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走线、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2334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5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道走线、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通道走线用于形成在包覆源漏极层的平坦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通道走线设有第一转接区,第一转接区内的第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平坦层远离源漏极层的一侧,且通过设置于平坦层的第一转接孔与源漏极层连接。本申请提供的通道走线、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在第一转接区内将第一触控电极层直接设置于平坦层,使得第一转接孔的深度仅为覆盖在源漏极层上的平坦层的厚度。相比于贯通现有阻挡层和平坦层的转接孔,本申请的第一转接孔深度较浅,在通过图案化工艺成型时更容易使第一转接孔内的材料完全刻蚀,避免由于在第一转接孔内残留材料,而造成通道走线与源漏极层连接不良的问题。造成通道走线与源漏极层连接不良的问题。造成通道走线与源漏极层连接不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道走线、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通道走线、触控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技术制备的OLED显示面板,由于其具有自发光、亮度高、画质好和能耗低等优点,已经成为显示
的主流发展方向。对于这种新型发展的技术,可以做更多的设计去满足人们的需求。例如,在显示面板的封装层上设置触控结构,形成柔性多层覆盖表面式((Flexible Multi Layer On Cell,简称FMLOC)结构形式已经是该行业发展的方向。
[0003]通常的FMLOC膜层有5层,分别为层叠设置的阻挡层(Barrier)、第一触控电极层(Metal1)、触控绝缘层(Insulator)、第二触控电极层(Metal2)和有机材料的保护层(OC)。其中,阻挡层和触控绝缘层通常采用无机材料形成,在一些折叠和滑卷产品中,应力在无机层集中容易产生裂纹,导致屏幕失效。为减少FMLOC无机层带来的微裂纹等不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道走线,用于形成在包覆源漏极层的平坦层,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层,所述通道走线设有第一转接区,所述第一转接区内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所述平坦层远离所述源漏极层的一侧,且通过设置于所述平坦层的第一转接孔与所述源漏极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走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远离所述源漏极层一侧的第二触控电极层,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至少在所述第一转接区内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接触连接且包覆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走线,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第一转接区内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的外侧壁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的外侧壁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2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道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走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与所述平坦层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平坦层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第一投影朝向所述第一转接区的边缘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转接孔的孔口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μ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层包括设置于所述平坦层和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之间的阻挡层,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之间的触控绝缘层;所述触控绝缘层在所述阻挡层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二投影朝向所述第一转接区的边缘与相邻的所述阻挡层的边缘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0μm。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中的一者由所述通道走线的一端至另一端连续设置,另一者在所述通道走线中断续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道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由所述通道走线的一端至另一端连续设置,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远离所述源漏极层的一侧设有触控绝缘层。8.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其张毅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