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23619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文观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及使用方法,包括装嵌握持卡杆、观测数据收集模块和电子水位测得模块;依据当前水道通过电子水位测得模块驱控边阻流挡板调整纵向隔宽,之后经电控抬升驱动件驱控切角过流座快速完成堰口高度调整,完成自适应调控降低人工调距所受的空间局限性,使水流经阻断经切角过流座位置过流后,通过堰口位置的电磁流量采集模块以及电子水位测得模块获得用于观测的水位流量数据,进而在到达待测点位后快速适应当前待数据采集的流道,同时避免水道排布位置与巷道层面的纵向间距狭小影响到调距操作。间距狭小影响到调距操作。间距狭小影响到调距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文观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煤矿地下水监测主旨为地下水动态分析和灌排管理,因此为获得准确的观测数据,现有方式通常对水道采用堰法和测流槽法两种方法测量,其中,堰法测流主要适应范围为,具有较大操作空间,且地面修整完成后的成型水道内,但使用在矿井下含杂质更多的过流水道时,由于其矿井下水质更为浑浊且夹带地质层杂质,因此水道排布位置与巷道层面的纵向间距狭小,操作人员临时进行围挡观测施工时的局限性较大,观测无法高效率完成组成,不利于快速获得过流数据,尤其是受各时间段点的过流量波动影响需多点位观测过流数据时,无法在到达待测点位后在过流波动期间快速开始观测任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及使用方法。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包括装嵌握持卡杆、观测数据收集模块和电子水位测得模块,所述观测数据收集模块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子水位测得模块的顶部用于观测数据信号的启动及接收,所述电子水位测得模块的外侧还安装有围挡宽距扩张组、过流纵高抬升组和电磁流量采集模块,所述围挡宽距扩张组数量为两组,所述过流纵高抬升组置于两个所述围挡宽距扩张组之间,所述围挡宽距扩张组包括边阻流挡板、第一阻水叠缩部和槽翼侧接板,所述第一阻水叠缩部和所述槽翼侧接板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边阻流挡板的外壁两侧,所述过流纵高抬升组包括两个纵向引导座、切角过流座和第二阻水叠缩部,两个所述纵向引导座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阻水叠缩部与所述纵向引导座固定连接,所述切角过流座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纵向引导座之间,所述第二阻水叠缩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引导座与所述切角过流座之间,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切角过流座的外壁。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子水位测得模块的底部固定有用于设备支撑于动态观测点的内嵌销柱,所述电子水位测得模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横向调控限位座,所述横向调控限位座内侧设有用于适应当前动态观测点调控所需围宽的电控推进驱动件。
[000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观测数据收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功能启控单元和数据接递处理器,所述数据接递处理器固定连接于所述数据采集功能启控单元的顶部,用于所述内嵌销柱于观测流道装接到位后,控制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观测信号的启闭,所述装嵌握持卡杆开设有限位推进滑槽,所述数据采集功能启控单元壳体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推进滑槽内侧。
[000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底部设有电控抬升驱动件,所述电控抬升驱动件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纵向引导座之间,所述电控抬升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内嵌销柱外壁固定连接有接线内收装座,所述接线内收装座与所述内嵌销柱相连通,用于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信号连接线的内置防护。
[000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接线内收装座内侧设有余线收理盘,所述余线收理盘用于盘绕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与所述数据采集功能启控单元之间余出长度的信号连接线,进而使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随所述切角过流座滑动调升时,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信号连接线规整的完成适应延长收缩。
