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539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包括纱布绷带,还包括缠绕在纱布绷带外侧的袖带,所述袖带首尾相连且端部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所述袖带两端连接后将纱布绷带整个包裹在内,所述袖带上设有用于顶托伤口的顶托件,所述顶托件位于袖带和纱布绷带之间,袖带将纱布绷带包裹通过袖带两端的连接组件能够将袖带固定,减少了伤口处纱布绷带脱落的情况,袖带连接后配合纱布绷带能够一定程度上固定托起腋下皮肤,袖带上的顶托件则能够对腋下皮肤加压,帮助吻合固定伤口,加快愈合速度。加快愈合速度。加快愈合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

技术介绍

[0002]患者进行腋下淋巴清洁清扫术或是乳腺手术后,患者腋下的皮肤往往因无法固定而愈合缓慢,CN208926881U公开了一种乳腺癌术后患肢支撑垫,该支撑垫能够满足患者在病床上对腋下皮肤的支撑固定,加快伤口的愈合,但支撑点对伤口处皮肤的固定较为局限,而大手术后为防治血栓,患者需要下床活动,该支撑垫并不适用于患者需要下床活动时的情况,延长了住院时间及康复训练时间。
[0003]当患者需要下床活动时,现有技术下通常采用纱布绷带固定托起腋下皮肤,纱布绷带缠绕在患者的肩部,将伤口处包裹,促进腋下皮肤和肌肉层的粘合,加速伤口的修复,但是在肩膀位置纱布绷带容易滑脱,增加了固定的难度,脱落后换药次数增加,对伤口皮肤的顶托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肩膀位置纱布绷带容易滑脱,增加了固定的难度,脱落后换药次数增加,对伤口皮肤的顶托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具体方案如下:
[0005]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包括纱布绷带,还包括缠绕在纱布绷带外侧的袖带,所述袖带首尾相连且端部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所述袖带两端连接后将纱布绷带整个包裹在内,所述袖带上设有用于顶托伤口的顶托件,所述顶托件位于袖带和纱布绷带之间。
[000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纱布绷带缠绕在患者伤口处,再将袖带缠绕在纱布绷带外侧,袖带将纱布绷带包裹通过袖带两端的连接组件能够将袖带固定,减少了伤口处纱布绷带脱落的情况,袖带连接后配合纱布绷带能够一定程度上固定托起腋下皮肤,帮助伤口的愈合,袖带上还设有顶托件,使用时顶托件位于腋下伤口的下方,对腋下伤口进行加压,进一步顶托腋下皮肤,加快愈合速度。
[0007]可选的,所述袖带上开有供顶托件放入的植入口,所述植入口的边缘设有粘性片,所述粘性片将整个植入口遮挡。
[000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袖带上设有植入口供顶托件放入,且植入口边缘设有阻挡的粘性片,顶托件植入后粘性片封闭植入口,减少顶托件脱落的情况,当患者的伤口不需要顶托件加压时,可取下粘性片后将顶托件从植入口中取出。
[0009]可选的,还包括用于缠绕在患者胸前后的纱布条,所述纱布条的两端与袖带可拆卸连接。
[0010]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缠绕在患者胸前后的纱布条能够对袖带形成拉力,从而减少袖带沿着患者手臂滑落的情况,还能够减少患者抬手幅度过大撕开伤口的情况,纱布条也能够在伤口处血液等下渗时进行吸收。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排的公按扣和多排的母按扣,所述公按扣固定连接
在袖带的一端,所述母按扣固定连接在袖带的另一端,所述公按扣和所述母按扣对应配合。
[0012]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袖带两端设置公按扣和母按扣,通过按压连接,简单易操作,且设置有多排的公按扣和母按扣,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袖带的松紧度,使得袖带能够将纱布绷带更好的顶托住腋下皮肤,也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0013]可选的,所述纱布条上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一端与所述纱布条铰接,另一端设有与袖带上的公按扣或母按扣配合的连接按扣。
[001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纱布条上的连接条能够直接与袖带上的按扣连接,操作便利,且连接条与纱布条铰接,连接条可微调位置,连接时更加便利。
[0015]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挂钩和挂环,所述挂钩设置于袖带的一端,所述挂环设置于袖带的另一端,所述挂钩挂扣在所述挂环上。
[0016]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袖带一端的挂钩挂扣在另一端的挂环上实现袖带两端的连接,挂环和挂钩之间拆卸安装便利,提高了换药的便利度,且多排的挂环能够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袖带的松紧度。
