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钢专利>正文

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291 阅读:4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具,特别是一种包皮环切术使用的环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包括本体(1)和环套颈(2),环套本体下边缘开有弧形缺口(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有效地保护了包皮系带,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临床中存在的包皮切除不均匀、不彻底的问题,切口整齐美观,操作更简单方便,效果良好。(*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具,特别是一种包皮环切术使用的环套。包茎或包皮过长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种,传统的治疗方式是用手术刀对多余包皮直接进行环切,其缺点是操作相对复杂、创口大,且并发症多。后来出现有利用包皮环套方式进行包皮环切的做法,其原理是将环套置于包皮内板与龟头之间,然后用丝线在包皮外板上系紧固定,造成末端多余包皮因组织缺血而坏死脱落,从而达到“切除”多余包皮的目的。阴茎下侧在解剖结构上有一包皮系带,其在生理上有着重要的功能,必须保留且不能伤及。应用上述现有环套手术时,由于现有环套结构上的缺陷,无法避开包皮系带,套入时只好将环套倾斜向阴茎的下侧(包皮系带所在的一侧),使环套边缘可以绕开包皮系带,但这样一来却使阴茎上侧的包皮切得较少,而留下较多,包皮环切很不规则,也不彻底,切口也不整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操作更简单方便、使包皮切除均匀、彻底,切口整齐美观的环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包括本体(1)和环套颈(2),环套本体下边缘开有弧形缺口(3)。本技术既有效地保护了包皮系带,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临床中存在的包皮切除不均匀、不彻底的问题,切口整齐美观,操作更简单方便,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号说明1——本体 2——环套颈 3——弧形缺口 4——手柄5——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包括本体(1)和环套颈(2),环套本体下边缘开有弧形缺口(3),其目的是使环套边缘可以绕开包皮系带。为便于环套在放置、套入时操作,便于定位及固定,可在环套上设置手柄(4),它与环套颈相连。环套固定好后即可在与环套颈相连处折断丢弃。环套本体底部平面内径大于环套颈内径,随着向环套颈延伸方向,本体内径不断减少,直至与环套颈连接时与环套颈内径相等。这实质上是使本体侧壁成为斜面,在丝线系紧后,可以防止其向本体底部滑动。为防止丝线向环套颈外滑动,可将环套颈外缘增厚。这样,增厚的环套颈与带有倾斜侧壁的环套本体在连接处就形成了凹槽(5)。使用时,环套置于包皮内板与龟头之间,然后用丝线在包皮外板上系紧,并使丝线陷入凹槽内系紧固定,造成末端多余包皮因组织缺血而坏死脱落,从而达到“切除”多余包皮的目的。由于改进后的环套在下边缘做出了一个弧形缺口,当将环套套入阴茎时,环套的缺口正对包皮系带,使环套边缘可以绕开包皮系带。而环套无须倾斜,环套的口缘平齐套在阴茎冠状沟边沿,包皮切除干净利落,切口整齐,操作更简单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包括本体(1)和环套颈(2),其特征在于环套本体下边缘开有弧形缺口(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其特征在于在环套上设置手柄(4),它与环套颈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其特征在于环套本体底部平面内径大于环套颈内径,随着向环套颈延伸方向,本体内径不断减少,直至与环套颈连接时与环套颈内径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其特征在于环套颈外缘增厚,环套本体与环套颈连接处形成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具,特别是一种包皮环切术使用的环套。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包括本体(1)和环套颈(2),环套本体下边缘开有弧形缺口(3)。本技术既有效地保护了包皮系带,又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临床中存在的包皮切除不均匀、不彻底的问题,切口整齐美观,操作更简单方便,效果良好。文档编号A61B17/326GK2848142SQ200520061049公开日2006年12月20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1日专利技术者俞钢 申请人:俞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皮环切术用环套,包括本体(1)和环套颈(2),其特征在于环套本体下边缘开有弧形缺口(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钢
申请(专利权)人:俞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