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自然式组合驳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19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仿自然式组合驳岸,涉及组合驳岸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河岸,河岸的一侧连接有河道,人行道,设置在河岸的最上端,河岸靠近河道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土层,河岸位于人行道和土层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护坡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河道处通过插柱设置拦石网,使得石层被限位在其与河道的侧壁之间,使得石层在受到水流冲击时,可在拦石网的限位下处于稳定状态,避免石层中的石块被水流冲走,进而使得组成驳岸的石层处于稳定状态。成驳岸的石层处于稳定状态。成驳岸的石层处于稳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自然式组合驳岸


[0001]本技术涉及组合驳岸
,具体涉及仿自然式组合驳岸。

技术介绍

[0002]园林景观的建设,大多通过模仿的形式将自然景观复制至园林景观中,例如水体景观,而驳岸属于水体景观的一种,其主要处于沿河地面以下,保护河岸,阻止河岸崩塌。
[0003]现有的驳岸主要由石层、土层和临水植物组成,景观石位于沿河地面处,土层和临水植物位于河道一侧的上端且与石层之间相连接,但随着水流的长时间冲击,导致石层和土层均出现松散的情况,使得组成驳岸的构筑物坍塌,影响其对河岸的防护。
[0004]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的石层都是直接堆积在河道的沿河地面以下,石层外部没有设置任何用于组成石层的石块的限位装置,导致石块在水流的长期冲击下与石层之间脱离,进而导致石层之间坍塌,且位于石层一侧的土层处也没有设置相应的防护装置,使得石层在被破坏后,土层在无遮挡下也随之进行坍塌,导致部分土层流失至河道的内部,影响土层处临水植物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仿自然式组合驳岸,解决了驳岸容易坍塌,不能对河岸进行防护的问题。
[0007](二)技术方案
[0008]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9]仿自然式组合驳岸,包括:
[0010]河岸,所述河岸的一侧连接有河道;
[0011]人行道,设置在河岸的最上端;
[0012]所述河岸与河道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用于防止驳岸的坍塌;
[0013]所述第一防护机构包括插柱和拦石网,所述河道处插接设置有多组插柱,相邻两组插柱之间设置有拦石网,所述拦石网的一侧与河岸靠近河道一侧之间形成有用于构筑驳岸构筑物放置的填石槽。
[0014]优选的,所述河岸靠近河道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土层,所述土层靠近河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用于组合式驳岸的进一步防护。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防护机构包括挡板和插杆,所述土层靠近河道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其一侧设置的插杆设置在土层处。
[0016]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与插柱的顶端相对应。
[0017]优选的,所述插杆设置在固定板远离插柱的一端表面。
[0018]优选的,所述河岸位于人行道和土层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护坡石,用于减少河岸的水土流失。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提供了仿自然式组合驳岸。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1]1、该仿自然式组合驳岸,通过在河道处通过插柱设置拦石网,使得石层被限位在其与河道的侧壁之间,使得石层在受到水流冲击时,可在拦石网的限位下处于稳定状态,避免石层中的石块被水流冲走,进而使得组成驳岸的石层处于稳定状态,避免石层出现坍塌对河岸处安全性的威胁。
[0022]2、该仿自然式组合驳岸,组成驳岸的土层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可对土层靠近河道的一侧进行阻挡,进而使得土层被限位在河岸的斜侧与挡板之间,避免土层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影响土层处临水植物的正常生长。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填石槽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固定板和挡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挡板和拦石网结构爆炸图。
[0028]图中:1、河岸;101、河道;102、人行道;103、护坡石;104、土层;2、第一防护机构;201、插柱;202、拦石网;203、填石槽;3、第二防护机构;301、固定板;302、挡板;303、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仿自然式组合驳岸,解决了随着水流的长时间冲击,导致石层和土层均出现松散,进而造成组成驳岸的构筑物坍塌的问题,实现对驳岸预计河岸的防护。
[0031]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2]通过设置第一防护机构2和第二防护机构3,分别对石层和土层进行限位防护,避免石层和土层在无遮挡状态以及水流的冲击下出现坍塌的情况。
[0033]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4]仿自然式组合驳岸,包括:河岸1,河岸1的一侧连接有河道101,人行道102,设置在河岸1的最上端,河岸1靠近河道10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土层104,河岸1位于人行道102和土层104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护坡石103,用于减少河岸1的水土流失,土层104上可种植临水植物,河岸1与河道101相连接的一处可设置石层,且石层位于河道101的水面之下,石层、土层
104和临水植物组成该驳岸,且该石层处的石块可采用仿自然式的景观石。
[0035]参照附图1

2所示,该装置中河岸1与河道101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2,用于防止驳岸的坍塌,第一防护机构2包括插柱201和拦石网202,河道101处插接设置有多组插柱201,相邻两组插柱201之间设置有拦石网202,拦石网202的一侧与河岸1靠近河道101一侧之间形成有用于构筑驳岸构筑物放置的填石槽203,通过拦石网202的限位防护,使得石层被限位在其与河道101的侧壁之间,使得石层在受到水流冲击时,可在拦石网202的限位下处于稳定状态,避免石层中的石块被水流冲走。
[0036]参照附图2

4所示,该装置中河岸1靠近河道10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土层104,土层104靠近河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3,用于组合式驳岸的进一步防护,第二防护机构3包括挡板302和插杆303,土层104靠近河道101的一侧设置有挡板302,挡板302通过其一侧设置的插杆303设置在土层104处,通过挡板302,可对土层104靠近河道101的一侧进行阻挡,进而使得土层104被限位在河岸1的斜侧与挡板302之间,避免土层104出现水土流失的情况,影响土层104处临水植物的正常生长。
[0037]参照附图4所示,该装置中挡板302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板301,固定板301的一端与插柱201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仿自然式组合驳岸,包括:河岸(1),所述河岸(1)的一侧连接有河道(101);人行道(102),设置在河岸(1)的最上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岸(1)与河道(101)之间设置有第一防护机构(2),用于防止驳岸的坍塌;所述第一防护机构(2)包括插柱(201)和拦石网(202),所述河道(101)处插接设置有多组插柱(201),相邻两组插柱(201)之间设置有拦石网(202),所述拦石网(202)的一侧与河岸(1)靠近河道(101)一侧之间形成有用于构筑驳岸构筑物放置的填石槽(2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自然式组合驳岸,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岸(1)靠近河道(101)的一侧上端设置有土层(104),所述土层(104)靠近河道(1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防护机构(3),用于组合式驳岸的进一步防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明梁宇娴袁丽霞张兰梁乾梁燕君
申请(专利权)人:新兴生态河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