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包括具有模块化冷源的完全非能动衰变热排出(DHR)系统的液态金属冷却核反应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核反应堆、特别是称为SFR或Na冷FNR并且形成称为第四代的反应堆家族中的一部分的钠快反应堆的领域。
[0002]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涉及改进这些核反应堆的衰变热排出功能。
[0003]本专利技术特别适用于通常具有50MWe至200MWe的操作功率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all modular reactor,SMR)。
[0004]在这里要回顾的是,核反应堆的衰变热是核链式反应停止后由堆芯产生且由裂变产物的衰变能量构成的热量。
[0005]尽管参照液态钠冷却核反应堆进行描述,但本专利技术适用于任何其他液态金属(例如铅)作为核反应堆的一回路中的传热流体。
技术介绍
[0006]在核反应堆中,必须始终确保的基本安全功能是包容(containment)、控制反应性以及排出热量和衰变热。
[0007]为了排出衰变热,一直做出努力以提高系统的非能动性和多样性,以确保更好的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态金属冷却快中子核反应堆(1),包括:
‑
称为主要容器的容器(10),所述容器填充有液态金属作为所述反应堆的一回路的传热流体;
‑
围绕所述主要容器布置的限定容器之间空间的容器坑(30);
‑
用于将所述液态金属限制在所述主要容器内的封闭板(17);
‑
用于同时排出所述反应堆的标称热和衰变热中的至少一些的排出系统(2),所述系统至少包括:填充有传热液体的封闭回路(4),所述封闭回路包括:
‑
多个U形管(400)的阵列(40),其布置在容器之间的空间中,绕着所述主要容器分布,并且每个U形管沿着所述主要容器延伸,其中U形的底部面向所述主要容器的底部,
‑
称为第一冷收集器的第一收集器(41),其连接到所述阵列中的每个管的U形分支中的称为冷分支的一个分支(401),所述冷收集器布置在所述封闭板上方的外部,
‑
称为第一热收集器的第二收集器(42),其连接到所述阵列中的每个管的U形分支中的称为热分支的另一个分支(402),所述热收集器布置在所述封闭板上方的外部,
‑
多个单管交换器(43),其一端(431)连接到所述第一冷收集器,其另一端(432)连接到所述第一热收集器,所述封闭回路被配置成使得所述传热液体通过自然对流在其中流动并且在所述核反应堆的标称操作期间和在所述核反应堆的释放衰变热的停堆操作期间都保持为液态;冷源(5),其包括布置在距所述主要容器一定距离处并在所述封闭板上方的至少一个模块化储存器(50),所述储存器包括称为第二冷收集器的第三收集器(501),所述第三收集器连接到所述第一冷收集器;称为第二热收集器的第四收集器(502),所述第四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
申请(专利权)人: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