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丽水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966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0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包括车架、前车厢壳、后车厢壳、控制系统,所述车架的顶槽中左右滑动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右下面上安装有车轮,所述移动台的左侧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移动台的顶面的前后半部各安装有一个更换机构,每个更换机构中放置一个垃圾桶,所述车架的地面上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前车厢壳罩在车架的左部的顶面上;所述后车厢壳的右端口处设置有车门,所述后车厢壳内的顶面上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后车厢壳罩在车架的右部的顶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封闭的车厢和紫外线灯可避免异味外溢,影响小区环境;通过拉伸机构和更换机构配合,方便自动更换封闭车厢中的垃圾桶。中的垃圾桶。中的垃圾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

技术介绍

[0002]小区内的每栋楼下都会放置垃圾桶,方便收集居民投递生活垃圾。这些垃圾桶因为数量多且分散在小区的不同地点,需要人工开垃圾回收车去倾倒收集垃圾桶内的垃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也随之持续暴增,这种垃圾收集方式会面临以下问题:其一,为不影响小区外出,垃圾回收车往往是日间一次回收,倾倒时难免造成噪音影响人们休息;其二,垃圾桶放置点的垃圾白天不及时处理,尤其是在夏天气味会十分难闻,影响小区环境;其三,垃圾桶分散在小区中,回收就十分麻烦。
[0003]就以上问题,近年来结合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垃圾回收车上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智能垃圾收集小车及收集方法(授权公告号CN110498163U),该专利技术能够在无人驾驶小车并智能提示客户端投递垃圾,对保持小区整洁、消除固定垃圾箱污染、辅助生活垃圾分类等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缺有以下缺点:其一,收集箱需要人工从承载平台上取放;其二,承载平台为开放式的,巡航时收集箱内垃圾的异味随着车辆行驶发散,影响小区内环境。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包括车架、前车厢壳、后车厢壳、控制系统,所述车架的顶槽中左右滑动连接有移动台,所述移动台的右下面上安装有车轮,所述移动台的左侧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移动台的顶面的前后半部各安装有一个更换机构,每个更换机构中放置一个垃圾桶,所述车架的地面上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前车厢壳罩在车架的左部的顶面上;所述后车厢壳的右端口处设置有车门,所述后车厢壳内的顶面上安装有紫外线灯,所述后车厢壳罩在车架的右部的顶面上。
[0005]优选的:所述顶槽的右端部位设置的缺口为开口。
[0006]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前后侧壁上各嵌入有一个LED灯条。
[0007]优选的:所述后车厢壳的的前后壁上各设置的通孔为投递口,每个投递口中设置有一个接收斗,所述接收斗的底部铰接在投递口的底端部位,每个投递口下的后车厢壳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二号气缸,所述二号气缸的底座铰接在后车厢壳的内侧面中、伸缩头铰接在接收斗的底端。
[0008]优选的:所述车门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向内延伸的管口,每个管口的中部安装有风机、左端安装活性炭滤网、右端安装隔离网,所述车门的顶端铰接在后车厢壳的右上棱部位,所述车门的左侧面上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与一个三号气缸的伸缩头铰接,所述三号气缸的底座铰接在后车厢壳内的顶侧壁上。
[0009]优选的:所述拉伸机构的结构包括一号气缸、伸缩架、两个滑轨,两个滑轨分别固
定在顶槽的左端和移动台的左侧壁上,每个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所述伸缩架的左侧两端分别与左侧的滑轨中的两个滑块铰接、右侧两端分别与右侧的滑轨中的两个滑块铰接;所述一号气缸固定安装在车架的左部的顶侧壁上,所述一号气缸的伸缩头与伸缩架的中部水平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更换机构的结构包括移动框、垂直直线模组、移动座、两个水平直线模组,两个水平直线模组左右对称的固定在移动台的顶侧面上;所述移动座的左右端部各固定一根垂直的导杆,每个导杆上设置有两个滑套,两个滑套都与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座设置在两个水平直线模组之间的移动台上,且左右端分别与两个水平直线模组上的滑板固定连接;所述垂直直线模组的底端部位固定在移动座的中后端的缺口中,所述垂直直线模组上的滑板与移动框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框的左右侧杆都向上延伸成倒L型的撑杆,所述移动框的左右侧的撑杆分别撑在垃圾桶的桶沿的左下端、右下端。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系统的结构包括安装在前车厢壳中的中央控制器、GPS导航模块、图像处理识别模块、光伏充电模块、无线网络模块、蓄电池;安装在后车箱壳的顶面上的光伏电池板;安装在车架左侧边面上的若干个一号测距传感器;安装在后车厢壳内的顶面上的八个二号测距传感器,每个二号测距传感器设置在一个垃圾桶的正上方;安装在车门的右侧面上的若干个控制按钮;安装在后车厢壳的外侧面上的八对指示灯,每对指示灯中的一个为红色、另一个为绿色,每对指示灯设置在一个投递口的正下方;安装在前车厢壳的左侧壁上的摄像头。
