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TCP协议的吉林一号卫星原始数据通用实时解密解压缩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处理
,具体涉及基于TCP协议的吉林一号卫星原始数据通用实时解密解压缩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遥感卫星原始数据解析是遥感图像处理的第一步。吉林一号卫星具有高速数传的特点,单次数据下发可达到200GB以上。
[0003]目前常用的遥感卫星原始数据解析方法需要卫星数据传输完成后方可进行原始数据解析,且需要一次性读入全部原始数据,再对原始数据进行解同步、解密、解压缩等解析步骤。内存占用率较大,时效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遥感卫星原始数据解析方法由于需要卫星数据传输完成后方可进行原始数据解析,且需要一次性读入全部原始数据,再对原始数据进行解同步、解密、解压缩等解析步骤,造成内存占用率较大,时效性较低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TCP协议的吉林一号卫星原始数据通用实时解密解压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TCP协议的吉林一号卫星原始数据通用实时解密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分别获取吉林一号卫星代号、线程数、输出目录、卫星地面接收站解调器IP和TCP端口号;步骤S2,根据吉林一号卫星代号,分别设置解交织、解密、解压缩和标准化输出缓存区大小;步骤S3,初始化TCP端口号,并连接地面接收站解调器,地面接收站解调器开始接收吉林一号卫星的原始数据;步骤S4,根据吉林一号卫星数传码速率,地面接收站解调器将接收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分包后,分包后的原始数据发送至解交织队列中;步骤S5,解交织队列接收到原始数据后,将其拷贝至解交织缓存区中,并按照解交织规则处理解交织缓存区中的原始数据,将残帧数据拷贝至解交织缓冲区头部,并将处理后数据打包发送至解密队列中;步骤S6,解密队列接收到解交织处理后的数据,将其拷贝至解密缓存区中,并按照解密规则处理该数据,将残帧数据拷贝至解密缓冲区头部,并将处理后数据打包发送至解压缩队列中;步骤S7,解压缩队列接收到解密处理后的数据,将其拷贝至解压缩缓存区中,使用多线程方法将图像数据进行解压缩处理,并将解压缩后图像数据打包发送至标准化输出队列中;步骤S8,标准化输出队列接收到图像数据后,将其拷贝至标准化输出缓存区中,并根据缓存区大小将图像数据进行标准化输出;步骤S9,地面接收站解调器接收完吉林一号卫星原始数据后,断开TCP端口连接后,依次检查解交织、解密、解压缩和标准化输出队列中是否有数据未处理,若队列中无未处理数据,则结束操作,若队列中仍有未处理数据,则该队列继续进行数据处理,直至队列中无未处理数据,则结束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CP协议的吉林一号卫星原始数据通用实时解密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交织队列接收到原始数据后,将其拷贝至解交织缓存区中,并按照解交织规则处理解交织缓存区中的原始数据,将残帧数据拷贝至解交织缓冲区头部,并将处理后数据打包发送至解密队列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501,从解交织队列中取出吉林一号卫星的原始数据,将其拷贝至解交织缓存区中,释放原始数据的内存空间,更新解交织缓存区中原始数据长度;步骤S502,在解交织缓存区中,查找交织标志位,去除无效帧,并按固定长度将交织数据存入容器中;步骤S503,对容器中的交织数据使用吉林一号不同系列卫星交织方法,对交织数据进行解交织处理;步骤S504,返回交织数据的残帧长度,将残帧数据拷贝至解交织缓存区头部,并将残帧长度更新为解交织缓存区长度;步骤S505,申请与步骤S501中的原始数据同样大小的新包,将解交织缓存区中经过解交织处理后的数据存入新包中,并将新包发送至解密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TCP协议的吉林一号卫星原始数据通用实时解密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长度为2048Byte。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TCP协议的吉林一号卫星原始数据通用实时解密解压缩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密队列接收到解交织处理后的数据,将其拷贝至解密缓存区中,并按照解密规则处理该数据,将残帧数据拷贝至解密缓冲区头部,并将处理后数据打包发送至解压缩队列中,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601,从解密队列中取出解交织处理后数据,将其拷贝至解密缓存区中,释放数据的内存空间,并更新解密缓存区中数据长度;步骤S602,在解密缓存区中,查找解密标志位,去除无效帧,读取每帧加密数据的流水号,并按固定长度将加密数据存入容器中;步骤S603,根据加密数据的流水号,对容器中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黎明,于树海,白杨,谷文双,曹金彦,梁铭哲,
申请(专利权)人: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