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净化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3141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燃煤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净化工艺,包括钢架;所述钢架一侧设置有膜式壁燃烧室,所述膜式壁燃烧室的底部设置有流化床和点火燃烧器,所述钢架的另一侧设置有烟道,烟道内竖直向下依次安装有过热器组件、省煤器组件和空预器组件,所述钢架的中部竖直固定有旋风分离器,所述钢架的顶部安装有锅筒,减少了排烟热损失,提高了锅炉热效率,安装快速方便,实现了燃料循环燃烧,提高了燃烧效率,实现了脱硫剂循环利用,节约了脱硫剂用量,缩短启炉时间,节约成本,提高锅炉的热量利用率,降低电能的使用,使用的稳定性更好,能够使用劣质燃料,可以适用于多种废料的燃烧供能。燃烧供能。燃烧供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净化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煤锅炉
,具体为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净化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国际上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也逐渐兴起,已有上百台循环流化床锅炉投入运行或正在制造之中。
[0003]公告号为CN109114547A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从左往右依次设置于机架上的炉膛、分离器和自动供水装置;所述分离器下方连接有返料器;所述返料器通过风管与炉膛下端连通;所述炉膛下端设置有风室,上端烟气出口与分离器连通;所述风室与炉膛通过风板相隔;所述自动供水装置与分离器的上端连通;所述自动供水装置包括供水阀和冷却盘管;所述供水阀的一端连接市政供水,另一端通过供水腔体连接至分离器;所述冷却盘管设置于供水腔体内;所述分离器的气体出口端设有与控制芯片相连的温度传感器;所述炉膛内具有若干与控制芯片相连的高温过热器。本专利技术可以阻止高温火焰及高温气体氧化腐蚀锅炉,大大延长了循环流化床锅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净化工艺,包括钢架(1)和膜式壁燃烧室(2),所述钢架(1)一侧设置有膜式壁燃烧室(2),所述膜式壁燃烧室(2)的底部设置有流化床(4)和点火燃烧器(5),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架(1)的另一侧设置有烟道,烟道内竖直向下依次安装有过热器组件(7)、省煤器组件(9)和空预器组件(11),所述钢架(1)的中部竖直固定有旋风分离器(8),所述钢架(1)的顶侧安装有锅筒(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化床(4)上设置有第一风帽(101),所述第一风帽(101)设置在膜式壁燃烧室(2)的底部,所述膜式壁燃烧室(2)的底部侧边连接有进煤管(3),其中,所述第一风帽(101)为钟罩式大风帽,风帽自重大,布风均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净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分离器(8)的底部与膜式壁燃烧室(2)的底部联通,且联通位置设置有U型返料器(10),其中,所述旋风分离器(8)由直筒(303)、锥体(304)、料腿(305)和中心筒(301)组成,所述直筒(303)的底部连接有倒置的锥体(304),所述锥体(304)的底侧固定有料腿(305),所述直筒(301)的内部竖直穿插有中心筒(301),所述U型返料器(10)的底部设置有第二风帽(201),所述第二风帽(201)底侧设置有风板(202),风板(202)与进风装置(203)连接,所述进风装置(203)由风机和进气管组成,其中,第二风帽(201)为钟罩式大风帽,风帽自重大,布风均匀,流化稳定,不漏风,布置结构合理,流化稳定,防止床内局部结焦,防止大渣在床内沉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循环流化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玉安周冬雷赵立鹏康鹿鹿律伟
申请(专利权)人:泰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