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温敷头套,包括表层、保温层、加热层、填充储热层和里层,表层、保温层、加热层、填充储热层和里层由外向内依次布置并连接成一体,连接成一体的表层、保温层、加热层、填充储热层和里层通过加工形成用于温敷头部和颈部的套头部和用于温敷肩部和背部的披肩部,填充储热层的内部填充有储热温敷填充物,加热层可通过加热填充储热层,使得填充储热层能够对人体进行温敷工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贴合透气,加热面积大,并通过在加热层和里层之间增设填充储热层,能够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加热片,提高了安全系数,延长了降温时间,可以避免使用者在忽冷忽热的情况下出现着凉的情况。忽热的情况下出现着凉的情况。忽热的情况下出现着凉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温敷头套
[0001]本技术涉及温敷保健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新型温敷头套。
技术介绍
[0002]温敷是指利用热的物体如热水袋或热毛巾置于不适处,使得该处的毛细血管扩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从而起到消炎、消肿、祛寒湿、减缓疲劳和减轻或消除疼痛的作用,现有技术中的温敷装置一般通过使用电发热丝直接加热人体的方式来达到温敷的效果,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温敷帽子(专利公开号:CN204949660U),在专利技术中包括帽子主体,帽子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加热温敷的发热装置,发热装置包括用于加热温敷头顶部的头顶部发热体、用于加热温敷后脑部的后脑部发热体、用于加热温敷左耳的左耳窝发热体、用于加热温敷右耳的右耳窝发热体,能够实现对头顶部、后脑部、左耳窝、右耳窝等进行加热温敷,从而起到保健治疗作用,但是其发热装置与人体直接接触,容易出现烫伤的情况,同时该专利技术的保温效果较差,在断电后会迅速降温,容易导致使用者在忽冷忽热的情况下着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新型温敷头套。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温敷头套,包括表层、保温层、加热层、填充储热层和里层,所述表层、保温层、加热层、填充储热层和里层由外向内依次布置并连接成一体,连接成一体的表层、保温层、加热层、填充储热层和里层通过加工形成用于温敷头部和颈部的套头部和用于温敷肩部和背部的披肩部,所述填充储热层的内部填充有储热温敷填充物,所述加热层可通过加热填充储热层,使得填充储热层能够对人体进行温敷工作。
[000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接线盒,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片和隔离层,所述加热片的内部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设有若干条,若干条加热丝蜿蜒地布置在加热片的内部并形成用于温敷肩部和背部的肩背加热部、用于温敷头部的顶部和颈部的头颈加热部和用于温敷头部的两侧和双耳的头耳加热部,若干条加热丝均与接线盒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层包裹在加热片的外围。
[000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片和隔离层均设置为由棉制成,所述加热丝设置为由透明特氟龙制成。
[000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层还包括温度检测机构,所述温度检测机构包括若干个温度检测探头和若干个检测探头固定座,若干个温度检测探头分别通过检测探头固定座安装在加热片的相应位置上以实时监测加热片的工作温度,若干个温度检测探头均与接线盒电性连接。
[000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接线盒位于披肩部的一侧,所述接线盒的输入部位位于披肩部的外部。
[000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储热层的内部所填充的储热温敷填充物设置为黄
土球、托玛琳球或者黄土球与托玛琳球的混合物。
[001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填充储热层的内部所填充的黄土球或者托玛琳球的球径均小于2毫米且均不上釉。
[001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里层设有若干个向内凸出的按摩凸起,若干个按摩凸起的内部均填充有储热温敷填充物。
[001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头部和披肩部的温敷温度设置为大于32度且小于或等于48度,所述套头部和披肩部的热敷温度设置为大于48度且小于或等于68度。
[001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头部的前端设有束绳,所述束绳的一端由套头部的前端的一侧的底部进入到套头部的内部并沿着套头部的前端的边缘位置延伸布置,最后由套头部的前端的另一侧的底部伸出,所述披肩部的两个自由端在人体的胸口处相连接,两个自由端上均设有用于建立磁性连接的磁铁。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贴合透气,能够同时对人体的头部、颈部、肩部和背部进行温敷,加热面积大,并通过在加热层和里层之间增设填充储热层,将加热片散发的热量均匀的引导至温敷头套的各个部位,加热均匀,温敷效果好,也能够避免人体直接接触加热片,优化了使用体验,提高了安全系数,同时具有储热功能的填充储热层能够在温敷头套断电后继续散发热量,延长了降温时间,可以避免使用者在忽冷忽热的情况下出现着凉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温敷头套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表层、保温层、加热层、填充储热层和里层的分解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3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考图1和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温敷头套,包括表层1、保温层2、加热层3、填充储热层4和里层5,表层1、保温层2、加热层3、填充储热层4和里层5由外向内依次布置并连接成一体,连接成一体的表层1、保温层2、加热层3、储热填充层和里层5
通过加工形成用于用于温敷头部和颈部的套头部6和用于温敷肩部和背部的披肩部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组成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表层1、保温层2、加热层3、填充储热层4和里层5是通过缝纫的方式连接成一体的,所述表层1、保温层2、加热片31、隔离层32和里层5均优选为由棉制成,使得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柔软亲肤,且更加轻便,能够提高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还包括接线盒33,在具体实施时,加热层3包括加热片31和隔离层32,加热片31的内部设有加热丝311,加热丝311设有若干条,若干条加热丝311蜿蜒地布置在加热片31的内部并形成用于温敷肩部和背部的肩背加热部3111、用于温敷头部的顶部和颈部的头颈加热部3112和用于温敷头部的两侧和双耳的头耳加热部3113,若干条加热丝311均与接线盒33电性连接,接线盒33能够提供电力给若干条加热丝311使其能够散发热量,隔离层32包裹在加热片31的外围,能够减少外界对加热片31的影响,可以提高加热片31的使用寿命。
[0025]如图3所示,头耳加热部3113的A1处和头颈加热部3112的A2处相连接,头耳加热部3113的B1处和头颈加热部3112的B2处相连接,头耳加热部3113的C1处和头颈加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温敷头套,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层(1)、保温层(2)、加热层(3)、填充储热层(4)和里层(5),所述表层(1)、保温层(2)、加热层(3)、填充储热层(4)和里层(5)由外向内依次布置并连接成一体,连接成一体的表层(1)、保温层(2)、加热层(3)、填充储热层(4)和里层(5)通过加工形成用于温敷头部和颈部的套头部(6)和用于温敷肩部和背部的披肩部(7),所述填充储热层(4)的内部填充有储热温敷填充物,所述加热层(3)可通过加热填充储热层(4),使得填充储热层(4)能够对人体进行温敷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温敷头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盒(33),所述加热层(3)包括加热片(31)和隔离层(32),所述加热片(31)的内部设有加热丝(311),所述加热丝(311)设有若干条,若干条加热丝(311)蜿蜒地布置在加热片(31)的内部并形成用于温敷肩部和背部的肩背加热部(3111)、用于温敷头部的顶部和颈部的头颈加热部(3112)和用于温敷头部的两侧和双耳的头耳加热部(3113),若干条加热丝(311)均与接线盒(33)电性连接,所述隔离层(32)包裹在加热片(31)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温敷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片(31)和隔离层(32)均设置为由棉制成,所述加热丝(311)设置为由透明特氟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温敷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层(3)还包括温度检测机构(34),所述温度检测机构(34)包括若干个温度检测探头(341)和若干个检测探头固定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晗,邢燕青,钟嘉贤,李剑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温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