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44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所述空心杆的内部底端设有圆板,所述圆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底部外端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圆杆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向上拉动侧板,此时限位机构整体朝上移动,当弹块经过贯穿槽时,弹簧二就会顶着限位板移动回弹,此时弹块就会被顶到贯穿槽的内壁处,此时弹块的夹角端就会暴露在空心杆的外端,此时顶盖被顶起来,并且与采样试管留有一定距离,弹块就会对顶盖进行限位,采集人员就可以开始进行采集,能够便于采集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方便盖体的打开和关闭,防止因采集忙碌导致忽略盖子,使得人们不小心将盖子弄丢或者挥到地上而耽误到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


[0001]本技术涉及核酸检测采样管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

技术介绍

[0002]新冠病毒感染人体之后,首先会在呼吸道系统中进行繁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说,核酸检测阳性可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的新标准,现采用的方法大部分为混检。目前的采样管大多为可拆卸连接的采样试管和盖体,采样拭子采集患者样品后密封保存在采样管内,再送入实验室提取核酸及检测,但这种方式存在许多缺陷。
[0003]在采集人员进行痰液采集时,采样管的盖子需要旋转打开,对后续的待采样人员一个接着一个进行排队采样,而常见的采样管,盖体和采样试管是分开可拆卸的,这就会导致采集人员在采集忙碌时忽略了旋转下来的盖子,这就容易不小心将盖子弄丢或者挥到地上,当混检采样管数量采集完毕后,还需要另外找寻新的盖子,这就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包括采样试管,所述采样试管的顶端设有顶盖,所述采样试管顶部左右两个侧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顶部侧端贯穿开设有贯穿槽,所述空心杆的内部侧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板,所述空心杆的内部底端设有圆板,所述圆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底部外端套设有弹簧一,所述圆杆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采样试管内部的顶部侧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所述环形板的外形呈环形设置,所述环形板的顶端开设有一圈弧形槽。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顶盖的左右两个侧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所述顶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密封圈的外形为环形设置,所述密封圈的底端为弧形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中心板的外形为环形设置,所述中心板设置在空心杆的内部中部位置。
[00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圆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顶盖的底端。
[00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圆槽杆,所述圆槽杆固定连接在圆杆的侧端,所述圆槽杆的内部侧端固定连接有弹簧二,所述弹簧二的侧端固定连
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弹块。
[00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弹块的上夹角处为弧形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通过向上拉动侧板,此时密封圈离开环形板的弧形槽处,圆杆带动圆板朝上移动,弹簧一就被压缩,此时限位机构整体也会朝上移动,当弹块经过贯穿槽时,弹簧二就会顶着限位板移动回弹,此时弹块就会被顶到贯穿槽的内壁处,此时弹块的夹角端就会暴露在空心杆的外端,此时顶盖被顶起来,并且与采样试管留有一定距离,弹块就会对顶盖进行限位,采集人员就可以开始进行采集,能够便于采集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方便盖体的打开和关闭,防止因采集忙碌导致忽略盖子,使得人们不小心将盖子弄丢或者挥到地上而耽误到工作效率。
[0016]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的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的B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采样试管;101、环形板;2、顶盖;201、侧板;202、密封圈;3、空心杆;301、贯穿槽;302、中心板;303、圆板;304、圆杆;305、弹簧一;4、限位机构;401、圆槽杆;402、弹簧二;403、限位板;404、弹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技术。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
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包括采样试管1,采样试管1的顶端设有顶盖2,采样试管1顶部左右两个侧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杆3,空心杆3的顶部侧端贯穿开设有贯穿槽301,空心杆3的内部侧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板302,空心杆3的内部底端设有圆板303,圆板3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杆304,圆杆304的底部外端套设有弹簧一305,圆杆30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4,使用时向上拉动侧板201,此时限位机构4整体朝上移动,当限位机构4经过贯穿槽301时,会对顶盖2进行限位,采集人员就可以开始进行采集,能够便于采集人员进行核酸采样,方便盖体的打开和关闭,防止因采集忙碌导致忽略盖子,使得人们不小心将盖子弄丢或者挥到地上而耽误到工作效率。
[0027]请参阅图1,采样试管1内部的顶部侧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1,环形板101的外形呈环形设置,环形板101的顶端开设有一圈弧形槽,能够便于密封试管,防止液体泄漏。
[0028]请参阅图1,顶盖2的左右两个侧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1,顶盖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02。
[0029]请参阅图1,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包括采样试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试管(1)的顶端设有顶盖(2),所述采样试管(1)顶部左右两个侧端固定连接有空心杆(3),所述空心杆(3)的顶部侧端贯穿开设有贯穿槽(301),所述空心杆(3)的内部侧端固定连接有中心板(302),所述空心杆(3)的内部底端设有圆板(303),所述圆板(30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圆杆(304),所述圆杆(304)的底部外端套设有弹簧一(305),所述圆杆(304)的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试管(1)内部的顶部侧端固定连接有环形板(101),所述环形板(101)的外形呈环形设置,所述环形板(101)的顶端开设有一圈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病毒核酸检测的采样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左右两个侧端均固定连接有侧板(201),所述顶盖(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圈(202)。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家强杨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杜立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