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煤岩识别的数据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0001]本公开涉及计算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煤岩识别的数据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煤岩识别是一种识别地质体岩性的技术,煤岩识别技术对于智能化开采、改善作业环境、实现煤矿安全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可以使用神经网络进行煤岩识别,在基于神经网络进行煤岩识别任务时,通常需要采集大量的数据以训练神经网络。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是采集现场煤岩探测数据,以用于后续煤岩识别神经网络的训练任务中。这种方式下,用于煤岩识别的数据的生成成本较高,且无法满足煤岩识别神经网络的训练任务中的大量数据需求,或者还可以是使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程序,生成用于煤岩识别的数据,以用于煤岩识别神经网络的训练。这种方式下,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较为简单,生成的数据结果无法充分反映复杂结构和环境对煤岩探测数据的影响,所训练出的神经网络预测准确性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5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煤岩识别的数据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地质模型;基于探地雷达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雷达数据;根据所述地质模型和所述雷达数据,生成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目标数据用于训练煤岩识别神经网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地质模型,包括:获取数字地质模型布置图和多个地质模块;根据所述数字地质模型布置图和多个所述地质模块搭建所述地质模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地质模块具有对应的地质类型;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数字地质模型布置图和多个所述地质模块搭建所述地质模型,包括:根据所述地质类型,将相应所述地质模块放置在所述数字地质模型布置图的相应位置,以生成所述地质模型。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探地雷达获取所述地质模型的雷达数据,包括:在所述地质模型上方的预设空间范围中,确定数据采集位置;控制所述探地雷达在所述数据采集位置,采集所述地质模型的所述雷达数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探地雷达的移动方向调整为预设方向;控制所述探地雷达在所述数据采集位置,基于所述预设方向采集所述地质模型的所述雷达数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地质模型和所述雷达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峰,姜绪超,周如林,冯银辉,张守祥,高思伟,曹宁宁,宋国利,李再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煤科天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