[00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3]1、本专利技术设置后车厢壳,现有技术为开放式的或者投递垃圾时开放,使得收集的垃圾的异味传播到外部空气中,行走时影响小区环境;本专利技术通过后车厢壳罩着垃圾桶,避免在行走时发散异味;通过紫外线灯照射在后车厢壳内的空气中,可抑制细菌的生长并消除异味;通过风机将后车厢壳内被活性炭滤网吸收异味的空气向外卷出,可避免投递口打开时,后车厢壳内的空气向外流动。
[0014]2、本专利技术设置拉伸机构,现有技术的封闭式的垃圾车并不方便取放车内的垃圾桶;本专利技术通过一号气缸伸出后推动伸缩架伸长,使得伸缩架向右推动移动台,使得承载着垃圾桶的移动台向右移动出后车厢壳中,方便取放垃圾桶。
[0015]3、本专利技术设置更换机构,现有技术需要人工取放垃圾桶;本专利技术通过垂直直线模组向上驱动撑杆、再通过水平直线模组将撑杆向前驱动,使得撑杆将垃圾桶抬起到移动台外围,然后通过垂直直线模组向下驱动撑杆后,使得撑杆将垃圾桶放在移动台外的垃圾桶更换点处,方便自动更换移动台上的垃圾桶。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的车门打开后的立体图;
[001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的去掉车厢壳后的立体图;
[0019]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的车架的立体图;
[0020]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的更换机构的立体图;
[0021]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的后车厢壳的剖视图
[0022]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的后车厢壳的前壁的顶部的右视剖视图;
[0023]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的控制系统的立体图。
[0024]图中:车架10、顶槽11、开口12、摄像头13、伸缩架14、滑轨15、一号气缸16、行走机构17、一号测距传感器18、LED灯条19、前车厢壳20、后车厢壳21、投递口22、接收斗23、二号气缸24、二号测距传感器25、紫外线灯26、指示灯27、车门28、管口29、风机30、隔离网31、活性炭滤网32、控制按钮33、固定杆34、三号气缸35、光伏电池板36、移动台37、垃圾桶38、水平直线模组39、移动座40、垂直直线模组41、导杆42、移动框43、撑杆44、车轮4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包括车架(10)、前车厢壳(20)、后车厢壳(21)、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的顶槽中左右滑动连接有移动台(37),所述移动台(37)的右下面上安装有车轮(45),所述移动台(37)的左侧设置有拉伸机构,所述移动台(37)的顶面的前后半部各安装有一个更换机构,每个更换机构中放置一个垃圾桶(38),所述车架(10)底部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前车厢壳(20)罩在车架(10)的左部的顶面上;所述后车厢壳(21)的右端口处设置有车门(28),所述后车厢壳(21)内的顶面上安装有紫外线灯(26),所述后车厢壳(21)罩在车架(10)的右部的顶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槽(11)的右端部位设置的缺口为开口(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0)的前后侧壁上各嵌入有一个LED灯条(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厢壳(21)的的前后壁上各设置的通孔为投递口(22),每个投递口(22)中设置有一个接收斗(23),所述接收斗(23)的底部铰接在投递口(22)的底端部位,每个投递口(22)下的后车厢壳(2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两个二号气缸(24),所述二号气缸(24)的底座铰接在后车厢壳(21)的内侧面中、伸缩头铰接在接收斗(23)的底端。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驾驶垃圾自动收集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28)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向内延伸的管口(29),每个管口(29)的中部安装有风机(30)、左端安装活性炭滤网(32)、右端安装隔离网(31),所述车门(28)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野李建峰黄晓艳樊楼英凌锋毛亮亮赵洪森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