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搅拌摩擦焊的焊条及搅拌摩擦焊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涉及一种用于搅拌摩擦焊的焊条及搅拌摩擦焊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搅拌摩擦焊能有效减小传统熔化焊中产生的气孔和夹渣,具有接头变形小、焊接过程自动化、接头质量高等特点。同时与其他焊接工艺相比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热输入较低,可以实现各类材料高质量连接,目前广泛应用于镁、铝等轻金属领域。在搅拌摩擦焊接实验之前,将待焊接的工件固定,并且将具有搅拌针和轴肩的非消耗工具高速旋转压入待焊工件中,当轴肩与工件表面接触时,由工件和搅拌工具之间的摩擦产生的热量,并且随着下压量的增加热输入不断增加,这使金属材料处于热塑性状态。搅拌工具沿预定的方向运行以完成焊接过程。搅拌头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搅拌针位于搅拌头的底部,其长度略小于板的板厚。在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旋转工具和工件材料的塑性变形来实现。这种局部加热使工件在达到塑性变形之前软化,焊接工具的旋转与移动使得软化的金属从搅拌头的前端移动到后端,在这个过程中,一个固相的焊接接头产生。
[0003]但这种通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摩擦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在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的焊缝处设置焊条(2),之后用搅拌头在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的焊缝处进行搅拌,将焊条(2)、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焊接在一起;所述焊条(2)的截面为T形,焊条(2)的截面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一边(2
‑
1)和第二边(2
‑
2),在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的焊缝处设置焊条(2)时,将第二边(2
‑
2)设置于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之间的焊缝内,第二边(2
‑
2)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的边缘相贴,第一边(2
‑
1)位于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的表面,第一边(2
‑
1)与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的表面相贴;用搅拌头在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的焊缝处进行搅拌时,将搅拌头从第一边(2
‑
1)表面向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的焊缝下压并进行搅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摩擦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2
‑
1)的厚度为搅拌头下压量的1~1.5倍,第二边(2
‑
2)的高度不小于第一待焊母材(1)以及第二待焊母材(3)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摩擦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2
‑
2)的截面为矩形,搅拌头的搅拌针的形状为圆柱形,第二边(2
‑
2)的厚度为搅拌头的搅拌针直径的0.1~0.95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摩擦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2
‑
2)的截面为矩形,搅拌头的搅拌针的形状为圆台形,第二边(2
‑
2)的厚度为搅拌头的搅拌针大端直径的0.1~0.95倍,第二边(2
‑
2)的厚度为搅拌头的搅拌针小端直径的0.1~0.95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摩擦焊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2
‑
2)的截面为梯形,第二边(2
‑
2)较长的底边与第一边(2
‑
1)连接,第一待焊母材(1)和第二待焊母材(3)上与第二边(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张宇烨,韩鹏,叶东明,王佳,张旭,郝政扬,王快社,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