[000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改进在于,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到达矿区引流槽道位置后,经握持装嵌握持卡杆将电子水位测得模块、围挡宽距扩张组以及过流纵高抬升组推进,直至内嵌销柱到达槽道预埋孔内,完成主体支撑;步骤S2、完成主体支撑后,操作人员经电子水位测得模块驱控边阻流挡板调整纵向隔宽,适应当前槽道所需宽度,同时依据当前测流高度经电控抬升驱动件驱控切角过流座完成堰口高度调整,进而使过流水量经扩张后的第一阻水叠缩部、边阻流挡板以及第二阻水叠缩部的截断,经切角过流座位置过流后,通过电磁流量采集模块对过水位量观测分析;步骤S3、待完成观测后,通过驱动边阻流挡板滑动复位,完成后上拉装嵌握持卡杆,使内嵌销柱脱离槽道预埋孔完成观测设备的分离。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适用于矿井下巷道内水道的水位观测,可一体携装直达矿区引流槽道位置,并依据当前水道通过电子水位测得模块驱控边阻流挡板调整纵向隔宽,之后经电控抬升驱动件驱控切角过流座快速完成堰口高度调整,完成自适应调控降低人工调距所受的空间局限性,使水流经阻断经切角过流座位置过流后,通过堰口位置的电磁流量采集模块以及电子水位测得模块获得用于观测的水位流量数据,进而在到达待测点位后快速适应当前待数据采集的流道,同时避免水道排布位置与巷道层面的纵向间距狭小影响到调距操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的组成图。
[0012]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的轴测图。
[0013]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的侧视剖面图。
[0014]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0015]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中过流纵高抬升、电磁流量采集模块和电控抬升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装嵌握持卡杆;11、限位推进滑槽;2、观测数据收集模块;21、数据采集功能启控单元;22、数据接递处理器;3、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1、内嵌销柱;32、横向调控限位座;33、电控推进驱动件;4、围挡宽距扩张组;41、边阻流挡板;42、第一阻水叠缩部;43、槽翼侧接板;5、过流纵高抬升组;51、纵向引导座;52、切角过流座;53、第二阻水叠缩部;6、电磁流量采集模块;61、电控抬升驱动件;62、接线内收装座;63、余线收理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具体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18]请参阅图1

图5,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包括装嵌握持卡杆1、观测数据收集模块2和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观测数据收集模块2固定安装于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的顶部用于观测数据信号的启动及接收,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的外侧还安装有围挡宽距扩张组4、过流纵高抬升组5和电磁流量采集模块6,围挡宽距扩张组4数量为两组,过流纵高抬升组5置于两个围挡宽距扩张组4之间,围挡宽距扩张组4包括边阻流挡板41、第一阻水叠缩部42和槽翼侧接板43,第一阻水叠缩部42和槽翼侧接板43分别固定连接于边阻流挡板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包括装嵌握持卡杆(1)、观测数据收集模块(2)和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数据收集模块(2)固定安装于所述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的顶部用于观测数据信号的启动及接收,所述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的外侧还安装有围挡宽距扩张组(4)、过流纵高抬升组(5)和电磁流量采集模块(6);所述围挡宽距扩张组(4)数量为两组,所述过流纵高抬升组(5)置于两个所述围挡宽距扩张组(4)之间,所述围挡宽距扩张组(4)包括边阻流挡板(41)、第一阻水叠缩部(42)和槽翼侧接板(43),所述第一阻水叠缩部(42)和所述槽翼侧接板(43)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边阻流挡板(41)的外壁两侧;所述过流纵高抬升组(5)包括两个纵向引导座(51)、切角过流座(52)和第二阻水叠缩部(53),两个所述纵向引导座(51)呈对称分布,所述第一阻水叠缩部(42)与所述纵向引导座(51)固定连接,所述切角过流座(52)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纵向引导座(51)之间,所述第二阻水叠缩部(53)固定连接于所述纵向引导座(51)与所述切角过流座(52)之间,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6)固定连接于所述切角过流座(52)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的底部固定有用于设备支撑于动态观测点的内嵌销柱(31),所述电子水位测得模块(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两组呈对称分布的横向调控限位座(32),所述横向调控限位座(32)内侧设有用于适应当前动态观测点调控所需围宽的电控推进驱动件(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水文动态的智能观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数据收集模块(2)包括数据采集功能启控单元(21)和数据接递处理器(22),所述数据接递处理器(22)固定连接于所述数据采集功能启控单元(21)的顶部,用于所述内嵌销柱(31)于观测流道装接到位后,控制所述电磁流量采集模块(6)观测信号的启闭,所述装嵌握持卡杆(1)开设有限位推进滑槽(11),所述数据采集功能启控单元(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琴罗斐马雪莹李传磊林广奇刘春伟张文强张海林孙斌柳浩然刘小天王金晓李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