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管长度的测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长度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钢管长度的测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管的自动化生产及加工领域,比如在入炉前钢管上料平台、冷床和管材、棒材的到货检验及出货检验等场景中,都需要实时掌握多跟钢管的长度信息。目前钢管长度的测量按照测量方法可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测量,其中接触式测量存在测量效率低,测量场景有局限等特点,目前多采用非接触式测量。
[0003]以下为现有技术的说明及其优缺点:
[0004]1、中国专利CN115112024A公开了一种线材长度测量过程中纹理定位的算法,该方法需要在待测线材的两端分别贴上纹理标签,而后手持终端对待测线材拍摄一组或多组照片,而后基于线材照片计算得到线材的长度,该方法是基于纹理标签识别线材的两端,进而计算线材的长度,线材长度的计算精度受纹理标签粘贴位置的影响大,人工粘贴纹理标签的准确度无法保障,使得线材长度识别的准确度低。
[0005]2、中国专利CN217331047U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的电缆长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长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转运轨道(30)的一侧设有第一光源(11)和第一相机(12),另一侧对应设有第二光源(21)和第二相机(22),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21)为线光源或面光源,第一光源(11)与第二光源(21)的光线出射方向共面,第一相机(12)的镜头指向第一光源(11)的照射区域,第二相机(22)的镜头指向第二光源(21)的照射区域;在调试阶段,第一相机(12)与第二相机(22)以转运轨道30的长度、宽度方向为轴建立世界坐标系,在线检测阶段,第一相机(12)采集得到被测钢管(A)一端的图像,第二相机(22)采集得到被测钢管(A)另一端的图像,识别图像中单根被测钢管(A)端面处被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12)照射形成的光斑,得到该被测钢管(A)的端面坐标,依据第一相机(12)/第二相机(22)与世界坐标系的转换关系,得到该被测钢管(A)对应端部的世界坐标,基于同一时刻第一相机(12)、第二相机(22)拍摄的同一被测钢管(A)两端的世界坐标计得该被测钢管(A)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长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线检测阶段,第一相机(12)/第二相机(22)采集得到被测钢管(A)的端部图像,识别图像中各钢管(A)的影像区域与光源照射亮斑(B)的影像区域,找到位于单根钢管(A)的影像区域内的所有亮斑(B)的像素点,选取靠近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21)侧的若干像素点进行分析,便能得到该单根钢管(A)的端面坐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管长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转运轨道(30)上第一光源(11)、第二光源(21)的上游设有整形机构,整形机构对钢管(A)整形后,各钢管(A)平行布设于转运轨道(30)的物料承载面上;第一光源(11)、第一相机(12)固定安装后,进入调试阶段,在第一光源(11)的照射区域放置标志物,第一相机(12)采集包含标志物及转运轨道(30)的图像,获得第一相机(12)所采集图像中每个像素坐标到世界坐标系的转换矩阵T
coor
,其中轨道宽度方向为x轴,宽度方向为y轴,钢管(A)经整形后由转运轨道(30)输送至第一光源(11)的照射区域,第一相机(12)采集包含钢管(A)的端部及局部管身影像的图像,人工标定该图像中被测钢管(A)的方向向量Dir;进入在线检测阶段,第一相机(12)采集得到被测钢管(A)的端部图像,识别图像中各钢管(A)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有斌,王国耀,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金星智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