台启动后驱动滚动架向隔热架中间位置移动,之后通过滚动架和滚动槽配合向防护板施加拉力从而使防护板闭合,防护板闭合的同时将扭簧压缩,之后通过制动器对电动滑台的位置限位,防护板闭合后将换热器遮挡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杂质将换热器上的鳍片刮伤,在使用时先将隔热架复位。
[0011]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架通过转轴与设备主体转动连接,且所述链轮与链条相啮合。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启动后输出端驱动链轮旋转,之后通过链轮与链条配合驱动隔热架转动从而使换热器转动与气流方向平行,从而减少空气流通时所受到的阻力。
[0013]进一步的,所述设备主体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且所述控制面板分别与电机、电动滑台和制动器电性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开启或关闭电机、电动滑台和制动器,电动滑台启动后驱动滚动架向隔热架中间位置移动,之后通过滚动架和滚动槽配合向防护板施加拉力从而使防护板闭合。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隔热架、电动滑台、防护板、滚动架、滚动槽、制动器和扭簧,电动滑台启动后驱动滚动架向隔热架中间位置移动,之后通过滚动架和滚动槽配合向防护板施加拉力从而使防护板闭合,防护板闭合的同时将扭簧压缩,之后通过制动器对电动滑台的位置限位,防护板闭合后将换热器遮挡从而避免空气中的杂质将换热器上的鳍片刮伤,在使用时先将隔热架复位,电动滑台启动后向隔热架的一侧方向移动从而结束对防护板的限位,防护板结束限位后通过扭簧将防护板打开,从而使空气可以进入换热器中加热,同时通过隔热架的设置避免蒸汽的温度对电动滑台和制动器造成影响,能够避免换热器停止使用时空气中的杂质与鳍片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鳍片的磨损;
[0017]2、本技术通过电机、链轮、链条、隔热架、导流板、防护板和回转接头,电机启动后输出端驱动链轮旋转,之后通过链轮与链条配合驱动隔热架转动从而使换热器转动与气流方向平行,从而减少空气流通时所受到的阻力,同时通过回转接头的设置方便对进气管与换热器之间的连接点进行密封,以避免换热器转动导致蒸汽泄露,同时通过导流板的设置对空气进行导向避免空气与隔热架的外壁相撞,同时通过防护板的设置避免空气进入换热器中与隔热架的内壁相撞,从而减少空气流通时受到的阻力,减少换热器停止使用时的风阻。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隔热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的图3中的B处结构放大图。
[0023]图中:1、设备主体;2、控制面板;3、进气管;4、调节组件;401、电机;402、链轮;403、
链条;404、隔热架;405、导流板;406、回转接头;5、防护组件;501、电动滑台;502、防护板;503、滚动架;504、滚动槽;505、制动器;506、扭簧;6、出气管;7、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下面根据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6]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如图1、2、3、4和5所示,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3,设备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6,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换热器7,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4,减少换热7器停止使用时的风阻,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组件5,能够避免换热器7停止使用时空气中的杂质与鳍片之间的摩擦,从而减少鳍片的磨损,设备主体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面板2,且控制面板2分别与电机401、电动滑台501和制动器505电性连接,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2开启或关闭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连接有进气管(3),所述设备主体(1)的底部连接有出气管(6),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两个换热器(7),所述设备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4),所述设备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护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进风系统用的暖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安装于设备主体(1)顶部一侧的电机(401)和分别连接于两个换热器(7)顶部的两个隔热架(404),所述电机(401)的输出端和两个隔热架(404)的外部分别连接有六个链轮(402),六个所述链轮(402)之间连接分别连接有两个链条(403),所述隔热架(404)的两侧均连接有导流板(405),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连接有四个回转接头(4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生杜东明谭敏张忠华邹兵曹磊杨志佳杨庆志黄清杰孙涛王志刚包春斌杨文波孙永军刘宏峰李绍平徐依兵王欣于小川范原郝志明陈英志宋月明王鹏邵英华李萍孙贺孟艳文贺志王丽敏杜淑杰臧曼君吴晓华张湘研宋泽宇胡艺露于娜钱嘉桐原镜宗赵宇彤狄施彤于跃冯鑫刘光旭赵久特何润山杨柏文林俣彤段克迪赵峰田家丞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营口电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