[0017]可选的,所述纱布条上设有对应所述袖带上挂环的安装钩,所述安装钩挂扣在所述挂环上。
[0018]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纱布条上的安装钩能够直接与袖带上的挂环配合连接,操作简单便利,挂环在安装时能够微调,对准挂环更加便利,提高了换药及安装的效率。
[0019]可选的,所述纱布条包括正纱布条和反纱布条,所述正纱布条和反纱布条远离与袖带连接一端的端部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正纱布条和反纱布条之间设有用于调节纱布条松紧度的调节扣。
[0020]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正纱布条和反纱布条的设计,正反纱布条之间设置调节扣,调节扣能够拉紧纱布条从而提高袖带固定效果,也能够进一步根据患者体型将纱布条调节到患者舒适的松紧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由于术后患者抬举手臂不便,采用正反两条纱布条的设置,在帮助患者缠绕拆卸纱布条时,患者无需将手臂抬起进行缠绕,由他人帮助缠绕拆卸时更加便利。
[0021]可选的,所述袖带为弹性带,所述弹性带上开设有通气孔。
[0022]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带在缠绕连接后收缩,对伤口处的加压效果更好,弹性带收缩使得袖带的固定效果更好,且弹性带上开设有通气孔,减少了包裹过于严密透气性不好的情况。
[0023]可选的,所述袖带上开有供顶托件放入的植入口,所述植入口出设有用于开关植入口的拉链。
[0024]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拉链能在顶托件放入植入口后封闭植入口,减少顶托件脱落的情况,且拉链拉上后还能对顶托件形成向上顶托的力,固定加压效果更好。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1.本申请解决了肩膀位置纱布绷带容易滑脱,增加了固定的难度,脱落后换药次数增加,对伤口皮肤的顶托效果不好的问题,本申请通过袖带包裹纱布绷带,袖带首尾连接从而实现袖带与纱布绷带的固定,且袖带上还设有植入口供顶托件植入,顶托件能够顶托加压患者的腋下皮肤,从而实现皮肤的吻合固定,当不需要加压时也能够将顶托件取出。
[0027]2.本申请通过在袖带两端设置多排按扣或挂钩挂环的形式,使得袖带两端可拆卸
连接,且多排设置可根据患者的体型调节袖带的松紧度使袖带贴合患者的伤口,也能够减少患者因袖带过紧而不适的情况,患者进行自行调节时也较为便利。
[0028]3.本申请设置正反的纱布条,缠绕在患者胸前后的纱布条能够对袖带形成拉力,从而减少袖带沿着患者手臂滑落的情况,还能够减少患者抬手幅度过大撕开伤口的情况,纱布条一端设置有能够与袖带配合连接的连接条,直接能够与袖带连接,连接便利,且正反纱布条之间设有调节扣,能够根据患者体型调节纱布条的松紧度。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实施例一的安装示意图。
[0030]图2是实施例一中袖带的立体图,主要用于展示粘性片拆下的情况。
[0031]图3是实施例一中纱布条和连接条连接处的立体图。
[0032]图4是实施例二中袖带平摊时的立体图。
[0033]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6是实施例三中植入口与拉链的局部立体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包括纱布绷带(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缠绕在纱布绷带(1)外侧的袖带(2),所述袖带(2)首尾相连且端部设置有连接两者的连接组件,所述袖带(2)两端连接后将纱布绷带(1)整个包裹在内,所述袖带(2)上设有用于顶托伤口的顶托件(3),所述顶托件(3)位于袖带(2)和纱布绷带(1)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袖带(2)上开有供顶托件(3)放入的植入口(19),所述植入口(19)的边缘设有粘性片(4),所述粘性片(4)将整个植入口(19)遮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缠绕在患者胸前后的纱布条(5),所述纱布条(5)的两端与袖带(2)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多排的公按扣(8)和多排的母按扣(9),所述公按扣(8)固定连接在袖带(2)的一端,所述母按扣(9)固定连接在袖带(2)的另一端,所述公按扣(8)和所述母按扣(9)对应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术后皮肤吻合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纱布条(5)上设有连接条(10),所述连接条(10)一端与所述纱布条(5)铰接,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蝶杨智蕴周云陈虹罗怡叶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